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崇文区光明小学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中,通过“我能行”教育,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支持性成长环境,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从小说“我能行”,“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光明小学与北师大共同进行“学习与心理健康促进工程”的探索,研究小学儿童学习与心理健康发展等课题。1996年提出了“我能行”教育。围绕着“我能行”教育,在不同时期先后提出了“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还能行”,“能正视‘不行’也是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于1996年提出让每个孩子从小说“我能行”口号,拉开了“我能行”教育的序幕。“我能行”教育的宗旨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培养自信,保持自尊,激发勤奋,帮助儿童完成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和学习任务。光明小学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在学校管理、学生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评价、家校协同各个方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赏识教育是指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的教育;是家长、老师在享受中育人,孩子在成功中成长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赏识教育的理论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在班级管理中又是班主任进行民主管理、全面育人的一味催化剂。班主任学会赏识学生,让学生在赏识中体验成功,就会使“我能行”这三个字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一、留心学生的生活,学会赏识学生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这句话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朋友之间…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是指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的教育;是家长、老师在享受中育人,孩子在成功中成长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赏识教育的理论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在班级管理中又是班主任进行民主管理、全面育人的一味催化剂.班主任学会赏识学生,让学生在赏识中体验成功,就会使“我能行“这三个字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拥抱希望,走向成功。但赏识教育除了要有这样的外在形式外,还应有更重要的内涵,那就是:赏识教育要从心开始。一、发自内心的相信“他能行”孩子们在学习中,家长和老师常对孩子失去这种“他能行”的信心,即使知道赏识能让孩子进步,但却很难做到发自内心的赏识。  相似文献   

6.
<正>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让孩子形成强大的自信心,最终形成"我能行""我最棒"的思想意识。曾经被周总理誉为"国宝"的小学教师霍懋征老师在谈到她的教育理论时,曾提到这  相似文献   

7.
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转型期的今天,赏识教育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们的注意,实践证明赏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理念。对于教师说要怀着赏识的态度,真诚的用爱心去对待学生,赏识学生的每个闪光点让所有的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让他们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美好。  相似文献   

8.
赏识教育是指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的教育;是家长、老师在享受中育人,孩子在成功中成长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赏识教育的理论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在班级管理中又是班主任进行民主管理、全面育人的一味催化剂.班主任学会赏识学生,让学生在赏识中体验成功,就会使"我能行"这三个字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用赏识教育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罢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从周弘把一个聋哑孩子培养成一个大学生的经历,我认识到:孩子无论是健全的还是有残疾的,只要有自信,就能成功。正如周弘所说的:“没有长不好庄稼的土地,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由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赏识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找感觉,尝甜头。赏识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赏识来战胜自己的恐惧与自卑,让心灵有一种安全的感觉,这便是一个找到“我能行”的感觉的过程。王蒙是我所教毕业班的一名特别…  相似文献   

10.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尊重。但是赏识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夸奖,而是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真正欣赏孩子,让孩子内心感觉自己能行。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这要求教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学会批评,树立赏识教育理念,提高语文教育的成功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是课改以来一直受到关注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以信任、尊重、理解、宽容、激励、提醒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教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逐步给予肯定,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的心态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2.
崇文区光明小学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探索中, 通过 “我能行” 教育, 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支持性成长环境,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从小说 “我能行” , 把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是一种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生命、理解生命,进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理念下,为师,摒弃“功利”,学会期待,用真爱呵护学生的稚嫩、质朴;让孩子在交流中学会交流;在老师的赏识中学会自我赏识,学会赏识他人。开发自我潜能,让生命自由生长。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实验小学徐州市云兴小学创建于1951年,多年来该校坚守“让每个孩子享受教育的快乐,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孩子在发展中拥有智慧,让每个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的现代办学理念,积极寻求优质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我校开展“我能行”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针对我校有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意志力薄弱的现状,学校提出“我能行”教育,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儿童喜欢被赏识、称赞、鼓励、肯定,教师多次鼓励学生说“你能行”,会提高儿童进步的内在积极性,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最终形成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内部动力,大大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赏识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享受自信的快乐。赏识,使我和学生成了朋友,使我领略到教育的无限趣味。下面是笔者在运用赏识教育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刘世平 《广东教育》2004,(10):10-10
广州铁路第四中学建校于1981年,由于有一些客观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都被称为薄弱学校。正当有关改革的问题困扰着学校时,赏识教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学校很快接受了这一全新的教育思想,并大力倡导实施。几年下来,虽然学校每年照例录入一大批小学阶段的后进生,但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充满信心:向每一个孩子说“你能行”,让自信带领他们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8.
官爱珠 《陕西教育》2008,(12):33-33
“赏识教育”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新鲜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一个“赏”字,充满关心、充满爱护、充满激励、充满希望……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用心去赏识每个学生的每个闪光点,让所有的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尽情展示出自己最为美好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马生霞 《考试周刊》2014,(27):30-30
能在教学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这样会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20.
<正>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其拥有"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阳光心态。那么,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呢?一、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赏识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一点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心理学、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