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映芳 《广东教育》2010,(12):42-42
V-ing作宾语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介词的宾语,另一种是作动词的宾语。第一种容易掌握,但是第二种较难掌握,因为英语中有很多动词是只能以V-ing作宾语而不能接to do作宾语的。  相似文献   

2.
中美两国是东西方化的典型代表,不同的化背景、教育理念使得两国的作教学过程各具特色。本从作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入手,揭示两国在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以求取长补短,为作教学研究展示一个新的视角,以便为我国的作教学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在现代汉语中,"作"与"做"的使用率是比较高的。它们是比较特殊的一对词。音同义近,有时还可通用。正因为如此,有人不能正确地使用"作"与"做"。下面,我们谈一谈这两个词的异同和使用规律。"作"与"做"的共同点是:同音,都可以作动词使用,均表示从事某种活动。两词常常通用,例如,"做(作)诗""做(作)文章""叫做(作)"。但是,像"作诗""作文章""叫作"未免有点不尽其意。  相似文献   

4.
在解决有关两圆相切的问题时,公切线作为作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题目的已知条件中有两圆相切时,过切点作两圆的公切线,构造弦切角,从而架设两圆之间的桥梁,常常会使问题迅速获解.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旧体诗,大体上可划分为刻意之作和随意之作两大部分。刻意之作多成于早期,随意之作相较前者为晚。开宗明义,刻意之作多讲究格律、对仗和结构布局,内容上也受屈原诗赋的影响,正襟危坐,气势夺人。至于随意之作,虽然随意,但却语惊四座。鲁迅随的意,有两层含义:一是正面倾吐,一是客观刺激。所谓:刻意随意并不能截然分开,只能大体区分,刻意中也有随意之笔,随意中也有刻意之思,鲁迅所作的诗,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大智若愚岂止篇,风花雪月阆无缘。黄泉识否东风面,万紫千红已换天!  相似文献   

6.
“焉”是高考考查的18个文言虚词之一。是高考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也是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的,然而“焉”的众多用法中有两种用法相对棘手,较难判定,即:何时作代词,何时作兼词。因此弄清这两种用法,“焉”字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本文试从以下几个角度略作辨析。  相似文献   

7.
英语作格动词是词汇语义范畴内讨论的热点问题,有特殊的语义表征。按照词汇性质,作格动词是具有较强动作意义的使役动词,使役性诱因既可以是外来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形成其客体既能出现在主位上,又能出现在宾位上的及物和不及物两种旬式。基于此,作格动词在词库中被分为一价和二价两个次类。通过比较它们的词汇语义表征,从而认定致使义和及物性是作格动词一价和二价存在的词汇语义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个字慢读成两个字又只表示一个字的意义的字,叫做“慢声字”。这种字,现代汉语里也是有的,如北京话中把“有”说作“爷九”,吴语中把“一”说作“郁结”。不过,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例如:一个字慢读成两个字又只表示一个字的意义的字,叫做“慢声字”。这种字,现代汉语里也是有的,如北京话中把“有”说作“爷九”,吴语中把“一”说作“郁结”。不过,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例如:  相似文献   

9.
定理1 如果过椭圆的长轴所在直线上一定点(不在长轴上)作两条关于长轴的对称直线和椭圆相交,以这两直线与椭圆的四个交点为顶点作四边形,那么该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也是长轴上的一定点,且半长轴是这两定点与椭圆中心的距离的等比中项.  相似文献   

10.
宋秋芬 《华章》2007,(11):191
现代汉语的时间观念不是在句法中通过形态变化来表达的,而是直接用时间词来表达的.在现代汉语里时间词是一个独立的词类.现代汉语名词很少独立作状语.时间词作状语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谓语状语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一是作句首状语修饰全句.  相似文献   

11.
复指成分是句子中的一种特殊成分,指的是两个词或词组,实际上指相同的事物,在句子中居于同样的地位,作同样的成分。可以看出,复指成分有两个条件:一是指相同的事物,一是作同样的成分。只有一个条件,就不成为复指成分了。试看下面两句。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经常遇到比较两个物理量大小的习题。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解此类问题除根据物理意义(如根据沿电力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比较两点电势的高低)进行判断外,还有这样两种解法,一是“作差法”;二是“作商法”。所谓“作差法”即求出两个量如α、b的差α-b。若α-b>0、则a>b;若a-b<0。则α相似文献   

13.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中的典范之作,而四幕话剧作品《雷雨》则是中国悲剧剧作的代表之作,两部悲剧作品都展示了所谓的"命运观"。通过两部剧作"命运观"异同的比较,可见命运观主题的承接与延展,揭示中西方不同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4.
准确和简炼是拟定题目的两大原则.作者以大量的例子说明中、英文中以单词、词组、短语和句子作题目的各种情况和翻译方法.在文中,作者对题译的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的应用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5.
在黄冈方言中有一个特殊词“乜”,它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副词。“乜”作名词时语法功能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乜”作副词时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修饰形容词,二是修饰动词,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乜”修饰形容词和动词时,他们各自的表现形式不同,语法功能不一样,特点各异。  相似文献   

16.
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设法找两个全等三角形,使这两条线段(或两个角)是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一组对应边(角),这是一个基本的证题思路.当已知图形中不存在证题所需要的全等三角形时,要设法添加辅助线,构作所需要的全等三角形.习惯的思维方式是利用已知的特殊的点、线、角等静态地去构作全等三角形.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变换一下角度,多思考用运动的观点去构作全等三角形.这  相似文献   

17.
两圆位置关系中,相切与相交是重点,基本形状有如下三种: 相切问题,过切点作公切线是通法;相交问题,作公共弦是通法.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上册),“学生实验九”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作这个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不相等,那么,作实验时用哪个小球作入射球好?为什么? 图中所示,是两个质量不相等的小球发生斜碰时的情况,A为入射球、B为靶球。设A球的质量为m_1,B球的质量为m_2;两球碰撞前,A球的速度为v_(10)、其方向与两球  相似文献   

19.
一 现行中师语文《文选和写作》教材已经有了两套。第一套从1980年开始编辑,1984年编完,主要是供三年制中师使用的。第二套从1984年开始编辑,已经出版了前六册,是三年制和四年制中师通用的。编辑这两套教材,我们对语文训练系统作了认真的安排,在第一套中对读写训练作了安排,在第二套中又对听说训练和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的训练作了安排,同时对单元的编排作了较大的调整,现在介绍以第二套的语文训练作了怎样的安排为重点。对其他问题只作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在师专教育中,人们在越来越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两个带有前提性的问题,一是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二是教师角色的塑造。本文从意义、方法两个角度就以上两个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