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拔河运动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拔河是我国古代民间广泛流传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探讨拔河的历史运动轨迹,必须对历史上有关拔河的事实进行全面考证分析,并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新的认识方法、研究视角等对其进行再研究。拔河与性文化的关系在古代文献中,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只要换个新视角,也就不难发现有关拔河与性文化的痕迹,它既有助于更准确的展现出拔河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社会背景,也有助于人们辩明体育历史事实和发展规律。拔河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体育活动。相传春秋时期,楚、越两国水军交战时,鲁国的工匠公输子(鲁班)设计了一种称之为“钩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对中国古代棋戏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概括。前人对棋戏的研究包括:古代棋种起源、演变的研究;不同历史朝代棋戏的研究;棋具、棋局的研究;棋戏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棋戏文化传播研究;棋戏保护与传承研究。然而,中国古代棋戏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体现时代特色,在保护与传承中的“复兴”研究还较为鲜见,因而提出“复兴”中国古代棋戏,并提出四个步骤:古代棋戏进一步深入研究;“改良”古代棋戏;“新”棋戏“本土化”推广;“新”棋戏“国际化”推广。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科学》2016,(5):69-77
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拔河及仪式行为,传入韩国后受到韩国民俗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成为韩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农业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忠清南道唐津郡机池市,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拔河民俗庆典仪式。笔者通过实地考察研究认为:机池市的拔河仪典融入了韩民族的传统农业文化、传统生活文化、传统礼仪道德文化和传统宗教祭祀文化;庆典仪式的过程体现了"过渡礼仪"分离阶段、边缘阶段以及聚合阶段的特征和功能;仪典中展现了韩国的言灵思想、巫觋思想、灵魂不灭思想、性器官崇拜思想、祭天敬大思想、重农思想等的民俗思想;机池市拔河发展至今逐步融入了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在拔河民俗庆典仪式过程中,祭祀占卜的内涵逐步淡化,但是作为祭祀行为和一种交流的工具得到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4.
拔河运动,同我国其他传统运动项目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称为“牵钓”。据唐朝人封满所著的《封氏闻见记》载,“囊汉风俗”常在正月望日(农历正月十五日)开展这项活动。它的来源“相传楚将以为教战”。推算起来,这项运动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拔河运动在唐代得到广泛的开展,不过当时的拔河方式同现时我们所见到的拔河有所不同。又据《封氏闻见记》所讲,唐人拔河,用大麻绳“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分二朋,两向齐挽。”在大绳当中地面,“立大旗为界”,并且有人“震鼓叫噪”以助威,比起今天拔河  相似文献   

5.
象棋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创造 象棋是中国四大传统艺术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她千变万化、引人入胜、老少咸宜。千百年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爱好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象棋起源于中国,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近年来,有关象棋起源的争论在国外却骤然升温,其中“印度起源说”已对“中国起源说”构成极大威胁。实际上象棋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六博戏,即宋玉《楚辞·招魂》的“蔽象棋、有 六博些”。接下的演变顺序为塞 戏、北周象戏、唐代象戏、北宋象 棋,定型于北宋末年。这一过程 已由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体育在华夏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因长期受封建统治和鲜明的东方文化影响 ,各类活动的产生及发展与西方体育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传统体育在技术形式上所体现的基本是实用性、娱乐性和保健性。随着奴隶、封建社会的发展 ,统治阶级与平民百姓及宗教僧侣之间 ,在意识形态、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中国古代体育逐渐形成了民间、宫廷、寺庙三大体育活动特征。一、民间体育夏、商、周为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从1954年西安半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球分析 ,夏代民间已经有石球方面的健身娱乐活动。西周在王都以外居住的人叫“野人”。据《周…  相似文献   

7.
拔河     
拔河,据说源于拉纤,最早是水军操练的项目。隋唐以后,在民间极盛行。唐代宫廷中举行过千人参加的拔河大赛,从文人的诗歌中表明,举行拔河是有祈庆丰收的意义。最早的拔河是用竹篾编的长绳,后来用大麻绳。比赛时两队用力拉一根长绳,把对方拉过“河界”为获胜。拔河是民间常开展的一项健身活动,有单人对拔和集体拔。经常参加这项运动,可以增强握力和臂力,培养人的坚毅品质和团结协作、协同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下面介绍一些少数民族的奇特拔河赛。甘肃南部的藏族把极其喜爱的拔河赛称为“大象拔河”或“大象刨土”、是用一根粗大的牛毛绳套在双方脖子后面,然后经过胸前至裆下而出,两人臀部对臀部摆好姿势,双手撑地,待裁判鸣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政治性特征,使得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处处蕴含“求善”、“求治”的意蕴,体现了儒家“仁爱”、“礼治”的精神。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自然、人文的和谐统一;和合中庸,以和为贵的处事原则;尊德重礼,德礼并举的伦理规范;立德事功——经世致用的主体精神等。对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的探究,旨在深刻理解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的文化精邃,从而更好地把握体育伦理思想的时代特征,实现体育伦理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来就不是一种游离于文化之外的独立的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任何传统的文化现象,无不被赋予礼的特征。正如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研究中国文化时指出的:“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般精神”。(《法的精神》)体育也不例外,正是这一礼的特征,使古代体育在其本质特征中(感性活动),又渗入了浓厚的理性因素。有人说,中国古诗中少了点“酒神精神”,其实,古代体  相似文献   

10.
民间武术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9日至14日,中华民间武术家共120多名集于北京“九华山庄”,共同协商成立“民间武术家协作体”的事宜。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民间名门、名家、名拳种代表人物,经过几天的研讨,通过了对民间武术家组织的支持和拥护。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和广州俏佳人音像公司牵头,通过出版光盘和书籍,把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挖掘整理,推向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并组织训练基地,由名家组成表演团,更好地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会后拳师们都做了精彩的传统武术表演,博得了在京参观中国传统武术表演的几个国家大使馆大使的好评。与此同时,各位拳师一致表示,为把武术推…  相似文献   

11.
Ian Syson 《国际体育史杂志》2015,32(13):1567-1577
Immediately after WW1, soccer had acquired a small but secure place in Melbourne sports culture. Soccer's commitment to the war effort potentially gave its adherents entry to the foundations of a new national mythology. Increasing migrant numbers in the 1920s grew the number of soccer's participants and supporters. Perhaps counterintuitively, this growth was accompanied by a growing distance between the game and notions of Australianness. This paper traces the cooling of soccer's welcome in Melbourne between 1920 and 1934 to the point where the game was cast to the margins of Australian identity.  相似文献   

12.
散打是一项具有强烈对抗性的运动,散打比赛既是双方实力的较量,又是双方谋略、临场指挥思想优劣的较量。在赛场上的斗智斗勇,表现出与战争形式的类似性,散打战术的形成与发展,与军事学和谋略学是密不可分的。《孙子兵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教练员、运动员了解和把握《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战略思想并使之成为散打运动的战术谋略,正确地把握对手和自己的形势,将会为散打比赛训练带来一个全新的思维视角,对散打运动训练科学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健身娱乐市场需求法则失灵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桂红  刘建刚 《体育科学》2005,25(10):83-85
采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对当前中国健身娱乐市场出现的需求法则失灵的现象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并做了归纳:当价格策略成为经营者普遍采用的竞争手段时,导致行业萎缩,需求法则失灵,正确的策略是变价格战为非价格战;由于经营者、高收入消费者和低收入消费者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博弈关系,均衡的结果不仅取决于经营者的选择,还取决于高收入消费者和低收入消费者的选择以及两类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均衡;针对两类消费者不能采取统一的降价决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蹴鞠未发展成为现代足球的文化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代蹴鞠活动一步步地由对抗性、竞技性,向娱乐性和健身性方向发展,直至最后萎缩甚至消亡;蹴鞠活动的起源、发展和兴衰历史,与中国的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文化的制约,蹴鞠活动最终没有发展成为现代足球。  相似文献   

15.
《Sport in History》2013,33(1):19-48
This paper uses cricket as an analytical tool for investigating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society at the time of the First World War. It firstly explores contemporary attitudes to how cricket responded to the outbreak of war, making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ences of other sports. It is shown that the fact cricketers enlisted in their thousands, allied to conspicuous attempts by the cricket authorities to support the war effort, largely deflected the kind of criticism that was heaped upon other sports. This paper then considers the role played by cricket in shaping the wartime experiences of both civilians in England and members of the armed forces serving in areas of conflict.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contemporaries believed that cricket provided respite from the war and boosted morale. This study lastly considers the insights that cricket reveals about the impact of the war upon society, demonstrating that the evidence offered up by the game suggests that rather than breaking down social divisions of Edwardian-era England, the war in fact reinforced societal stratification as the anxieties imposed by the conflict led people to seek comfort from established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有悠久的历史。研究表明,从土家族传统体育的表现形式和蕴涵的内容可以看出,土家族传统体育是在该民族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逐步产生成熟起来的。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与这个民族居住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节日礼俗、信仰礼仪、军事战争、对外文化交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出一个勤劳勇敢、乐观浪漫、开放豁达的山地民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乡土游戏的演化进行文化解析,探寻乡土游戏变迁的文化根源。乡土游戏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草根文化,在乡民的社会生活中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日常性的乡土游戏;二是仪式性的乡土游戏。不同社会文化趋势影响着乡土游戏的走向: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乡土游戏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状态,一种是占乡土游戏比重大的日常性乡土游戏呈现扩大化状态;另一种仪式性的乡土游戏则受到压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土社会为大众文化侵袭之后,生活性的乡土游戏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相反,仪式性的乡土游戏则变成一种消费性质的游戏而受到不同程度的追捧。  相似文献   

18.
论篮球裁判员的修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如何加强篮球裁判员的修养以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了阐述。提出了只有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 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深的业务能力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篮球裁判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太极拳所蕴含的"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民族"等人文精神进行分析,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它的"旨在不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慎战论"以及中国推行"内圣外王"的治国之道、"和谐竞争"的共同发展、"修身克己"的文明国家、"刚健有为"的民族情怀有着相通之处。太极拳"旨在不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文化修养、道德的教化,是世界所接受"和谐"的价值理念,是树立民族"不贪婪"、"不战争"、"不屈服"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武术创意游戏产业特征及个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创意产业及武术创意产业的基础上,阐述武术创意游戏产业的概念及特征.结合个案分析,揭示我国武术创意游戏产业在武术文化挖掘、武术技法表现、产业链构建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举措:深入挖掘武术文化精髓;提升武术游戏制作水平;完善武术游戏产业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