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忠实、通顺作为翻译的一般标准已被广泛地接受。翻译标题书名的时候,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其作为"文眼"的特殊性,即标题书名的信息功能、祈使功能和审美功能,使标题书名的翻译符合一定的审美标准。文章依据刘宓庆对翻译的一般审美标准的概括,结合国内一些常用的书、刊及英语学习杂志中具有代表性的英汉标题书名翻译实例,论述了标题书名翻译审美标准的相对性、时代性、社会性和依附性等内涵。  相似文献   

2.
【文题】以"桥"为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导写】"桥",是一个宽泛的话题。在现实生活中,"桥"起着连接沟通的作用,有传统的石桥、木桥,也有现代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3.
标题对全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认真分析讲解标题,围绕标题巧妙设问进行英语课文教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式,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历史教材中的标题则是历史教材"心灵的窗户"及课文的"核心"和"灵魂",它们不仅能提纲挈领,涵盖课文内容,起着统领、概括和提示的作用,而且能突出重点,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曹周天 《文教资料》2011,(19):54-56
"文道统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以来,越来越成为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文道统一"内涵的基础上,从教学环节和教授文本类型两个层面对这一原则的运用作了一些思考,以使教师加深对"文道统一"原则运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标题对全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以标题为切入点,围绕标题巧妙设问进行英语课文教学,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英语课文,从而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式,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课文标题讲解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读马高建老师的听课心得———《一堂做数学题的语文课》一文,不禁耳目一新。马老师是个青年教师,写出如此好的文章十分难得。首先是标题新颖。语文课怎么做数学题呢?这就使读者一接触文题就感到新奇,顿生追索情绪,急于阅读以探底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够“观照全篇”,写文章不可不精心制作标题。例如《8-1>8》这一标题写的是8小时学习拿出1小时出来锻炼,学习效果会更好些。如此标题是很有吸引力的,读者一看标题就会产生急切的阅读愿望。我觉得有些文章的标题平平淡淡,让人入目生厌,文章就不想读了,所以提炼标题尤为重要。其次是转述简练…  相似文献   

8.
论文标题也称题名、题目或文题,是作者以最恰当、最精炼的词语经逻辑组合表达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精心锤炼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标题是论文吸引读者的第一要素。有人认为"文题善,佳篇成一半",也有人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指的都是一个新颖而贴切的好标题对文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王美兵 《语文天地》2013,(12):55-56
所谓标题设疑阅读法,是学生根据标题自主发问,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加以引导,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的学习方法。标题设疑阅读法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造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一、标题设疑阅读法的概念与环节"文好题一半"。标题是抓住人们阅读欲望  相似文献   

10.
杨云 《文教资料》2014,(26):29-30
关于文言文教学重"文"还是重"言"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也一直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结论。但对高中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文言基础,有高考指挥棒的指引,重"言"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重"文"。  相似文献   

11.
题好一半文     
有人说,“题好一半文”,这话很有道理。可是在写作实践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在写完文章之后再回过头来给文章安上个标题,甚至有的同学文章没有标题。究其原因,据说是“动笔之前没想好”或是“想不出来”。更多的同学拟的标题多为论题型的范围题目,  相似文献   

12.
常丽华 《成才之路》2011,(3):95-I0024
"语文"一词,《辞海》和《辞源》未收编作注。语文,顾名思义:"语"加"文"才是语文。"语"者讲话也,即口头表达;"文"者,文章也,属书面表达。在语文教学中,"语"和"文"本是两相兼顾,不可偏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重"文"轻"语"———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之一: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是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与提高,而是从考试出题、  相似文献   

13.
李美芳 《现代语文》2013,(10):12-14
现在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主要存在三类弊端:有"言"无"文",有"文"无"言","言"与"文"的简单相加。有"言"无"文",就是教师只注重文言字词的用法和文言语言归纳等"古代汉语"知识,而忽略了与文言文密切相关的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古代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与之相反的是有"文"无"言"。  相似文献   

14.
一、即题切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从“言”的角度学习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今天,我们从“文”的角度继续来学习这篇文章。对一篇文章的解读,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对于本文,有人从标题切入,从标题的“小”“石”“潭”“记”四个字入手,寻找题文之间的联系。今天,我们也来从标题切入,但不妨试着从标题的中心词入手。同学们请看,整个标题的中心词是——“记”。  相似文献   

15.
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犹如人的眼睛,拟出一个好题,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开卷即会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6.
江宇林 《现代语文》2010,(10):51-52
有人把文本的标题比作眼睛,因为读者与文本一照面,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双"眼睛",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标题更像文本的门户,通过这个"门户"老师可以携着学生更快地走进文本。阅读设计者如果能注意细究文本标题,抓住文本标题的特点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17.
樊伟 《教师》2011,(2):75-75
一、"文"与"言"要有机地结合 文言文如生机勃发的大海,言是水滴,文是大海,水滴构成了大海,但从海中掬一捧水,这捧水就没有了非凡的气势,没有了丰富的内涵,不过一杯死水罢了。所以"言"不能剥离于"文","言"是定性的,而"文"是活性的,它有生命,有情感,即“文”要高于“言”且深于“言”。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新教材包括正文和辅助文。正文是教学主要内容,辅助文相对于正文而言,地位较次。根据《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学用书》)的说明,辅助文包括"专家点评"、"相关链接"、"文化名人"、"名人名言"、"名词点击"等栏目。虽然辅助文处于"参考"地位和作用,处于"辅"的地位,但毕竟有其"助"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  相似文献   

19.
借助文言助词"之"形成的"A之B"式多层次标题在近些年的影视剧标题和媒体栏目标题中颇为盛行,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对这种标题格式的语言特点、结构类型、应用范围进行了描写归纳,并对推动其出现并流行的社会动因进行了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般来说,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切入点,即文章的精彩之处、中心之处,这是阅读教学的入手处。好的切入点是课文人物特点、故事情节、思想内容、篇章结构的聚散点。阅读教学中,选择好课文切入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怎样找准课文的切入点呢?这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正确的导入方法。一、从文题切入课文的标题往往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这是文章的眼睛,是课文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视中心,通过它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教学中从文题切入,可以准确地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