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6年德国世界杯引发一场媒体大战,几乎所有的日报都推出世界杯特刊。在杭州出版的报纸中,《钱江晚报》有《过足瘾》,《今日早报》有《球动》,《青年时报》有《得意誌》,《都市快报》有《一球成名》,《每日  相似文献   

2.
2006年德国世界杯引发一场媒体大战,许多报纸都推出世界杯特刊。在杭州出版的报纸中,《钱江晚报》有《过足瘾》,《今日早报》有《球动》,《青年时报》有《得意言志》,《都市快报》有《一球成名》,《每日商报》有《球胜之道》,《浙江日报》和《杭州日报》也推出了世界杯特刊。这  相似文献   

3.
丁牛 《传媒观察》2006,(9):32-33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又在这个夏天点燃,精明的企业和商家当然不会错失世界杯这样的大餐,谁都想吃上一口,哪怕是一小口。《南京晨报》作为南京城三大主流早报之一,在本次世界杯期间通过整合内部资源,紧密结合客户需求,打了一场不错的楼盘体育营销战。  相似文献   

4.
蹇莉 《新闻记者》2005,(12):50-51
2005年8月4日,四川成都的《天府早报》宣布下午出报。而此前为了争夺早报市场,《成都晚报》1997年就改为早晨出报。《天府早报》此番“早报晚出”的改版,据说是开全国先河,令业界和学界一片哗然,外界纷纷议论“早报晚出能奏效”吗?果然,今年10月13日,《天府早报》又重新改为早上出报,回归到了传统的早报竞争市场。和当时宣布下午出报的高调宣传相比,《天府早报》此次回归显得务实而低调。《天府早报》此次改版仅仅坚持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市场效果显示:适应不良。  相似文献   

5.
7月16日,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东方早报》双年展暨2005《东方早报》视觉传播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报纸总编辑、视觉总监、图片编辑、摄影部主任,以及部分专家、学者、教授共200多人出席。东方早报副总编辑常河以多媒体形式向与会者介绍了东方早报的概况和《东方早报》的视觉模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盛希贵、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铮、解放日报副总编辑陈振平、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贺延光、人民日报华东分社网络中心主任张蔚飞、《新闻战线》高级编辑许林、大众日报图片总监孙京涛等发言,对《东方早…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全国各种日报每天发行7000多万份,平均每户1.76份,每千人拥有584份。全国性5大报(读卖、朝日、每日、日经、产经)光是早报发行量都在200—900万份,并且报纸版面很多。发行975万份的《读卖新闻》,早报一般32个版,晚报也在16—24个版之间。在日本,订报极其方便。想订哪种报纸,就往住处附近那家报的报站打个电话,报社就会按照  相似文献   

7.
在隆重纪念百色起义80周年之际,凝聚了百色市委几代领导同志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的心血和关心的《百色早报》正式面世,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亲笔题词: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努力办好《百色早报》。为此,本刊刊发作为《百色早报》创办前后的亲历者和见证人的黄健先生的专文,以铭记《百色早报》的创刊历程。  相似文献   

8.
至今年7月7日,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东方早报》在上海创刊一周年。《东方早报》的创办,以“上海启动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之一的条目,列入去年上海市十大新闻。在这个背景下创办《东方早报》———一份财经类综合性日报,其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必须在“  相似文献   

9.
准备再度起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中国足球报》刊发了《央视狂卖世界杯》的文章。当我在报社编发这篇报道的时候,那些商界巨子们正就一个广告时段打得不可开交。那个下午我一直在想:他们在为何而战?原因很简单:市场。 就像突然之间发现了一个金矿,于是淘金者蜂涌而至。2002年韩日世界杯,对于相距并不遥远的  相似文献   

10.
但敏  吴军 《青年记者》2005,(9):48-49
5月中旬成都三报竞相改版的热潮尚未退却,7月下旬成都报业再次传来重大消息:《天府早报》要改为下午出报。紧接着,《华西都市报》和《天府早报》连续数天出现了天府早报“全新改版”的系列广告。7月29日,《天府早报》又开始了“距本报全新改版还有6天”的倒计时。  相似文献   

11.
“早报午出”、“当天新闻当天看”——《天府早报》(以下简称《早报》)的这一改版口号,不仅道出了《早报》改版的内容,而且说明了其改革的实质——亮出与成都市内其他三家市民报或都市报不一样的出报方式,以午后出报来抢占下午及晚上的阅读市场,并以当天的新闻资讯来满足读者对新闻时效的诉求。  相似文献   

12.
媒体脸谱     
新创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创办《东方早报》增刊《经济观察报》不定期推出《书评增刊》合并同属陕西日报社的《三秦都市报》和《今早报》合并  相似文献   

13.
早晨到安定门换乘地铁,在地铁站内的报摊上偶尔也买上一份报纸,买的次数多了,才知道三种早报《北京晨报》、《北京娱乐信报》和《京华时报》卖得很火,被称为地铁的“快餐”。这类都市早报版面多、信息量大,消息报道简明扼要、贴近百姓生活,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不禁想来个大搜索,仔细查询一下快餐早报。  相似文献   

14.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第二张都市报——《城市早报》于1999年春出版发行,就像一声春雷,平地掀起了中原报战又一个浪潮。第一个浪潮是由《大河报》带头掀起并捷足先登“霸主”之位的,而第二个浪潮却使《城市早报》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荣获“亚主”的称号,从而壮大了报业集团的实力。此后由于报纸竞争的现实需要,《城市早报》经过三年零三个月的鏖战,与老大哥《大河报》合二为一,但该报当年奋勇迎战,历经系列严峻竞争考验威武雄壮的形象,仍然留在广大读者心中。李蓬作为年轻一代报人,以“都市报总编办报手记”的形式写出了《中原报战》一书,以一颗…  相似文献   

15.
增加批评报道的份量、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就会引起一些麻烦甚至是新闻官司。这是《南国早报》创办三年多来成功背后的问题之一。 《南国早报》是由广西日报社主办的一张新型都市报,于1995年10月19日创刊,至1998年底,日发行量已达15万份,年广告收入达2000多万元,被广西新闻界视为“黑马”和新闻改革成功的范例。但同时,由于对一些社会新闻、批评报道的把握处理不准,导致《南国早报》创办三年多来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16.
《京华时报》魔鬼发行之关键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军波 《传媒》2003,(12):44-45
生于2001年5月28日的《京华时报》在竞争激烈的京城报业市场中以黑马之势脱颖而出,堪称业界传奇。《京华时报》发行团队——小蓝帽,在短时间内创造了北京早报发行量第一、早报零售量老大、地铁发行量冠军的业绩使《京华时报》的发行成为一种神话,小蓝帽被冠以“魔鬼发行”的美誉而声名鹊起。大树意识 《京华时报》的决策层很清楚:在市场竞争惨烈的环境下,新创办的报纸一开始就应该是一棵参天大树,而不能从一株小  相似文献   

17.
姚劲松 《青年记者》2005,(11):58-59
8月4日,《天府早报》逆势而行,创全国报界先河,打出了“看当天新闻,读天府早报”的口号,改为下午出版.然而10月13日,《天府早报》却草草收兵,恢复早上出版,国内首家下午出版的早报也由此夭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新民晚报》、《新闻晚报》、《东方早报》三份报纸,统计其2011年1月各类广告的广告数量、广告版面与广告天数,通过比较分析三份报纸的广告差异,联系报纸的品牌定位,分析报纸品牌与广告投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陆炎 《新闻记者》2012,(9):81-84
去年8月以来,中宣部等五部门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上海《东方早报》迅速反应,一方面,创新新闻舆论场的顶层设计,以迎合转型发展的时代需要;另一方面,夯实内容、多维破题,为媒体在新闻蓝海中脱颖而出提供坚实的基础,最终形成了具有《东方早报》特质的"走转改"经验。顶层设计的创新和基层实践的破题,使《东方早报》  相似文献   

20.
《东南早报》是福建泉州晚报社创办的子报,2000年8月15日正式创刊。《东南早报》以"打造闽南主流生活报"为目标,以"服务、鲜活、负责任"为办报宗旨,扎根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主要城市,辐射全省,影响全国,是闽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市民生活报。历经10多年努力,《东南早报》逐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