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领悟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价值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藿 《中国德育》2007,2(7):5-6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谈学论道     
毕诚 《中国德育》2007,2(1):5-7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华 《中国德育》2006,1(5):3-6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柳斌 《中国德育》2006,1(2):3-4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王啸 《中国德育》2007,2(11):5-7,16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金黄色维度地来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胆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节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德育分享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与德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从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学校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通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明德讲堂     
《中国德育》2006,1(5):F0004-F0004
中国德育杂志社自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意在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独到的见解。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18.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德育》2007,2(2):73-73
“明德讲堂”是《中国德育》杂志的品牌栏目,自2005年10月推出以来,已先后邀请著名学者十余人举办讲座,受到了各界好评。我们希望“明德讲堂”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本文认为,我国道德教育之所以难以走出困境,就德育工作自身来说,最根本的问题还不存在于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中,而在于我们对道德内涵知识的错位。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的核心是公平的,公平是调节人与人关系最基本的准则。但长期以来,我们却把“利他”、“奉献”和“自我牺牲”等视为道德的核心,而且往往是无条件和不加前提的。这种道德价值观常常使“君子”吃亏,“小人”得利,不利于公平、公正的社会关系的建立,不利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多年来,为什么我们的道德教育难以深入人心? 我们所宣扬的道德标准为什么难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此。我国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大失误,就是一直不愿意承认合理利己的合理性。我们认为,我国道德教育应该确立两点认识:一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二是,道德教育必须更多地贴近“大众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