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李静 《文教资料》2012,(18):89-91
"北京精神"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内涵,而且有着十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所在。"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厚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品质。"北京精神"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向上的精神特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升与升华。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指明了方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新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相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两者的融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融合过程中应注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同时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现代化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很大困惑。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未来。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怎样认识、理解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成为当前思想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没有不同的形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环节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现代新儒家的区别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帮助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道德、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适宜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中国传统道德和中国传统道德教育 ,指出 :中国传统道德具有利他性的特点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具有情感性的特点 ,其独特的操作方式是情感意通。在此基础上 ,论证了情感意通至今仍然是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最适宜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探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与理解它的价值,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由此探求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武术和传统书法艺术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他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里的瑰宝奇珍,当然与整个传统文化有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中国书法和民族传统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们在精神内质和价值意向具有互通性和互补性,同时还是人格追求的表现性.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印章艺术的装饰美体现在篆法、章法、图形和色彩等方面。篆法是中国传统印章艺术装饰美的基础,章法是中国传统印章艺术装饰美的显著特征,图形是中国传统印章艺术装饰美的重要视觉形象。中国传统印章艺术的色彩装饰主要指印泥的色彩和在中国画、书法等作品上的功能与视觉效果。应该深入学习中国传统印章艺术装饰美的创意思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传统文化是中国实际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要求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必然包括了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缺一不可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实现发展的基础和补充,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不断弘扬着中华“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实现了“民本思想”向“人本思想”的转化,寻得中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的“和谐”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0.
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与该民族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及所处的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也不例外,它也是建立在一定生活基础之上的。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也是人们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离开饮食文化来谈论中国传统文化,是得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真谛的。理性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找出它的基础部分,这是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李庆明 《中国德育》2006,1(1):30-35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儿童道德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文化情境德育试图通过优化儿童道德境遇,构建一种基于文化情境、回应现代社会对公德伦理素养的迫切诉求并最大限度地继承道德文化传统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转型期,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应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为立足点,以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反思为基础,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手段,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为目标,并注重道德教育的层次性、生活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在继承传统的儒家德育思想同时,又有所创新和突破,其德育思想有很多精辟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大学德育教育受到市场化冲击、全球化激荡、网络化效应、社会转型期负面影响扩大化的严峻挑战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人文思想资源、独特的人文精神底!,为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范式,同时也启迪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和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模式,在走出当代大学德育教育困境的基础上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5.
诚信为本 德知双修--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诚信在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本体的价值。由于传统道德教育的缺失、市场经济中的趋利现象和道德个体自由主义的负面影响,全社会的诚信受到冲击,所以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现代大学生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道德要求。诚信教育可以培养和健全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建立正确的交友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最终实现德知双修,报效国家。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实质上指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目前,我国德育教育的投入与实际收效相比十分不协调,德育教育实效甚低。既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信息多元化等时代背景的影响,也是德育教育本身存在问题的外在表现。要提高我国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除了积极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外,还必须树立正确的道德教育功能,更新道德内容,发挥道德对象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学科的视角审视,重新确认教师是德育制度变革的重要主体,应该在德育制度变革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在当前德育制度变革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与应然的定位存在落差。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德育制度有效变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学科的视角审视,重新确认教师是德育制度变革的重要主体,使其在德育制度变革中发挥主导作用;然而,在当前德育制度变革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与应然的定位存在落差.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德育制度有效变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时代加强高校的德育创新势在必行。首先要更新德育观念,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高校德育新理念: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加强引导;从封闭的德育观转变为开放的教育观;强化全球意识,加强全球伦理教育。其次,高校德育创新应从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高校德育内容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体制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努力构建高校德育的“自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20.
应对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2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特征的挑战;而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人文素质教育薄弱、忽视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缺乏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等盲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