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城市小学生与农村小学生在习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  相似文献   

2.
刘德祥 《山东教育》2013,(10):29-30
学生怕作文,尤其是农村学生。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眼界窄.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对于这些困境,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很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农村学生相对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更多的体会。这也是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也成了教师的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相似文献   

4.
我所在的职业学校每年都招收大批农村生源的学生,与城市生源的学生一起就读.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之中的难点,在一个农村生源学生占很大比例的学校表现得更为突出.农村来的学生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较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阅读的书籍贫乏.但农村来的学生,有着得天独厚的作文题材优势.只要语文教育工作者转变思维方式,充分发掘农村特有的生活题材,就能变劣势为优势,改善农村生源学生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5.
针对很多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痛、烦躁的心理,采用一些恰当的方法,调动他们作文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有道是:“兴趣是最好老师。”为此,我运用了一系列方法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一、辨析比较法我从学生作文中找一些实例,读给学生听,让他们辨析文中的毛病,并加以修改。例如有一篇作文,写一位农村大娘到城里医院看病,  相似文献   

6.
李克恭 《现代语文》2008,(7):126-127
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及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之中的难点,在农村学校表现得更为突出。农村学生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较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  相似文献   

7.
山区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相对城里的学生来说要差,他们的见识不够广,知识面狭窄,写作能力相对来说要差一点.学生在写作文时普遍感到没东西可写,肚里空空,没有材料.笔者在批改作文时总感到学生作文无话可写,即使硬写出来也大同小异,缺乏鲜活的写作材料;更让老师伤心的是作文中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实,农村有着富饶而独特的写作资源亟待师生们共同挖掘.如何使学生对作文发生兴趣,提高山区农村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俞春波 《教师》2014,(10):39-40
正"作文难,难作文,一见作文就头疼"是农村小学生流行的一句话,也揭示了农村学生写作的现状。农村的孩子和城里孩子相比,获得信息的机会相对较少,再加上课外书少,知识面也不及城里孩子丰富,因此孤陋寡闻,腹内空空,囊中无物。由此使得一部分同学一遇作文就畏惧、埋怨甚至诅咒,"最讨厌写作文"。对于如何下笔,脑子里  相似文献   

9.
<正>每次中考、高考后,人们往往关注作文的题目。因为作文占总分的比例最大,其得分直接影响语文成绩。但现实中学生畏惧作文,看到写作就头疼,尤其是农村学生。如何让乡村学生喜欢作文,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作了一些尝试。一、增强自信,激发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要"激发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针对他们阅读面和阅读量明显不如城里孩子的现状,我让他们明白,一是作文就是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李雪峰 《红领巾》2009,(7):38-38
在一个山村小学里,校长向学生们宣布了一个消息,学生们将去县城参加全县小学生作文比赛。孩子们一个个都非常兴奋,但他们也很担心.觉得城里的学生条件好,见多识广,而自己每天都待在山洼里。“我们能比得过城里的学生吗?”他们说。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小学生害怕写作文。在教师看来,农村小学生虽然没有城里小学生那样丰富的见闻和相对广泛的阅读,但他们有独特的生活体验,也饱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今,农村作文教学还可以依据新课标理念,立足于农村,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小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多留心自己所生活的那片土地,多观察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景、物等,随时随地积累身边的写作素材,以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作文,农村的教师浓眉紧蹙,农村的孩子也浓眉紧锁。教师们一般认为农村的孩子目光短浅阅历浅薄,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可以书写的内容实在是太少,语言空乏、晦涩。农村的孩子也认为自己如井底之蛙,爸爸  相似文献   

13.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写作教学提出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就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而言,虽然农村学生和城里的同龄人相比,  相似文献   

14.
戴荣明 《成才之路》2011,(36):28-28
我是一名来自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条件相对于城里的学校要差一些,城里的学生几乎家家自己有计算机,自然他们的动手能力要强一点,而农村的孩子们接触到计算机的机会相对要少一些,自然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要差很多。  相似文献   

15.
相对而言农村孩子阅历简单,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学生语文素养整体不高。所以作文教学一直是农村语文教学的瓶颈,老师害怕上作文课,讨厌批作文;学生更是害怕作文,因为他们总觉得作文离他们的生活很远,写作文就是让他们绞尽脑汁编写故事。困惑则思变,近几年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教师个人都在寻求农村作文教学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6.
相对而言农村孩子阅历简单,阅读量少,知识而狭窄,学生语文素养整体不高。所以作文教学一直是农村语文教学的瓶颈,老师害怕上作文课,讨厌批作文;学生更是害怕作文,因为他们总觉得作文离他们的生活很远,写作文就是让他们绞尽脑汁编写故事。困惑则思变,近几年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教师个人都在寻求农村作文教学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7.
清代江堤说:“一切文字皆贵真,真情作诗感得人。”可惜这个道理还未引起广大学生的重视,他们似乎觉得作文非得用另一种语言不可,于是平时背范文,作文时言不由衷,导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的一位负责人曾披露了2002年高考作文中出现的一种现象一高考作文选题雷同。篇篇“心灵的选择”,城里考生写“离婚”,农村考生写“失学”。  相似文献   

18.
王柳村 《教师》2011,(30):55-55
一提起作文,农村的教师浓眉紧蹙,农村的孩子也浓眉紧锁。教师们一般认为农村的孩子“目光短浅”“阅历浅薄”,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可以书写的内容实在是太少,语言空乏、晦涩。农村的孩子也认为自己如“井底之蛙”,爸爸妈妈为了养家糊口,大都只顾着赚钱,很少有时间和自己一起出游踏青、开阔视野等,他们常常蜗居在家中以电视为伴。  相似文献   

19.
教师要求学生作文要有真实感,要有创新.农村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他们接触的现代写作题材要少一些,但他们接触的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以大自然为主题的广阔天地,因此,农村作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一乡土性,在指导学生习作思路上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求学生作文要有真实感,要有创新.农村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他们接触的现代写作题材要少一些,但他们接触的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以大自然为主题的广阔天地,因此,农村作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一乡土性,在指导学生习作思路上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