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外出打工而衍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和学校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家校合作不力则是加剧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通过对黔东南州开展《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家校合作》问卷调查,发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缺乏责任分担意识,家校合作乏力;父母与学校教师的关系疏离,相互支持程度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方式单一,流于形式,难以满足留守儿童需求;留守儿童家庭对提高成绩的愿望迫切,家校合作系统性差,需要教育与管护并重。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关注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和发展愿望,开展家校联动,共同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责任。具体措施包括:强化双边管护,优先满足基本需求;发挥学校主导地位,加强教育管理;重视家庭主体作用,明确监护责任;创新模式,构建系统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2.
苏奕 《上海教育》2013,(9):76-77
家校合作在国外已经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概括,在我国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家校合作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和家长共同进步、学校和家庭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何谓家校合作家校合作就是两种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个教育机构——学校和家庭,两种身份的教育者——教师和家长,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孩子发展。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家校合作有这样几个要素:第一,家校合作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外出打工而衍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和学校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家校合作不力则是加剧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通过对黔东南州开展《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家校合作》问卷调查,发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缺乏责任分担意识,家校合作乏力;父母与学校教师的关系疏离,相互支持程度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方式单一,流于形式,难以满足留守儿童需求;留守儿童家庭对提高成绩的愿望迫切,家校合作系统性差,需要教育与管护并重。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关注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和发展愿望,开展家校联动,共同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责任。具体措施包括:强化双边管护,优先满足基本需求;发挥学校主导地位,加强教育管理;重视家庭主体作用,明确监护责任;创新模式,构建系统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其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环境系统。一方面,学校教育影响并制约着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以它的力度和成效制约学校教育的成果。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性,如何创新家校合作机制,让两者紧密结合,携手育人,发挥最大的效力,这是当前提高家校合作成效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基于"人文立校、主动发展"的办学特色,学校着力于构建"适合初中生主动发展"的家校合作模式,要求家长成为学校教  相似文献   

5.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结合,是近年来世界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儿童的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成为西方国家教育改革中理论及实践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简要介绍国外家校合作的经验以及家长在家校合作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并着重分析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最后指出在我国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的关键是进行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形成就是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积极家校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家校合作构建积极家校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对全体学生品德素养和人文精神产生积极影响,进而提升学校文化。家校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也依赖于家庭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家庭文化和学校文化互为影响,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7.
家校协同一直是我国教育政策关注的重点,但是其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梳理已有研究,将学校和家庭共享的教育理念作为突破口,分析家校协同实践发现,家校协同存在功能定位不明、内容领域狭窄、缺乏合理评价等问题.通过澄清"儿童中心"理念,发现家校协同的问题根源在于协同方向偏离、角色认知局限和合作实践摩擦等方面.建议从家校共享教育理念,以儿童发展为中心;明确家校角色定位,提供家庭教育支持;构建平等合作关系,促进家校包容理解等几个方面取得改进与突破.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儿童的全面发展不能单方面依靠学校教育,家庭与社会也同样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当下,家校合作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本研究基于调查和实践,围绕当下家校合作的背景、趋势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等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并结合校本探索实践,提出合作建设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社会参与,尤其是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分析了家校合作的内涵,对初中起始年级学生的青春期特征进行了分析描述,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加强指导,并设立三个主要目标.基于起始年级家校实践活动,以"家校合力,赋能学法"主题活动具体实例阐释了活动的程序、主要内容和具体步骤.家校合作是一个学习发展的过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主导家校合作,调动家庭积极参与学校教育,促进共同发展,助力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万谊 《早期教育》2014,(3):45-47
重叠影响阈理论认为,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三个背景实际上对儿童以及三者的状况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叠影响。以儿童为中心,加强家庭——学校——社区的联结和互动,有助于儿童学习以及社会适应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将重叠影响阈理论引入特殊儿童家校合作,可以充分发挥重叠影响机制在特殊儿童家校合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促进生涯教育发展。在确定了以促进学校和家庭间的沟通、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及促进学生生涯发展为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了家长协助学校、学校协助家长的内容,并提出了创设家校共育小组、开展家校合作生涯活动、开发家长生涯教学课堂和家长开展家庭生涯教育四种家校合作生涯教育的路径。通过明晰生涯教育的目的、内容和路径,为有效实施生涯教育家校共育,缓解生涯教育发展的困境,提升生涯教育的质量,促进生涯教育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11):19-23
<正>姜宏德,中国教育学会家校合作研究专家,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教师》: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两者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但现在我们为什么提出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联盟",形成教育合力?姜宏德: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两个最主要的场所,家长和教师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两支最重要的教育力量。家校"联盟"的宗旨在于,通过家校双方的联系、沟通与配合,实现两种教育资源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当前情况下,在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由于父母工作忙、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学校没有认识到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重要性,留守儿童无法健康快乐地成长下去。面对这一情况,为了解决当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同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合作,促使家校合作教育方式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社会各界对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关注日益升温。家庭和学校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中的两个重要场所,缺一不可。家校联手、共同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该如何提高家校合作层次,提高家庭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家校活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实践中值得探讨的课题。我校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家校合作方面的困惑,为寻求家校合作的突破口,我校以家校心育课题为依托,通过拓展学校教育活动空间,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探索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整合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致力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21年“双减”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学校教育的挑战,而且对家长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家庭与学校如何形成“合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搭建良好平台,已成为目前小学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家校合作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仅学校教育应紧跟当前教育形势,家庭教育也应配合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但目前小学家校合作面临着合作形式单一、双方责任意识模糊、托管服务有待商榷等问题,因此,家校合作应发挥家长的桥梁作用、扩展家校合作的形式与途径、切实完善托管服务等。  相似文献   

16.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探讨的热点话题。中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家庭、学校在这一阶段对儿童的影响不可估量,在初中语文口语教学中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关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家校合作就是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为此,我校以"开放、民主、融合"为宗旨,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工作。敞开校园大门,架起家校桥梁家委会委员轮值是让家长们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近孩子,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加强家校之间合作与交流的一项有重要意义的活动。每周三上午,海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小学阶段,学校和家庭作为构建心理教育环境的两个主体,应该开展有效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教育空间。但是从目前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来看,家校合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家校合作的基本内容出发,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的途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成长连着家庭和学校,是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家校协同共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过去的家校共育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仍存在着家校合作共育意识淡薄、权责意识不强、社会资源推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实施新课改和“双减”政策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家校共育意识,丰富家校合作的内容与形式,使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整合与优化现有教育资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家庭和学校共同担负着学生健康发展的责任,通过家校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家校合作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家校合作意识不强、合作方式较为单一、师资力量缺乏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为有效提高家校合作,还需要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建设,创新合作的方式,丰富合作内容以及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素质和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家校合作效果,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