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开花 《课外阅读》2010,(11):162-163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而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笔者通过自己的实际教学认为,要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质疑意识,让学生敢问;培养学习质疑方法,让学生会问;培养学生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人工填鸭式”或利用多媒体的“机器填鸭式”,教师拼命讲或表演,学生在拼命记,被动地接受,而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强调“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重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问题探究从某种程度上说,提出问题的能力本身就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尤其对我们长期习惯接受式学习的学生更是如此。宋代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其中提出问题能力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和目标。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在学习的同时能够从中提出一定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其中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疑问,是开启知识的源泉,它独有的教育特点正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好媒体。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要求,历史课教学所关心的是课堂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所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应该使学生从会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转变为会自己提出问题。历史教学如何充分满足学生的期待,激发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投入课堂教学过程呢?笔者认为,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一、培养学生由表及里逐步发现问题的习惯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的运用,而一个新问题的提出需要…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呢?“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即为: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和“学”看成是一个互动、合作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然后以“问题”为教学的中心,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不断分解“问题”,转化“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探究,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和毅力,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最终将学生引上创造之路的一种教学策略.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呢?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并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的确,语文教学中设计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提问,是调动学生思维,开拓智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那么提什么问题才能触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呢?我们的做法是: 1.提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当韩麦尔先生把上面写的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的新字帖发给学生时,文章写道:“个个人那么专  相似文献   

8.
开发课程资源的最终目的在于力求在教学设计中,使学生的学习始于“真实”和接近学生所处的真实环境,创设学生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质疑的机会,并把这一机会设置在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按照物理课堂教学规律,我们可以把教学设计中的课程资源开发分为:导课前的开发、探究过程的开发和课后设置的开发三种途径。1.导课前的开发。导入新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正如爱因期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设计教学的起始就是导课,设立学生学习情景。这一阶段的课程资源开发重点是使教材知识“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提出问题则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要提出问题 ,首先必须善于发现问题。结合自然科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除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等方法外 ,笔者认为应从五个方面着手。一、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能力。因此 ,培养提问能力必须辅以其他相关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的其他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辨别事实的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0.
质疑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质疑,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质疑,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其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教其有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新课标也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主动提问的意识?我们知道,教育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创新,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因而,美术教师也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被实践证明可行的学习方式。但透过这股热潮,我们不难发现在实施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误区。其一:探究无效度只要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股脑都拉出来探究。问题过于烦琐,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势必也会影响课堂效率。一位教师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学习最后一小节时,教师让学生自己读,并提出问题。汇报交流时,学生说了很多:荷叶怎么会是一柄大伞呢?“”为什么要变成大大的荷叶?“”荷叶为什么在池塘静静举着?”“为何说雨点会唱歌?“”嬉戏”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3.
物理习题教学是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方法、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重要物理课型。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引入“说题”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听题”变为主动“说题”,能够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文章主要介绍了“说题”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与结构框架,详述了运用“说题”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学习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决定学习的方向、深度,问题提出的质量决定学习质量,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所以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强弱对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那么,在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创新的起点 ,是数学研究的核心。怎样才能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质疑中创新。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 ,是学习的内驱力 ,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学贵于疑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 ,而且要满腔热情地激发学生质疑问难。“问”是质疑的先锋 ,“问”是深耕之犁。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思维已开始启动 ,是学生勤于思…  相似文献   

16.
《物理课程标准》指山:“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山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活动是最重要的物理学习活动.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人们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而。因此这也必然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点。在物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提出问题的能力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物理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样,我们研究性学习物理的首要环节就是提出问题。提问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是独立思考的开始。因此,在初中物理的入门教学中,就应注意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究竟该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教学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教学实践看,一个好的问题,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能够引领学生主动而积极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如何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探究”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探究学习也被称为“问题导向式学习”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爱因斯坦曾说 ,发现与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地理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普通高中 )中提出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能否发现、提出对学生有挑战性和吸引力、探究价值高的问题对探究学习至关重要。要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必须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 ,要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硬件基础、师生水平等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产生兴趣 ,激发学生对地理事象的好奇心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物理教学讲究一个探究的过程。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审视传统的教学.我认为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关系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