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从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民办高等教育对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高教体制改革,盘活社会资源,改善民生,文化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缓解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未来10年,民办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样面对诸多挑战,任重道远,前程光明。  相似文献   

2.
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从构筑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格局;民办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指导;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法规制度;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费支持;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民办高校治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强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等8个方面对陕西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应当从陕西经济社会的需要和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全局出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战略的高度审视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民办高等教育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民办高等教育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不断的发展,能够使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好的满足,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但是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依然还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本文主要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中长期的发展中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个世纪 80年代民办高等教育恢复发展以来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历经二十多年的风雨变 化。二十多年来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限于我国特定的国情、体制以及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很难有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十多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民办本科教育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迅速发展起来。在这种背景下,相当数量外聘教师的存在在一定时期内弥补了师资力量的不足。然而,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又将迎来一次影响巨大且深远的转型过程,精英式学科型的培养方式将多元化为学科型和技能型的多层次目标的培养目标定位。因而,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外聘教师队伍对于转型中的民办本科院校来说就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我国的国情下,多样性、发展性、辩证统一原则是制定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统筹规划高等教育结构,建立健全相应质量政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质量工程;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新的质量评估体系,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加大对民办高等教育扶持力度,营造公平公正的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7.
鲍威在《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10期撰文指出:从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结构性变革。这种变革是在两个不同层面中推进的:一是既有的公办高等院校在管理运行和经费筹措机制等方面实现了从传统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蜕变;二是在既有的传统公办院校的边缘,涌现出各种不同模式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和扩大对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内涵和结构赋予了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及挑战,其中忽视办学质量带来了危机,无序竞争带来了挑战,扩大招生规模、就业压力增大均使民办教育面临新的选择。民办教育应当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人才培养应当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加强教学水平的评估等措施,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孟凡在《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2期撰文,论述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人大众化,民办高校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梳理民办高校发展的特殊性,对深刻探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全国民办大学校长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随着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壮大,民办高校数达1200余所,在校学生人数130万人左右,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社会上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正确;也由于有些民办高校自身存在不完善之处,使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今天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它与成人高等教育一起,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在当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都把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振兴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大计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等教育也迎来了良好的历史机遇。最近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制订的《中共中央国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法》第六条指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是对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地位的充分肯定。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私立高等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私立(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中断了30余年。在世界经济多元化、全  相似文献   

13.
影响我国民办跨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因素是教育理念的陈旧,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印证了私立(民办)高校最适合于从事私的、非公益性跨国高等教育和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这一观点。正确理解WTO-GATS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教育主权分层和国家教育权适度让渡的合理性,将民办高校纳入私法的调整范围,是发展我国民办跨国高等教育的正确之举。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等教育是伴随着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而兴起的,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诸多法律困惑亦难以回避地凸现出来,如:民办高校的“法人”地位、民办高校的产权界定、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等问题,已经出现并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破解民办高校办学中法律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须把政府、社会、学校的力量结合起来,运用一种新的办学机制发展高等教育。湖北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要结合本省经济特点、教育现状和区域思维方式,合理利用教育资源,走股份制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6.
试论民办本科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民办本科院校的不断增多,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民办本科院校要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本文从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谈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并从学科专业建设、管理创新和人才强校三个方面阐述了江西蓝天学院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论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缘起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的民办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从1984年至今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即复兴期、初创期、规范期和发展期。陕西民办高校现象的产生尽管是综合的多方面因素,但最根本原因一是环境的因素,二是人的因素。陕西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体规模相对庞大,层次结构不尽合理;以规模争生源,以生源上规模;民办高校两极分化,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在整体上遭遇新的挑战;“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想尚未认真落实于办学实践。要解决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管理层面可采取以下对策:进一步加大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力度,继续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管理手段,确保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构筑陕西民办高校的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8.
在对陕西民办高等教育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了加快推进陕西民办高等教育改革,要改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环境,为民办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政策保障;要改革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突破口,激发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内在活力;要创新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落脚点,为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民办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职院校转型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升级,促使民办高职院校亦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形势下,应认清民办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正确处理转型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优化资源环境以加强内涵建设,实现民办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从数量、结构、种类、专业设置等方面来看。仅靠公办高等教育已明显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适应不了市场多元化对人才培养多专业、多规格、多层次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等教育篷勃兴起。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决非偶然,有其深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原因,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本文简短地回顾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借鉴发达国家民办高等教育积累的经验和教学,分析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现状以探求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