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起主导作用 ,成人高等教育是形成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以及工业现代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 ,成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本的量度形式及内容的变化 ,强调成人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人力资本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九五"以来,江苏成人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学科门类、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动态对接,为江苏人力资本提升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呼应江苏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分类指导与质量建设,加快苏北高校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
张珠龙 《成人教育》2007,(12):61-62
研究表明,“九五”以来,江苏成人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学科门类、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动态对接,为江苏人力资本提升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呼应江苏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分类指导与质量建设,加快苏北高校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发展会随着经济发展同向、同步、同质量提高,人力资本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而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对于进一步改革和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综合运用管理科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以经济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划分的经济区域和高等教育区域为基础,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在微观和宏观层面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生产资本要素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中,人力资本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国家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主体。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由于自身的特点,是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家在成人高教领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能获得及时、稳定、超值的投资收益,在成人高教领域推行素质教育,是国家获得超值投资收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如何实现最优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已成为考验各级政府投资决策的重大课题。基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理论分析,提出“投资-结构-收益”理论框架,从边际收益的视角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均衡逻辑与最优路径进行理论诠释。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资源配置中存在最优均衡水平,其前提条件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状态。区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提升,可从加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宏观调控,转变区域政府人力资本投资观念,以及强化地方政府投资主体责任三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进步实现的。高等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育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同时,高等教育也是科学知识传承和人才再生产的重要高地。因此,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是使人“成人”的教育,也是使人学会“成事”的教育。“成人”与“成事”是人之生命价值所在。高等教育的任务和现代大学的批判精神、民主精神和自由精神决定了高等教育对生命的关怀,并揭示了高等教育对建构生命意义的巨大作用。放飞生命是大学精神之时代主题。生命自由的前提是生命自主,高等教育是使人的主体性得以张扬的动力源泉和理性工具,丰富多彩的大学文化为生命花朵的绽放预备了肥沃的土壤。生产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之一,通过高等教育使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得到增值,并进而使人力资本转化为人才资本。高等教育既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又通过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经济强省的广东,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仍不协调,继续教育体制不尽完善,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升的要求。以广东省的经济和继续教育发展作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广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成人高等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升高等教育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和效率,既是教育领域落实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本文以2000—2019年中国31省份面板数据为依托,通过构建高等教育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互补效应模型,基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技术、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传导链条分析高等教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及其实现机制。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贡献,且这种经济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异质性。高等教育对经济质量贡献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投入边际收益递减、产业转移以及教育政策支持等因素共同促使了高等教育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较强的提质增效作用。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高等教育能够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发挥与产业结构的互补效应等路径多维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技能型人力资本是新时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1999年推行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高技能型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1997-2015年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考察了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1999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显著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在剔除相关因素之后,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达到17%-29%。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报酬递增效应。第三,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高校的数量效应和质量效应,即高等教育数量越多,高等教育质量越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就越大。第四,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空间递减效应,即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不显著。因此,新时代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充分重视高等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同时增强高技能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匹配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与经济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扩招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双重影响:既有对短期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也有人力资本积累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描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在这次急剧扩招中的主要变化,并用凯恩斯经济原理和人力资本理论分析高等教育扩招与经济发展的近期或远期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扩招能在短期内振兴经济”的结论是不成熟的,因为中国正在实现其聚集人力资本的长远目标.然而,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越来越高,这在不断危害其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教育收益的分析中,人力资本理论以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相互转化的框架进行分析,将高等教育收益货币化。而社会资本理论是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分析框架分析了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补充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化收益。通过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比较,为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在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的贫困资助政策;促进就业,提升高等教育收益预期;在高等教育中,注意培养学生积累、运用社会资本的能力;为人才向上流动提供通畅的通道,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转。  相似文献   

14.
成人教育教师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是其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推手。我国成人教育教师在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过程中长期面临教师流动无序化、发展与评估滞后化、地位与职能边缘化等困境,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与支持力度的薄弱、社会环境与体制政策的阻滞以及后喻文化与泛在学习的冲击。基于成人教育教师发展与管理的现实情况,可积极推动合理有序的教师流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与评估、着力挖掘教师适应智能时代的新潜能与新角色,以助推我国成人教育教师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16.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运用教育基尼系数量化了我国1997-2012年30个省份的教育投资公平程度。建立合适的Panel Data进行实证研究我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投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当基础教育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逐步递减;各区域的高等学历人才并不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非常低;目前东、中部地区的教育投资的公平状况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可以较好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有关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学术界已进行不少定性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学者采用定量方式对我国整体经济增长做了研究,但针对具体地区的实证分析较少。本文基于人力资本视角,运用回归分析法,定量研究了1990年至2006年河南省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力资本和一般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以及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计量分析结果与其它均不同,表明河南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低于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人力资本投资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如何通过改善教育现状,从而迅速改善并提高河南省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层次,从而大大增强从业人员中人力资本总存量,是保持河南省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8.
PurposeThe study examines the dynamic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chool enrolment rates and the rate of employment (via unemployment rates) in Nigeria.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The study employed Autoregressive estimates and an unrestricted VAR approach to analyze these relationships.FindingsThe study lends credence to the new-growth theory (i.e. endogenous models) that more investments in human capital, through education especially at higher levels, will allow human capital to evolve dynamically to increase long-run growth positively in Nigeria. This tendency engenders multiplier effects in stimulating sustainable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given that education-driven growth facilitates employment in the short-run. However, to sufficiently sustain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to generate employment in the long-run, it appears there is need to combine education with other cooperant factors such as social safety nets, good governance, private sector development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human and physical resources.Originality/valueThe growth literature has been definitive on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achieving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Therefore, investments in education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a vital channel for building human capital and achieving long run development objectives. Thus, in the nascent ques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study takes the new growth theory a step higher by examining the modulating effects of education-driven growth (i.e. via school enrolments rates) in setting the pace for employment patterns in Nigeria.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教育视角的内蒙古地区人力资本现状与投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多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笔者从教育指标出发,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力资本现状及其投资,结果表明:内蒙古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呈上升趋势,但增长较慢;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有所增加,但占GDP与财政支出的比重并未得到显著提高,政府用于初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据此,提出提高我区人力资本积累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