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游戏治疗运用于震后幼儿心理重建的实践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的心理重建是震后幼儿教育重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震后幼儿成长环境的失衡是导致幼儿心理创伤反应的主要原因.游戏是帮助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途径,游戏治疗具有帮助幼儿协调内外生长环境的功能.游戏治疗室内幼儿的自我调节以及家庭和幼儿园对幼儿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可以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幼儿修复失衡的成长环境,使幼儿走出心理阴影,重获快乐和健康.  相似文献   

2.
通过学校心理咨询的两起案例入手,提出学前阶段心理环境对人成年后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优化幼儿成长的心理环境这一问题.文章剖析了目前幼儿教育环境中存在的入园时幼儿心理安抚不充分、教育者不能完全接纳幼儿不足、教育者欠缺幼儿心理安抚的必要知识和能力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充分提供初入园幼儿所需的心理安抚、教育者应努力丰富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者应努力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等优化幼儿成长心理环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促进幼儿心理成长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童话故事具有趣味性强、教育性强的特点,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素材。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善于根据每一则童话故事的不同特点,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幼儿形成向上的价值观,促进幼儿形成积极的道德观,从而引导幼儿在童话故事中获得心理成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要让童话故事成为优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现代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要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幼儿日常生活中,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要开展心理辅导;家园要密切配合,巩固发展幼儿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5.
现今,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家长对于孩子幼儿时期的过分溺爱导致孩子处处依赖父母,逐渐丧失了独立生活与交际的能力,形成依赖人格。因此本人对处在幼儿时期的儿童进行依赖性人格倾向的调查,旨在针对当下幼儿依赖性心理的程度和问题提出建议,避免幼儿成长中逐渐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使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3~6岁的幼儿正处于心理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在幼儿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环境对幼儿身体及心理的影响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7.
施丽丽 《教师》2014,(13):106-106
幼儿教育中,教师要俯下身子看孩子,要用幼儿的眼光看世界,从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幼儿打成一片;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情感爱好、感知能力;创设幼儿喜闻乐见、乐于参与、情景交融的教育引导氛围;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育、游戏、学习等活动;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人格。一、真诚关爱,关注幼儿心理,引导幼儿健康成长幼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祖国的未来,幼儿的快乐成长是社会、  相似文献   

8.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生理成长、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对学龄前的儿童进行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心理教育,使幼儿在此过程中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本文结合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念,提出一些创新策略,以期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发展是幼儿生命成长与完善的一部分.生命成长需要幼儿逐渐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与爱惜生命,心理的健康发展自然也离不开将认识、欣赏、尊重与爱惜生命视为己任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为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19):151-152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基于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涉及幼儿的全面成长,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的心理辅导和引导,鼓励幼儿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参与社会交往,并且以正确的心理状态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等,逐渐形成正确的心理状态。本文将从幼儿教育的细节教导之处、家园联动时机、教学游戏环节等有效引导,让幼儿受到健康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心理环境指园内能有效地影响幼儿及教师和保育员等思想和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所构成的环境.通过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确保幼儿发展目标的实现.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包括良好的生活环境,温馨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同伴关系,和谐的师幼关系等.  相似文献   

12.
心理环境是幼儿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而,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已有理论,结合日常观察,从安全感的增强、对幼儿的认识以及评价三方面进行思考和阐述,就为幼儿创设良好心理环境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3~4岁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其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内,幼儿的语言、认知、社会性方面都将进一步发展。幼儿将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虽然是很初浅的,但其作用却非常重要。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形成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幼儿心理安全需要及其满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 《文教资料》2008,(31):133-135
心理安全需要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需要,深受人本主义学者的重视.然而,在幼儿园生活中,幼儿的心理安全需要往往遭到教师的忽视,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帮助教师认识满足幼儿心理安全需要的重要性非常必要.此外,还应指导教师如何从情感关注、环境支持以及促进幼儿同伴交往三方面来满足幼儿的心理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15.
韩雪 《华章》2010,(26)
幼儿心理健康是幼几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对幼儿实施早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且可以促进未来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本文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针对其教育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让幼儿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幼儿期是人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应注意幼儿的心理活动,学会了解幼儿的情感,理解和接受幼儿的情感,帮助幼儿表达和控制情感,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幼儿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幼儿时期所形成的对环境的态度和情感对其成长过程中环境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极为重要的。开展幼儿环境教育,要注重激发幼儿热爱环境的情感,使幼儿在自然、社会、心理三个方面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把节俭教育纳入幼儿园教育范畴,是社会要求和幼儿自身成长的需要.从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考虑,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节俭教育,是能让幼儿从自身活动中获得有关经验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开发培养幼儿期思维能力意义重大,应该引起广泛关注.幼儿思维能力培养要遵循幼儿心理成长规律,教师要注意掌握幼儿思维培养的几个维度,科学运用教学策略实现幼儿思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幼儿心理健康已逐渐成为幼儿园、家庭乃至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健康的心理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及时地对幼儿心理问题给予帮助和矫治,让每个幼儿形成以自信、欢乐、奋发为基础的心理品质,是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与对策,帮助幼儿心理健康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