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呢?班主任的人格是班主任本人在长期的教育事业中逐渐形成的,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即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凭借自身的修养气质引领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那么,怎样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或者说怎样构建自己的人格魅力呢?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有高尚人格魅力的班主任,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个动作,都会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可以说,人格魅力是班主任工作的制胜法宝。只有班主任的人格高尚,才能换来信赖和友谊,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真正的威信。  相似文献   

3.
“教育者,爱胜过一切”这种理念应植根于每一个班主任心中。真心实意地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替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个学生心田,是每个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才能适时地释放爱的力量,以达到最佳效果呢?  相似文献   

4.
在广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培养学生具有知识和人格美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塑造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上,通过班主任的魅力去感召学生、影响学生,从而改变学生。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塑造人格魅力呢?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是班级的重要组织者,要把班级从一个集合体培养成一个目标高远、团结向上、行动一致的优秀班集体,是要靠班主任的威信,而威信来源于人格的魅力。所以说,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往往与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教育向来就是以人格造就人格的事业,没有教师人格魅力介入的教育,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和 高度的责任感;来自于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来自于对学生的 理解、尊重和信任;来自于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 教学中的人格魅力,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创建优良的班集体,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习惯和高尚的人格,学生自然会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发展的欲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在"严""、爱"上下工夫,并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始终。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良好的人格魅力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乃至以后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凡成功的教师,无不以其独特的人格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引领学生走向成功成才的人生大道。本文就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人格魅力与专业化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力求从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的诸多角度探求新时代班主任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9.
爱是人类共同需要的,学生也是如此。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是教师的品格和义务。爱的基础是给予、关心、尊重和了解。班主任的爱,正是这种情感的渗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只有关心热爱学生,师生之间才能知心、交心,贴心。学生才能在被爱的同时,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班集体,爱自己的学校。班主任对学生只有倾注真情,付出爱心,把他们当作事业的同伴,信任他们,以诚相待,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以及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达到师生心理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一、从自身入手 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曾说过:“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意识,教师应首先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并提出:“以人格创造人格”的教育名言。身传重于言教,教师的人品、道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言行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而最有效的影响力在于班主任的内在气质、学识和涵养等非权利因素所形成的精神力量。因此,班主任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修养,使自己各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相似文献   

11.
姚志惠 《湖南教育》2002,(10):24-24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班主任在开展这项工作中,除了应具有责任心、信心、耐心和情感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身形象,讲究工作艺术。班主任自身的良好形象应包括人格魅力、道德完善和知识修养等几个方面。从人格上讲,班主任应该坦荡磊落,率直真诚,品位较高。班主任不应该以地位、金钱、名誉做为人生目的,而应以知识、才情和人格作为人生的支撑,教师应当时时用这种人格精神影响学生。老师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同样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在我读中学时,因某种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必须重视自己的人格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塑造学生的人格。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一位人格高尚且循循善诱的班主任,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对于中小学生,教师的  相似文献   

13.
教育向来就是以人格造就人格的事业,没有教师人格魅力介入的教育,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来自于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于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来自于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对于学生,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怎样才使自己更具人格魅力,用人格魅力去感召、教化一届届学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公民,这是摆在每个班主任面前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5.
刘映桃 《教育导刊》2001,(15):62-63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仅肩负着教书的责任,更肩负着育人的重担。班主任在育人岗位上要关注学生的心灵,用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教育效果。花匠之所以能把一棵棵的幼苗培养成长,是因为他了解幼苗的生长特点;驯兽师之所以能把凶猛的老虎、狮子驯服,是因为他掌握了猛兽的生活习性;医生之所以能对症下药,把病人冶好,是因为他了解了病人的病况,掌握了药性和药效。同样的道理,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前提条件就是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会师其亲,信其道教师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爱心是师德的灵魂,老师只有付出真诚的爱心,才会与学生建立深厚情感;只有爱才会使师生之间凝聚真诚的信任;只有爱,才能使教育达到完美的顶峰。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更应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善于与学生交往,把握谈话的艺术,这往往比批评和厉声训斥更具威力。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爱、理解和宽容,就会转化为孩子对他人的爱,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主席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席话对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以适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就班主任工作而言,我认为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走出班主任角色心理误区是重要的一环。 一、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走出“马太效应”的误区 一个班级中,几十个学生,其先天条件、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学习成绩不可能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往往把班主任、教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评价同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教师的评价在每个小学生的心目中有着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评价充满着教育的每个角落,它如此重要,那作为教师的我们,该为有效评价准备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教育者,爱胜过一切”这种理念应根植于每个班主任心中。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个学生心田,是每个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才能适时地释放爱的力量,以便达到最佳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民教师,最崇高的爱应该是全身心地去爱每个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及教育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在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作者身体力行,把教育和热爱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