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进步是转变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因素,提高我国技术进步首先要分析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通过对我国29个省份技术水平计算以及四大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整体看来我国各省技术水平呈增长趋势;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外资投入和产业结构对各区域技术进步影响关系具有差异性,表现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具有负相关作用,FDI已经对我国东、东北和中部地区技术水平呈现出阻碍作用,产业结构对西部地区技术进步作用不显著,对东北地区技术进步具有负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利用我国1985-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数据实证检验了FDI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东部地区人均FDI是服务业人均产值的Cranger原因,西部地区人均FDI与服务业人均产值互为Granger原因;且根据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FDI在长期对服务业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且短期作用较为显著,其中在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西部地区将是利用FDI缩小服务业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突破点.最后从一体化市场体系构建、基础设施建设及统筹服务业区域规划等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CH模型进行扩展,建立了区域技术进步的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计量回归方法,就FDI与进口贸易对我国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区域技术进步起着主导作用,FDI对我国各地区技术进步都具有促进作用,进口贸易只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和东北地区技术进步则起到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满芝  王锐  周梅华  张静 《资源科学》2011,33(9):1641-1649
本文在分析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与煤炭消费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变量问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且各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对煤炭消费的影响高于其它地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单位GRP能耗水平等因素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大于其它地区;从短期波动看,东部地区各因素波动对煤炭消费量波动的影响要高于其它地区,不过产业结构波动对煤炭消费波动的影响西部要高于东部地区,从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看,中部地区要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因此,国家和各地区在制定经济政策和煤炭政策时,必须正视这一差异,把握煤炭需求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的具体关系,促进能源与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和FDI间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迅  高远东 《科研管理》2006,27(5):137-142
本文采用1982-2003年度全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现代协整理论,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和FDI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产业结构和FDI之间存在长期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短期中,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对FDI的变化则具有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对FDI的增长率具有正的影响,而FDI的变化却不是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滞后一期的FDI对FDI的流入具有显著的影响;滞后一期的产业结构变动对FDI产生正的影响,而滞后两期的产业结构变动对FDI产生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国24所大学的相关数据,结合Bootstrap-DEA方法,对中国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Tobit模型检验了地区禀赋、金融发展程度、产业结构等因素对中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2001和2002年,中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而西部与中部地区的大学,以及东部与中部地区的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2008和2009年,中国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地区禀赋、产业结构对于中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但金融发展程度对其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与现有文献仅考察国外RD对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不同,本文基于我国1990—2008年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首次考察了国外RD对我国及东中西地区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进口贸易渠道和FDI渠道的国外RD对我国创新能力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并且进口贸易渠道的RD溢出对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呈现出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的格局,而FDI渠道的RD溢出对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则呈现出西部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小的格局。文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各个省市区作为横截面单元,利用各横截面单元的样本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国外R&D溢出的动态效应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国家层面,进口贸易渠道和FD(I外商直接投资)渠道的国外R&D对我国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OD(I对外直接投资)渠道的溢出效应则显著为负;在区域层面,进口贸易渠道的R&D溢出效应呈现出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的格局,FDI渠道的R&D溢出效应呈现出中部最强、东部次之、西部为负的格局,ODI渠道的R&D溢出效应则呈现出西部最强、中部次之、东部为负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金融发展的内涵包括金融规模、银行业结构、金融生态环境3个主要方面,从这3个角度剖析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衡量各省份技术创新能力,比较不同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差异;基于因子分析结果,建立全国范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静态面板模型,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且发展水平为东部中部西部;(2)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技术创新;(3)股票市场的发展相比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技术创新;(4)银行业竞争程度越低越不利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5)信用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推动技术创新;(6)外资投入带来的技术外溢未能被当地企业"消化吸收",且这种作用在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存在长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西部地区不存在短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较之比西部地区更为密切.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和能源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分析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有效地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反而促使我国区域差异进一步增大,但影响力度逐年减弱。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我国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探讨不同区域创业活跃度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实证研究创业活跃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创业活跃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同时,创业活跃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各区域创业活跃度呈现不平衡性。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力资本与技术水平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最大;而在西部地区,实物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更显著。地区创业活跃度差异可能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高禀赋的创业活跃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因此,加大创业广度、提高创业深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9 ~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VES生产函数构建动态面板和门槛面板模型,采用两步系统GMM方法与门槛面板估计方法对其进行估计,以此来分析FDI对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影响及其适度性.研究发现,FDI对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为负,且存在显著的非线性转换特征;中国房地产业FDI在量上已经跨越门槛值,负向效应逐步凸显,但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技术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伟杰  苏为华 《科研管理》2012,33(6):120-127
文章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技术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95-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国内R&D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人力资本是东部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R&D研发投入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尤为重要;现阶段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通过国际贸易渠道的技术溢出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知识产权保护对通过FDI渠道的技术溢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西部地区当前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有利于FDI渠道的知识溢出,而东部和中部并不确定,东部地区甚至可能由于知识产权执法强度不足而出现负向效应。对此,文章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依据1995~2010年的我国七大地区(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分解发现,考察期内,七大地区的就业和FDI的区间差异对各自总差异的贡献度分别为73.17%和66.87%,区域差异主要是区间差异造成的.基于CES生产函数推导出的就业决定计量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实证研究了FDI流动与我国区域就业差异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FDI的差异是导致区域就业差异的显著因素.除华北地区外,整体上FDI加大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就业差异,缩小了中部地区的就业差异.就业的区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FDI在我国区域间的投资倾斜所带来的就业转移、就业替代和就业结构变迁.  相似文献   

16.
金融发展的内涵包括金融规模、银行业结构、金融生态环境3个主要方面,从这3个角度剖析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衡量各省份技术创新能力,比较不同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差异;基于因子分析结果,建立全国范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静态面板模型,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且发展水平为东部>中部>西部;(2)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技术创新;(3)股票市场的发展相比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技术创新;(4)银行业竞争程度越低越不利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5)信用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推动技术创新;(6)外资投入带来的技术外溢未能被当地企业"消化吸收",且这种作用在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单纯从人力资本存量的角度,研究FDI在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效应,不足以完全揭示东道国人力资本对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文章利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所包含各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分布结构和内部结构的角度,较为系统的分析了人力资本结构对FDI技术外溢效应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FDI对区域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鲜明的人力资本结构特征。人力资本结构较为合理,将有助于区域从FDI中获益。  相似文献   

18.
金融发展在不同维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文首先基于多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和修正后的AK模型,嵌入金融发展的非线性影响机理,构建数理模型对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其次在功能演化视角下,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两个维度,结合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连续影响关系,结果发现:(1)金融规模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表现为明显的先递增后递减,而金融效率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促进影响;(2)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西部地区金融规模、金融效率的提高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部地区金融规模与产业结构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关系,金融效率的促进效应则不明显;东部地区金融规模的过度扩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业结构优化,提高金融效率成为突破金融规模瓶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0-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将R&D投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利用面板模型考察不同类型研发活动分别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控制人力资本、FDI以及所有制结构等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TFP的影响小于试验发展的影响.分区域看,东部沿海地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TFP的影响大于试验发展,而内陆地区的试验发展对TFP影响更加显著,人力资本和FDI对TFP均有促进作用,而所有制结构有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5-2016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宏观视角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科研环境是影响省际科技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不同区域的宏观环境因素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东中部地区科技人才流动受R&D经费投入强度的影响较大,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较快的东部地区及第二产业发达的中部地区对科技人才的吸纳能力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财政科技投入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偏弱。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