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孙永庆  张丽钧 《初中生》2018,(17):12-15
孙永庆:“教师中的优秀作家,作家中的优秀教师.”这是《做老师真好》一书封面上对您的评价,说得太妙了!我和同学们一样,非常想知道您对学习语文的看法. 张丽钧:在搞一项面向高中生的“语文学习现状问卷调查”的时候,我加进了一个填空题——“语文,是写给()的情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填空.调查结果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往往会发现,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何谓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带有愉快情感体验的心理倾向.它往往是学习的起点.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 一、通过师德师能的魅力展示,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曾经是学生的我们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一走进课堂,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习兴趣也油然而生.因而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首先要让学生爱上你这位语文教师.正所谓"爱屋及乌"嘛!要让学生爱上你,师德师能是关键.师德即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如果真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及其他各方面)素养,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念,引导学生在"大语文"中学习语文,以获取最大成效。具体举措有:向经典学语文,"大阅读"远胜"薄册书";向生活学语文,大课堂远胜小课堂;向心灵学语文,大自我远胜无个性;重实践重探究,大追求远胜求高分。  相似文献   

5.
许多语文课缺少"语文味",原因就在于文本被遮蔽了:或被忽略,或被随意演绎,或被无端推翻,或干脆"销声匿迹".一种文本就是一种文化.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凭借,教师没有文本就无以施教,学生离了文本就无从学习.只有直面文本,直面文本语言,才能真正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才能让语文的人文之光照亮学生的青春.  相似文献   

6.
要上好语文课并非易事,因为语文包罗万象,就像一部百科全书,所以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没有吸引力,很难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味",简单说就是以语言学习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要想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听、说、读、写定要贯穿其中,教师还应博学多才.  相似文献   

7.
当前语文教学中面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的难题.对于教师而言,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品味语言,品出滋味,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语文教师没有明确语文教学的核心--学习语言.转换教学观念,用心品读语言,是语文教学走出耗时低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我时常在想:"怎样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语文课?如何做一名快乐的语文教师呢?"在六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时刻认真地探索着、思考着.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我觉得"爱"是做一名快乐的语文教师的源泉.因为"爱"能使我们的学生更加信任教师.同时,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对我们教师产生亲切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他们就会爱上语文学科的学习.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一谈应该怎样做一名快乐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9.
案例简述在学完“梯形”(初中《几何》第二册)之后,有一个学生拿这样一道题目来问笔者:如图1,已知梯形ABCD的上底AD长1cm,下底BC长4cm,对角线AC长4cm,BD长3cm,求梯形ABCD的面积.恰好接下来的教学是“梯形的复习课”,于是笔者没有给他解答,准备放到课堂中,由全班一起来解决,这个学生也同意这样做.教师:在课间的时候,学生1问过我这样一道题目,我没有想出来,那大家一起帮他想一想,好吗?很快全班学生被题目吸引,“老师都没有想出来”,他们都想帮帮老师.有些学生不假思索地说,要作梯形的高!教师:对,求梯形的面积确实需要“高”,我们作梯形…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及时转变沉痼的传统教学思维,由"教师主导学生学习"过渡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当小学生能从"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从被动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了,能在主动意识的引导下提高学习效率.对此,文章从陶行知教育理论中提取思想要点,分析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的教学原则,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培养小学生科学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学习意识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之本,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支柱。语文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那么读书的作用则不言而喻。我深信:教学生一年,为学生想十年,为祖国想百年!这样的运筹帷幄的气魄着实令我震撼,但更多的是由此而引发的思考——我是否抓住了"阅读"这条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是否也受薄薄的一本教材的限制,而忽略了真正广义的阅读。只有阅读,才能让教师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话语;只有阅读,教师才能够给学生一个可以仰视的身影;只有阅读,才能让教师成为教师。教材不过是个例子而已,大量的阅读才是真正的学习呀!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要使语文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和手段,关键就在于语文知识能否转化为综合能力。为此,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在课文预习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关系着人才的培养,关系着祖国“四化”的建设,当前,教育面临着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口念、动手练、动脑想而提高的.因此,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启发学生“想”,指导学生“练”,帮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既然是“启发”、“指导”和“帮助”,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任务:一是调动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二是指导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三是教会学生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四是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如果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学习的方法不够正确,学习质量就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这个规定与"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课堂所倡导的不谋而合!其中"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教师的"导".而"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更应该注重教师的"导",让"导"成为课堂的一根线,让它使课堂精彩纷呈,焕发魅力,让学生的"课堂展示"充满灵动与生机!  相似文献   

15.
1 案例简述在学完“梯形”(初中平面几何第二册 )之后 ,有一个学生拿来这样一道题目来问笔者 :如图 1,已知梯形 ABCD的上底 AD长 1cm ,下底BC长 4cm,对角线 AC长 4cm,BD长 3 cm,求梯形 ABCD的面积 .恰好接下来的教学是“梯形的复习课”,于是笔者没有给他解答 ,准备放到课堂中 ,由全班一起来解决 ,这个学生也同意这样做 .教师 :在课间的时候 ,学生 1问过我这样一道题目 ,我没有想出来 ,那大家一起帮他想一想 ,好吗 ?图 1图 2很快全班学生被题目吸引 ,“老师都没有想出来”,他们都想帮帮老师 .有些学生不假思索地说 ,要作梯形的高 !教…  相似文献   

16.
寇章云 《考试》2014,(11):39-39
<正>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实验区指导专家成尚荣先生说:"当你把办公桌变成书桌时,你才是真正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他用自己成长的经验告诫我们,读书对教师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毋庸置疑,读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更为深远,有位资深专家说:"读书的确是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笔者深有同感,当然不是迎合,也不是盲从。因为,不读书就没有语文学习是语文学习就必须读书!语文教学要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第74页“金话筒”——梦想。教学片断: (学生充分讨论课后思考题“乌龟掉下来后会想什么?它还想飞,请你为它想办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想像) 师:老师真为你们想出来的精妙的办法而叫好!看来,乌龟有了你们的帮助,它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可你们知道吗?不单是乌龟有梦想、鱼有梦想,我们人类也有许许多多的梦想。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课本第74页的“金话筒”图标)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共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充分发挥自我的智慧. 一、优化备课,让学生主体得到有效发挥 新型语文课堂,必须尊重和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举一隅"的引导启发作用越发不同以往.教师要想合理有效地介入课堂,唯有"机括"在手.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批改学生作文,没有哪位语文教师不谈"文"色变,望而生畏,而怕改作文.可见,作文批改成了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然而,学生、家长乃至社会舆论,都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精批细改",认为这样的语文教师才是最负责、最优秀的.殊不知,语文教师像陀螺一样加班加点、拼死拼活批改出来的作文,发到学生手中,他们也只是看看分数,至于批改的道理,文章中的优劣得所,他们却很少去关心、去反思.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过的:"我当过多年的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  相似文献   

20.
正一、营造气氛,凸显"读"味朗读是语文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朗读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营造出适合的教学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文本特点,采取多样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才能凸显出阅读教学本色。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