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意力经济时代,"名人"是吸引眼球的一个代名词.利用"名人光环"、"名人效应"带动图书的热销,早已成为出版策划人的惯用法宝.尽管曾有媒体断言"名人出书"已是明日黄花,但是出版商、相关"名人"依然乐此不疲,2003年,名人书仍是出版界热点,销售不减.名人书热闹了十年,现在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与隐患.  相似文献   

2.
这个题目并非在“绕口令”。它指的是一种文化现象中的两项内容。出“名人”的书由来已久,而“名人”出书形成“气候”,则不过是几年前的事。出“名人”的书,内容相当丰富:写老一辈革命家的书,写反面历史人物的书、写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理论家及各个领城内名家的书。但作者都是“其他”人,而非“名人”本人,是别的人写“名人”,“名人”被人写。这类书往往有  相似文献   

3.
学刊约我给“名人书缘”栏目写点东西,实在有点惶恐。首先我哪里是什么“名人”,不仅跟名人沾不上边,甚至见了所谓红得发紫的“明星、名人”,也常常退避三舍。正忧郁间,突然电视里出现了香港当红的大明星、大名人刘德华的一则广告“有情人早晚是名人”。原来当名人也不难,只要对他推销的产品有情。是有情人,则早晚是名人。如果对书有情、有缘,是书的有情人,岂不是比刘德华推销的“名人牌牙膏”还要高雅一些。早晚成为“名人”,不也就“当之无愧”了。想到此,倒也心安理得了。  相似文献   

4.
随着出版业的不断发展,出现的不少新问题就无法仅用“一法”“五条例”即可解决,“一折书”问题便是个例子。在“一折书”初现市场之时,就有许多读者、媒体、书店及出版社对其提出质疑,但各地执法人员经核查后都回答“一折书”非盗版书。那么“一折书”的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一折书”热销现象就反映出低价图书市场需求很大,因而采取低价策略争取薄利多销是否值得出版生产单位考虑呢?  相似文献   

5.
关于出版“名人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出版“名人书”的问题,在出版界和社会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引起过不小的争议,曾一度众说纷纭,沸沸扬扬。然而,直至目前,出“名人书”的现象和由此产生的影响并未消失或减弱,而且有愈益增长的趋势。实际情况表明,这一产生于“世纪之交”的文化现象,是很值得研...  相似文献   

6.
雷群明 《出版史料》2010,(4):99-106
名人情结不可无:名人、领导与学林图书 我在介绍“学林”的“青年学者丛书”时,曾经说过,我们当时提了一个口号叫做“不薄名人爱新人”。意思是在尊重名人的同时,努力为当时尚无名气但很有前途的新人做一些扶持的工作。那时强调的是“爱新人”的一面。这里,回过头来,想说一说“不薄名人”即尊重名人的另一面。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也是颇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7.
信息四则     
台北出版业者诧异——《毛泽东语录》如此热销【台湾消息】台北出版业者杨一峰投身出版业只有三年时间,最近他在岛内出版界做了一件倍受关注的事——出版《毛泽东语录》。该书在台湾出版后热销,一版再版,迄今已出第四版。这样的业绩连他自己都诧异:“本以为是要‘为人民服务’,如此热销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杨一峰说,出版像《毛泽东语录》这样的书,就是要填补学术“拼图”上的空缺。他认为《毛泽东语录》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且不论它在政治上的影响,就字里行间所透出的智慧对做好企业管理就很有帮助。他还举例说,“甚至毛主席还在书中告诉了…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离不开书,一个国家离不开书,全人类离不开书。如果没有书,今日的世界不知是什么样子。古今中外的名人学士赞书颂书之言不止千万。一时想起的有这样几则:“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名人名家“签名售书”想开去浙江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陈波唐桂礼近来,全国许多城市拉开了名人名家“签名售书”的帷幕。从潘虹的《孤梦独语》,徐根宝的《徐根宝如是说》,直至赵忠祥的《岁月随想》,一个又一个名人名家出现在书店前、广场中,把签名售书活动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0.
●“哈利·波特”的延展品种给人启示 今年引进的大片《哈利·波特与密室》创下首映4500万元票房,自1月24日放映后热销了100万元电影附属产品,其中授权于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哈利·波特”系列书在今年书市上就已全部订完,首映当天就应电影院要求紧急加印;短短半个月里已经有三种“哈利·波特”系列书脱销;哈利·波特明信片书与海报书在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批部头很大,主要以直销、邮购销售的图书,这些书名称各式各样,有××宝库、大全、全书、名人或人名辞典,多由一些公司或临时性的编委会操作其出版发行事宜,沿用直销商的习惯,我们将这些书统一称为“大型工具书”。笔者由于长期从事图书采购...  相似文献   

12.
五、置官“校书”,“通儒校勘”,名人任“校对”,“校对”出名人,反映了我国重视校对人才的优良传统。西汉于秦火之后,特别重视古籍校勘人才。汉代先后在宫中兰台和东观置校书郎、校书郎中,专司校勘宫中藏书。三国魏时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应《河南图书馆学刊》主编陶善耕之约,为该刊“名人书缘”栏目撰写文稿。我曾说明不能应允:因为我不是名人,只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虽然一生读书、藏书、著书,与书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也曾撰写和发表过一些拙作,但成绩微不足道,更谈不上学术贡献。然终因盛情难却,还是应允了。  相似文献   

14.
有史以来,人们常把读书看作是一种特殊活动,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读小学时,因淘气不爱读书,触发老师一番感慨说: 小人不知书中有黄金,若知书中有黄金,点灯费蜡也甘心。”这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论调,不足为训。绝大多数人,读书不一定为钱、为官、为美女、为有惊世之作,惊人之举。古人云:“读书旨在明其道”。读其书,能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收获。那么,如何“明其道”?首先必须读好书,不读坏书。记得一位名人说,一部好书,能教给你如何做人。这话有一定的道理。青年人,世界观尚未  相似文献   

15.
书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丰富、改善和提高,书的地位还将不断上升。古今中外有许多名人大家都对书的作用发表过高论,如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别林斯基说,“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罗曼·罗兰说,  相似文献   

16.
袁楠 《出版广角》2015,(1):46-46
图书的真正价值在哪里?书名的噱头意在引人眼球,装帧的华丽几乎让人有买椟还珠之惑,腰封等宣传文案上的名人推荐,很多更是意在“人”而非“书”。有读者说一些图书很“水”,实在让做出版的人汗颜。读者所获取的精神养料,来自于作者和编者经过精密的智力活动,在内容中迸发出的精神之光。书能停留在书架上,能停留在历史里,也是因为它们在思想、理念、个性上的强大力量,历经岁月,滴水穿石而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月9日,浙江教育出版社“蒲公英科学绘本系列”销量破百万册庆典暨浙江教育出版社与亚马逊中国“蒲公英”品牌推广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图书订货会展场举行.浙江教育出版社宣布由其引进出版的“蒲公英科学绘本系列”总销量突破百万册,标志着这套绘本跻身国内畅销书行列. 作为这套书的策划人,我在活动期间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记者问的最多的问题是这套书为什么会热销.显然,这个问题出自于对这套书的不了解.一点不奇怪,因为我的一位前同事也来问我,怎么就突然冒出个一百万册的“蒲公英”?说实话,这套书的热销在我的意料之外,因为最初的选题策划源于教育出版人的理想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8.
谈到“炒星”,人们并不陌生。按说,“明星”是有客观标准的,或者说是社会公认的。加上一个“炒”字,便将人们“炒”糊涂了。就像是荧火虫飞上夜空,同满天星斗混为一体,让人一时分辨不清。你“炒”他“炒”,“炒”得又火又玄,不亦乐乎。其用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或借“星”扬名,或借“星”发财。近来,大概是出于一种“压力”(当然不排除有出于社会责任感的),“炒星”才逐渐趋于降温。“炒星热”还未完全冷却,“名人热”又悄然升温。有几家不甘寂寞的报刊,有几个耐不住清静的文人,又打起了“名人”的主意,做起了“名人”的文章,刊载了一些不应刊载的东西。本想搞点新的“轰动效应”,结果却造成了消极的社会效果,受到了读者的批评。 名人的概念是很宽的。名演员、名作家、名歌星是名人;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是名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也是名人;各条战线、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同样是名人。他们之所以由凡人成为名人、  相似文献   

19.
吕高排 《军事记者》2004,(10):60-60
陈鲁豫的《心相约》、闾丘露薇的《我已出发》等名记的大作刚刚落下帷幕.又一波名记的书浪潮般滚滚而来。你方唱罢我登场,电视记刚过完出书瘾.报刊编辑又急匆匆赶来。出版社跟着名人跑,有的读跟着名人跑,一些媚俗的媒体也跟着名人跑。于是.本来就不大的图书市场.被这些“没有脑袋的大头漂亮娃娃”挤得遍体鳞伤。  相似文献   

20.
古今名人大多善于读书,读书讲究方法是他们成就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本”经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提出:“根据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精读的书,要一本一本的读,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精读一本最好的书,要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能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