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去年9月的一天,在我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那天早上,一个保育员未按规定,擅自将洗餐具用的开水拿进教室,而且人又离开了教室。此时,几个孩子在玩耍,一个名叫刁艺超的幼儿在向后退时,不幸跌坐在开水桶内,造成大面积烫伤。事发后,该园立即派人将刁艺超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刁艺超于次日凌晨死亡。  相似文献   

2.
离每年一度的新幼儿入园时间越来越近,许多家长和孩子在充满期盼的同时也有几分忧虑。不少家长来幼儿园了解他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期。对此,我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实践中,常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作业或游戏时,精力比较集中,幼儿的注意也相对稳定;但在自由活动中,教师却对孩子的活动缺少关注,这时就很容易出意外事故。特剐是早上来园、课间休息、离园之前这三段时间里,出的问题就比较多。早上来园时,一般都属于自由活动时间。而幼儿园里也往往只有一个教师带班,忙于处理各班琐事和做教学准备。这时幼儿就易处于  相似文献   

4.
新入园幼儿由于不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一般都会哭闹。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呢?一、对家长的要求1.做好新生入园的准备工作。幼儿入园前,有条件接触就近幼儿园教师的家长,可在适当时间带自己的宝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幼儿园是从早上7:30幼儿开始陆续入园,8:00左右吃早餐。从入园到早餐的30分钟时间,安排什么样的活动比较合适呢?我认为最好的活动就是晨练。第一,晨练有助于培养幼儿  相似文献   

6.
罗潇琦 《成才之路》2014,(21):65-66
幼儿入园后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情况。为了让幼儿充分适应新环境,减少其不适应感,做好充分的入园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幼儿入园前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提前帮助幼儿做好心理、交往、生活自理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采取必要措施努力帮助幼儿克服入园障碍,多开展有针对性的适应性活动,家园互通,与家长共同做好幼儿的入园工作。一、家庭应做的准备(1)生活方面。幼儿人园前,家长要先了解幼儿园的环境、活动时间安排及相关规定等,这样可以有目标地帮助幼儿做好适应工作。家长要提前了解幼儿园日常的作息时间,帮助幼儿调整在家的作息习惯,逐步与幼儿园衔接。进入幼儿园,教师不可能去陪伴每一个幼儿睡觉。所以,家长一定要培养幼儿在家独立入睡的习惯。另外,幼儿午睡的习惯也要提前培养。午睡对于幼儿必不可少,如果没有午睡,幼儿的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此外,早睡早起的习惯养成既可以保证幼儿在身体发育阶段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还可以保证正常作息时间,一举两得。教导幼儿在入园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掉在桌上和地上的食物不能吃、饭后要及时漱口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托幼一体化已成为幼儿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因此,关注从托儿所到幼儿园或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问题更具有实践的意义。在我国可以看到很多家长的盲目教育行为:或者什么都不懂得做,或者为了让幼儿一开始就上最好的幼儿园,家长拼命教给孩子儿歌、诗词,让孩子学习各种钢琴、画画、书国外幼教33法等等,其目的是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做好一切准备。是不是知识、技能技巧的准备就是幼儿入园前的准备?从托儿所、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家长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只是家长的责任吗?教师、幼儿园、社区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金秋九月,是小班幼儿入园的日子。怎样才能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走进幼儿园呢?这要求家长和幼儿园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小班幼儿人园前的准备工作。作为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半年就应开始着手准备。第一,常带孩子和已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交谈交往,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激发孩子要上幼儿园的愿望。特别是让孩子经常和那些活泼开朗、喜欢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9.
《36岁幼儿教育指南》中指出:"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幼儿园晨间体育锻炼是指幼儿入园后至早操前,利用幼儿园提供的场地、设备以及老师按运动目标设计与准备的器械、器具等材料开展的体育锻炼活动。在这里,我着重从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出发,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场地、优化投放的体育锻炼材料等,在每天一小时晨锻时间内确保幼儿达到最佳的锻炼价值,最终促进幼儿体能真正发展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要使新入园幼儿在短时间内消除对幼儿园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使他们对幼儿园产生兴趣并逐步适应。 一、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1.在幼儿入园前一周,我们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幼儿园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了解幼儿园的室内、室外环境,使幼儿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消除对幼儿园的恐惧感和陌生感。 2.召开幼儿入园前的家长会。为了使新入园的幼儿家长清楚地了解幼儿园有哪些生活内容,这些内容又怎样安排,家长如何配合,有必要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使家长对幼儿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加强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农村幼儿园幼儿放学的时间一般先于社办厂的下班时间,也先于农民的收工时间。从幼儿园放学至父母下班(收工)回家的这段时间,许多孩子因家中无人而回不了家,结果有的孩子独自去爬山而滚下山坡;有的孩子去池塘边玩水而险出事故。孩子放学后的安全问题使教师和家长操心。我们认为,关心孩子安全,幼儿园和家庭都有责任。我园的做法是: 一、与家长一起做好幼儿放学后的组织工作。对小班幼儿,要求家长在农闲时按规定时间来园接孩子,农忙时由中、大班幼儿随带回家;对家庭有实际困难的幼儿延长在园时间。中、大班幼儿除因天雨道路泥泞难走外一般不接  相似文献   

12.
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是幼儿在社会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这一转折的重要时刻,幼儿园与家长都有责任帮助幼儿顺利地度过入园关,使幼儿能愉快地去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为此,从幼儿园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首先做好这些即将入园幼儿的家长工作,使他们能主动去做好自己孩子的入园前准备,这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一、开好家长会一般来说,幼儿园至少应提前两周召开新入园幼儿的家长会。家长会上,教师应告诉家长新入园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希望家长能正确对待。为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可向家长简明扼要地介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作息制度和生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幼儿伤害事故是在幼儿园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幼儿园组织的园外活动中,在幼儿园负有管理责任的园舍、场地及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园幼儿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幼儿园违法违规行使其权利,以及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其义务而导致的幼儿伤害事故,幼儿园负有法律责任;紧急避险、不可抗力、受害幼儿或其监护人及第三人的过错引起的幼儿伤害事故,幼儿园可不负法律责任;幼儿园责任险可转移幼儿园的法律责任。幼儿园幼儿伤害事故的法律归责主要包括责任法定、因果联系、责罚相称、责任自负及过错责任推定等原则。  相似文献   

14.
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的个体活动走向幼儿园的集体活动的第一步,也是幼儿开始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由于环境、生活方式,特别是所接触的人的改变,幼儿感到陌生、不习惯,而产生担心、恐惧的心理,出现哭闹、逃跑、不吃饭、不午睡等现象,从而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这种现象往往持续一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由于幼儿的哭闹喊叫,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整个幼儿园其他班的正常教学活动。所以,搞好新入园幼儿的适应工作,也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怎样才能尽快使幼儿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工作,这需要家长与教师密切配合来完成。 幼儿园应召开家长会,首先让家长了解幼儿园,  相似文献   

15.
上学迟到一直是幼小衔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孩子升小学时间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担忧孩子对将来小学生活的适应问题。由于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早上入校的时间提早很多,家长们担忧孩子上小学会迟到也实属正常。在幼儿园给予孩子“8点~8点40分”这样极其充裕的入园时间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多的幼儿无法准时入园,迟到现象频频发生。可见,入小学前就开始增强幼儿准时入园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如何解决幼儿入园晚这一问题呢?为此笔者借助《总是迟到的嘟嘟》这一故事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推进,从故事延伸到生活,从他人迁移到自己,推动幼儿在一系列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自我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幼儿园是从早上7:30幼儿开始陆续园,8:00左右吃早餐。从入团到早餐的30分钟时间,安排什么样的活动比较合适呢?我认为最好的活动就是晨练。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事故,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它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也包括虽不在园内,但属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春游、秋游、节假日的庆祝活动等)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摇篮,每天早上,家长都是非常信任地把幼儿交到老师手中。正是由于幼儿园细致、周到的工作才能使千千万万的家长放心地投入工作。但是,有时悲剧也会在幼儿园发生。据《羊城晚报》1999年1月16日的报道:1999年1月7日上午9时许,汕头市东方幼儿园的孩子们正…  相似文献   

18.
园所文化是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幼儿主题学习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之一。本研究梳理了我园"和"文化与幼儿主题学习活动的内容架构,分别从创新策略、渗透策略、行动策略和评价策略等角度探讨推进"和"文化在幼儿主题学习活动中的实施策略,从而实现园所"和"文化与幼儿主题学习活动的有效融合,促进以幼儿为主体的自主发展的提...  相似文献   

19.
<正>幼小衔接不是学拼音、认字、算算术。那应该衔接什么呢?《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幼小衔接重在幼儿身心准备。我园在开展幼小衔接过程中找到了身心准备的契合点——运动,基于幼儿认知、身体与环境三者动态统一,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博 《幼儿教育》2000,(9):10-11
二、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对策在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方面,一方面,我们比较强调家长为幼儿入园做好准备。比如,在幼儿入园之前,向幼儿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与活动——激发幼儿的入园愿望;带幼儿到幼儿园参观,并告诉他,在爸爸、妈妈上班的时候,这里是他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的地方——生发对幼儿园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我们强调教师如何使幼儿尽快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