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的关系;方法: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城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问卷,对两所学校150名中小学小学流动儿童进行测查.结果: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处于中等水平;学校适应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和学习成绩上差异显著;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对学校适应和老师适应、学习适应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力.结论: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对学校适应有显著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智障儿童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功能是人体的一项重要功能,智力残疾儿童的平衡能力与下肢力量均较智力正常儿童薄弱。通过对智障儿童下肢力量、动态平衡能力及静态平衡能力的测试,分析探讨智障儿童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智障儿童下肢爆发力与下肢力量显著低于健康同龄儿童,且下肢力量不随年龄增长而增强。随年龄增长,智障儿童的静态平衡能力及动态平衡能力均有所增强。相关分析表明,下肢力量是影响智障儿童动态平衡能力的重要因素,但对智障儿童静态平衡能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构建综合的社会支持网络,是保障智障儿童生活、提高智障儿童适应社会能力、帮助他们回归社会的重要渠道。本文以苏州某智障家庭机构的智障儿童为例,分别从正式支持网络和非正式支持网络两个角度分析了智障儿童现有实际支持、情感支持和社会交往支持三方面的情况,尝试探索智障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的新路径,即构建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综合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4.
智障儿童优势智能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进行观察分析、调查了解和测量研究,发现其优势智能,并通过给予心理暗示、进行多维合作、开发生本课程、丰富相关资源、加强多元开发、开辟特殊天地等方式,发展智障儿童的优势智能,帮助他们提高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培养自信心;同时也帮助教师纠正错误认识,积累特教经验,增强优势智能观。  相似文献   

5.
国外关于智障儿童的语言习得中的形态句法习得研究起步较早,并已取得较大成就。一般较常见的智障儿童有唐氏综合症儿童,威廉姆斯综合症儿童,X染色体脆折性综合症儿童及累若纳(氏)综合症儿童等。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智障儿童在形态句法加工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与国外相比,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对智障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句式结构等方面,形态句法加工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相似文献   

6.
随班就读作为儿童教育改革中的新模式之一,能够很好地弥补义务教育中不能够顾及到智障儿童的局限性,因此近几年在国内诸多地区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针对智障儿童随班教学方面存在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使智障儿童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毕业后能够成为适应社会生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合格的公民。笔者认为,智障学校加强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具体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因此,笔者从德育管理机制、德育的内容、德育的活动、德育的评价四个方面来阐述智障儿童的德育更需"人本化"。  相似文献   

8.
自我价值感培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个体适度的自我价值感是其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与其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自我价值感的缺失或不适度有一定关系.通过自我价值感培育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有效策略.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培育应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适度的自我价值感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着手.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张家川回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对心理控制源的影响.运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内--外心理控制源量表对149名张家川回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和心理控制源水平进行团体测试.做出相关和回归分析,以此来说明回族中学生心理控制源和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回族中学生在心理控制源量表与自我价值感量表上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且高、低自我价值感组的回族中学生在心理控制源水平上的得分有极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面对处于青春期懵懵懂懂的智障孩子,班主任应以青春期生理教育为中心、以心理教育为重点、以道德法制教育为手段、以自我保护教育为内容,达到帮助智障孩子认识自我、认同自我、明辨是非和提高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初中学生人际信任度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本研究选取山东潍坊市两所初级中学的初一至初三年级的150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马氏量表(版本3)、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测量,进而揭示初中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其自我效能感有较高的相关;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总之,初中生人际信任对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运用自我效能感的原理和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进行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女生成就动机水平显著地高于男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两个因子均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呈显著负相关;培养、激发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水平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和独立性。文章将自我效能感培养与高等数学教学相结合,从教学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实现大学生高等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并提出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矫治与支持策略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障儿童由于自身缺陷加上外来的压力,常常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此外,可能是因为沟通的不足,让常人难以完全了解他们出现这些行为问题的真正原因。通过对一名自闭症的智障儿童的自伤行为研究和分析处理,较好地减少了这位儿童出现这一行为问题的次数,也帮助其建立了正面的替代行为。同时,也使对智障儿童或自闭症儿童经常出现行为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在这次的个案研究中,是从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时间、情景、处理的手段及效果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并分别从行为功能的分析、制定处理的策略、评鉴行为处理计划的效果等方面开展研讨工作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对于今后的处理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的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身体自我与主观幸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身体自我是自我观念最早发展的部分.我们在身体自我与主观幸福关系问题上的一系列研究积累了5项结果.1)对于人的生活满意感而言,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2)在整体自尊的基础上,主观身体感受仍可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做出增值贡献;3)身体自尊通过整体自尊对生活满意感产生影响;4)在大学生群体中,身体自我对于生活满意感而言至少与学术自我同样重要;5)依体育成绩高低分组时,身体自我价值感是预测生活满意感的最重要的变量;依学业成绩高低分组时,学业自我评价是预测生活满意感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我们今后的研究任务是从调节变量的角度继续探讨身体自我与主观幸福之间关系的年龄效应、性别效应、文化效应以及身体自我的可控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控制量表(SCS)与主动拖延量表(NAPS)对广州市4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能力与主动拖延的关系。数据表明:自我效能感既可以直接预测主动拖延,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来预测主动拖延,即自我控制在自我效能感和主动拖延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这一结果说明:在教育领域,应该有效区分主动拖延和被动拖延,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要积极关注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学业统筹能力、实现学业成就;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和策略,变被动为主动,促进主动拖延。  相似文献   

17.
自我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深入分析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现状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加强大学生耐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构筑积极的应对方式;推进初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等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270名初中生为被试,研究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学业成就和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三者都与创造性思维和学业成就有显著的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别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创造性思维和学业成就;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业成就,而学业自我效能感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和大学生自卑感测验问卷,对部分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得出:(1)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人际交往效能感在亲合效能感、利他效能感、沟通效能感上呈显著负相关;人际交往效能感在自我印象效能感、自我价值感和人际交往效能感上与自卑感及其各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自卑感总均分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在成显著的负相关。(3)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6个维度对大学生自卑感有直接的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20.
10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献综述法从自我效能感概念、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工具、培养策略等方面,综述10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