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六模块"的基本理念是从被动听讲走向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然而农村中学文语阅读教学功利性太强,阅读大多局限于学"课本一,存在资源贫乏、阅读随意和盲目等问题,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水平不高等普遍情况.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成长.笔者认为,激活农村中学语文拓展...  相似文献   

2.
布鲁纳认为:“认知活动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更是提倡大量阅读,而当前的情况则是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动、意识盲目、内容贫乏,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开展的阅读经典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方面交流的语文阅读。它作为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而解疑在探究性阅读的实施过程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艺术地运用解疑。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阅读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对重点、难点通过搜集资料、分析问题、综合讨论的方法进行理解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这种方法还有利于语文教学很好地扭转传统的教师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填鸭式"、低效率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成为课堂的主体、信息加工的参与者,并能很好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中,通过研究性阅读不断地发现、总结和讨论,提高创造思维的能力,并超越自我。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讲学型’学生自主阅读"是一种具有自主研究性的阅读教学新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高中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该阅读方式强调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梳理,讲解过程的可视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应主动让位,学生主动借位,使学生成为既学又讲的"讲学型"学生。  相似文献   

6.
张延宏 《甘肃教育》2014,(15):54-54
正新的课堂,教师不是灌输而是启发、激趣、组织,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灵活运用,要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课。既然阅读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这么重要。那么,怎样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地"要我读"到主动地"我要读"1、结合课文教学,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扩张。例如:①学过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命的意义》之后,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学鲁迅的《孔乙己》,可向学生推荐《狂人日记》、《阿Q正传》。这种延伸性的阅读,不仅巩固了课内知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有利  相似文献   

8.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过程,莘莘学子怀揣着梦想踏上征程。本文基于对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深入探讨阅读在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在阅读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途径:活跃课堂气氛,挑起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学习的能力;走出课堂,借助传统文化培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现代课堂教学的理念强调 :教育过程应是学生主动探索、主动获取、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 ,学习运用祖国语言 ,学习怎样读书。长期以来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形成了一个基本定型的模式 :师生读课文———学生学习字词———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学生“容器”般地接受讲解———教师总结课文。在这样的一个阅读教学模式下 ,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 ,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的阅读能力无从培养 ,语文素养得不到…  相似文献   

10.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学生仍然是被动阅读,没有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能力呢?一.增加学生自我的阅读实践只有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增加学生自我阅读的实践,才能解决学生对阅读的认识,只靠简单的反复说教是不行的。在课堂讲评时,学生对一篇文章先通过认真阅读,拥有自己  相似文献   

11.
“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陶行知)可以说,学语文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的过程。为此,《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在现实中。现代传媒如电视、电脑等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远比书籍来得强烈而持久。许多孩子沉迷其中,读书很是被动。学生不爱、不愿甚至不想读书成了最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那么,如何使学生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呢?下面笔者谈谈个人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入"元认知"阅读监控机制,能给学生带来难得的阅读学习机会。学生主动展开文本阅读梳理、阅读归结、阅读澄清,自然而然实现自我阅读评价、阅读检验和阅读矫正,就能从不同维度对学习能力形成促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素养。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见《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第55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见《语文课程标准》第17页)。这种理念是针对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病而提出的。以往的阅读教学,学生不是主动获取意义,而是被动接受老师或者教材编撰者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学生进行的不是自己的阅读,是重复、模仿他人的阅读,学生失去了阅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种阅读现状不利于学生学会阅读方法,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撒光龙 《甘肃教育》2014,(20):48-48
正一、把阅读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协同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力求让学生在科学、高效、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学会阅读并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充分提高学生的能动性,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兴趣,让学生不仅主动在课堂上阅读,而且把阅读的兴趣带到课外的语文学习中去。阅读时强调学  相似文献   

15.
自主式阅读,也可称之"自然阅读"或"感受式阅读"。其基本理念是:读者(学生)凭兴趣,主动、独立地阅读,而非被动强迫、较多先入之见、外部干预地阅读;阅读的材料是读者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阅读动机是以关注文章内容、获取信息或娱乐审美等满足实际需要为中心的,而非仅是章法、词句、技巧、结构等形式化、技术性操作;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培根说:“读书足以恰静,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然而有相当部分学生读书非常被动,缺乏阅读兴趣,除课本外不愿读其他书或是只读与考试有关的书。阅读应该是一件愉悦心情、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乐事,不能让学生为了阅读而阅读,应该让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已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然而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串讲、串问、一问到底的老模式。学生根本没有机会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整个课堂气氛不活跃 ,教语文的感觉越来越难 ,学语文的味道越来越苦。那么如何使学生拥有自主阅读的天地呢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肤浅做法 :一、让学生自由选择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就要尽可能地在学习上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例如 ,教学《游天然动物园》第三至第…  相似文献   

18.
现代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活动是由作者、作品、读者共同构成的“三R关系”的整体。作者是发出交际信息的源,读者是接收和处理交际信息的另一头,而文本正是交际信息的载体,充当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媒介。作品的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阅读过程是读者和文本相互作用的创造性活动。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注重作家———文本的知性化模式,文本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升学应试的压力下,教师不敢“超本”,学生不能“越本”。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不是一个独立、自主、主动的阅读者,而是一个消极被动、穷于应付的接受者…  相似文献   

19.
阅读过程是艰巨的脑力劳动过程,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可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阅读兴趣,学生会主动地去阅读,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将得到提高。如果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甚至把阅读看作是“负担”,那么,无论如何是读不好的。既然兴趣在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性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老师应注意激发并指导学生的阅读动机。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要使学习的兴趣产生于严肃的思想,而不是产生于一些与事无益的事物”。所以  相似文献   

20.
阅读创新就是改变被动接受的旧习,由阅读主体对本主动进行重构、加工,借以提高自身素质的精神生产过程。它不仅是求知、开智、立德、审美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发挥青少年的心灵自由性和主体创造性,提高阅读的科技含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