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顾润生:“传承阳澄红色基因的坚毅少年品格成长行动”项目的内涵是什么?金梅芳: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湘城小学位于阳澄湖畔、沈周故里,学校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地域红色文化的影响。阳澄湖地区文化背后有着不屈的阳澄红色精神。抗日战争时期,阳澄湖人民组成抗日自卫队,与日伪军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战斗,与敌人周旋,掩护新四军伤员养伤;公开身份是湘城小学校长的中共党员张晨曦,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阳澄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湘城小学牢牢抓住德育这一主线,充分整合区域红色教育资源,通过环境建设、课程开发、活动组织和家校协同等途径,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外显于形”到“内化于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坚毅”品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厚福盈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在戏剧教育共同体的指导下,开展戏剧教育教学,开发戏剧教育“盈美课程”,融戏剧教育于课程体系建设中,传承红色基因,形成学校办学特色。1.传承“厚小”精神,开展戏剧教育学校拥有百年办学史,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红色文化基因,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红色文化特点的“厚小”精神。  相似文献   

4.
江阴市澄西中学坚持立德树人,传承革命老校的红色基因,构建并完善以“弘毅”校训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体系,建设校园红色场域,推进红色课程实施,创设红色教育协同平台,构建“弘毅”品格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具有“弘毅”品格的新时代奋斗者。  相似文献   

5.
职业院校红色文化蕴含着“服务革命”的红色基因,传承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凝聚着“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彰显着“大有可为”的时代担当,在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劳动精神、职业自信、社会责任担当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培黎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具有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的职业学校,通过探索“四课引领、全程贯通”的路径,为职业院校红色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利煌  王睿 《教书育人》2023,(30):40-43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和使命。通过对高校师生进行调查发现,高校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存在实效性有待加强、开展红色文化活动质量不高、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受到挑战、学校各部门的联动性不够等问题。建议构建高效传承红色基因“七位一体”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充分发挥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作用,进行红色基因传承联动机制的构建;突出学生社团的主体能动作用,打造红色品牌;发挥红色基地所具有的实践载体作用,形成红色基因情感体验机制;进行新媒体宣传平台的打造,实现红色基因传承新领地的开辟;构建课程思政,实现多学科协同传承;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不断的红色基因传承中,构建大学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陈娇 《亚太教育》2019,(8):31-32
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高校要传承红色精神、培育校园红色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本文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探索将重庆地域红色基因注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校园红色文化课堂阵地、班团阵地、学生活动阵地、新媒体阵地以及社会实践阵地的“五位一体”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化基因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嬗变的基本要素,红色文化作为文化基因的一种,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传承的重要精神载体和遗传密码;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共同铸就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临沂大学是沂蒙精神哺育起来的大学,作为革命老区的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梁露文  陈晓 《文教资料》2021,(4):207-208
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本文以优秀红色文化作品《鏖战》为素材,重塑小学语文课程编制,对优秀红色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进行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万安县实验小学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精神落实到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红色阵地润童心万安县实验小学深挖本土红色教育资源,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实践阵地。一是巧用新媒体平台,开辟红色思政教育新阵地。学校每学期积极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万安故事”系列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1.
红色基因传承是党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战略。聚焦于其政策目标及其演进逻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7-2022年江西省红色基因传承的167份政策文本进行系统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江西省红色基因传承目标已经集中于如何实现高质量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其政策目标的内在渐进逻辑为探索-实践-提升。并将“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根本遵循,围绕高质量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等基本目标构建传承框架。本研究基于文本量化视角厘清了江西省红色基因传承实践,认为其既要持续注重红色基因传承的社会全覆盖,又要不断建构高品质的红色基因传承高线,综合推进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职学校思政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探索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将红色基因全方位融入其教育教学之中,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例,阐明中职思政课教学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意义,从中职思政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三个维度探索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伟大抗疫精神的灵魂之根。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对红色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红色文化的时代体现。依据“认知—信念—行为”的心理认知模型,要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及时把握伟大抗疫精神的红色特质,深化大学生对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的时代认知,帮助他们树立红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红色校史是高校传承红色基因、打造高精尖“大思政课”的重要文化资源。从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来看,红色校史资源建设要坚持以传承红色基因、服务立德树人为基本原则,从搜集整理红色校史文献入手,以加强红色校史研究为支撑,以探求思政教育的元素和方法为关键,积累红色校史融入“大思政课”的教学经验,提升红色教育的立德树人效果。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割不断的精神血脉。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沂蒙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突出代表,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特征是人民性,本质品格是与时俱进。沂蒙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临沂大学把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中国梦的教育高度融合,成为高校育人的创新举措,托起了一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红色基因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书写的革命史诗,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分析了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和红色文化宣传等方面,阐述了加强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红色文化的传播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切实把红色资源开发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第二小学把"二七精神打底,红色基因铸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将二七精神的内涵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融合,贯穿于立德树人的课程体系中,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融入红色基因,不仅是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求的举措,还是推进2018年新版教材落地实践的表现。医学院校应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理论逻辑讲好红色故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红色基因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并从医学生所熟悉的“基因”概念入手加强对“红色基因”的认识,以红色军医故事为传承载体,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相似文献   

19.
红色基因传承有着十分明晰的逻辑理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观点是红色基因传承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红色基因传承的实践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并产生共鸣是红色基因传承的文化逻辑;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是红色基因传承的价值逻辑.中国共产党在红色基因百年传承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冯慧  杨可 《河南教育》2023,(5):31-33
红色基因教育与“三全育人”体系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红色基因教育融入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在丰富高校教育资源、筑牢学生精神之基、促进红色基因的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红色基因教育与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深度融合,要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方面切入,促进红色基因教育的有效融入,绽放红色基因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