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整个科学教育体系的链条中,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具有先端性和奠基性,然而却是最薄弱的环节。发展小学科学教育,科学教师是关键,加强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下科学教育界的共识。透过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三维”观测点发现,我国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数量供给不足、专业对口率与教师专职化率偏低、学科专业素养不强与专业发展支持力度不够等难题。建设高质量、专业化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需要找准着力点,打出组合拳:从培养端与用人端着手,“强专业”与“扩规模”并行,增加师资有效供给;由职前科学教师培养的“核心要素”和“关联主体”切入,建立“标-案-课-模”有机整合、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质量保障机制;“精准化培训”与“共同体教研”并举,线上、线下融合共进,构建在职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浙江省10个地区105名小学科学教师工作状况的调查表明,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师大部分属于"转行"或"兼职",缺少理科专业背景;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科学课的探究意识有待加强;教研组在教师发展中的功能弱化,教师亟需专业发展的有效支持。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中开设科学教育专业,提倡参与式的小学科学教师职后培训模式,构建专业网络支持系统,是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素养和能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教育导刊》2009,(3):F0003-F0003
前进路小学以“自强不息、善学创新、科研引领、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该校以校本学习与优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抓手,建构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校本学习机制,开发以“关键事件”为核心内容,以教师发展“四能力”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扎实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一直推动着该校师生的协同发展。在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申报中,  相似文献   

4.
前进路小学以“自强不息、善学创新、科研引领、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该校以校本学习与优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抓手,建构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校本学习机制,开发以“关键事件”为核心内容,以教师发展“四能力”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扎实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一直推动着该校师生的协同发展。在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申报中,  相似文献   

5.
《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再次明确提出反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文章在分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需要以科学理念为先导,教师专业发展为关键,政府监管为支撑,幼儿园自我管理为根本.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2010,(2):4-5
陈维礼,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自然教师、重庆市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专家组成员,中央教科所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特聘专家、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兼职教授、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校外导师。  相似文献   

7.
从2008年第1期开始,本刊将“教苑耕耘录”作为一个常设栏目,每期宣传1名在小学科学教育领域执着追求、成绩显著的教师(或教研员)的典型事迹。目的是利用《科学课》杂志这一平台,一方面为一批优秀的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铺路搭桥”,期望他们在若干年后能成为中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另一方面引领广大小学科学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更快地成长。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小学自然教学》杂志(《科学课》杂志的前身)曾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小学自然教学改革的先锋做了许多宣传工作。作为全国惟一一份小学科学教育专业性期刊和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会刊,《科学课》杂志有责任、有义务为中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事业“添砖加瓦”——这便是我们强化“教苑耕耘录”栏目的初衷。 在我国,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既是薄弱环节,又是重点,全国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在2007年年会上发出了“加强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研究”的倡议。为此,本期特刊登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科学教师邓从新的感人事迹。邓老师艰苦奋斗,自己动手,努力改变农村小学科学课缺乏教具的现状;成立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并结合当地农村实际经常开展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撒下了科学火种。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阶段,科学教育主要是通过小学科学课程来实施的。作为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质量,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是衡量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从师资配备、教师专业能力、专业认知与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对湖北省16个市(州)102所小学的科学教师队伍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小学科学教师存在师资紧缺、以兼职为主的师资结构制约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教学能力失衡、教师培训体系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小学科学教师职前培养已形成了四种主要模式。不同模式的小学科学教师教育在科学类专业课程、教育类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上差异较大,在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方面也存在多种多样的方式。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师教育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改进小学科学教师教育及其专业的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小学科学教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此,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以文献法对国内外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国的小学科学教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作为师范院校的一个新兴专业,目前采取“综合培养,分科(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定位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科学方向。本文主要探讨科学方向的课程设置的思路及结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小学科学教师职前培养已形成了四种主要模式。不同模式的小学科学教师教育在科学类专业课程、教育类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上差异较大,在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方面也存在多种多样的方式。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师教育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改进小学科学教师教育及其专业的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科学等专业教师较为缺乏的学科采用导师制,将小学科学教师与初中理化生教师结对,借助初中教师的专业优势,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前较为务实的途径。因为导师制涉及小学、初中学校以及来自不同学校的导师与学员,不同主体的目标和利益不同,为了实现有效运作,需要教师站在区域教育治理的角度,通过需求驱动、评价引领,达成多元主体间的复合运作,从而实现“共建共享”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视阈:生活体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正是在这种“范式转换”的背景下,“生活体验研究”这一颇具平民色彩的教育思维和话语方式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日渐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主要原因则是传统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日渐失能,科学取向未能全面揭示教师专业成长本质。未来基于“生活体验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取向主要表现在:教师教育研究——关注教师的“生活体验”;教师专业成长——关切教师的自主发展;教师培训方式——关心“主体精神”与“个体生活实践”;教师培训策略——以能力为本位。  相似文献   

15.
从2004年开始。我们对浙江省6个地区10个县市197名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本质观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普遍较低;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比较落后。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亟待重视。我们认为,加强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教育,加强STS 教育和对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热点的关注,可有效地推动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10月19日至20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委员会 2005年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科研水平, 一直是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与会代表围绕“十五”重点课 题——面向21世纪的小学科学教育进行了交流和总结。中国 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章鼎儿对会议现场 观摩课作了点评,北师大教授裴娣娜作了题为“学习、参与教育 教学研究,做智慧型教师”的学术报告。副理事长郝京华主持了  相似文献   

17.
高校培养小学科学教育师资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学科学教育之于基础教育,科学素养教育、科学教育学之于教师教育,科学教育师资之于基础教育师资都是我国教育中较薄弱的环节。文章从高等教育学的角度探讨培养小学科学教育师资的教育策略,对高校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高校科学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记录”是小学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在整个科学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记录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存在着“记录价值不明、记录过程缺失”等问题,由此影响了科学记录的有效性。本文拟从小学科学教育记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入手,就如何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的目标作一些探讨,以唤起科学教师对“记录”的足够重视,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一、记录单的设计现象:不少科学教师在设计记录单时,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记录目标只指向知识结论…  相似文献   

19.
莫飞 《教学随笔》2016,(8):164-16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和民族的振兴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传播者,所以他们一直都是“教育改革的媒介”[1]。当然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和教育成功发展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教育和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重要,所以我们需要更加的关注它。本片文章笔者将通过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解决当前这种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小学科学教师主要由科学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科学方向培养,在专业挂靠院系、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层次上呈多样化态势,这是全民科学素养问题受到重视的体现,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必然产物。针对目前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呈多样化的客观现实,从不同层面入手,提出了培养高质量小学科学教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