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罪犯”的称呼要慎用 《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就是说,任何公民,在没有经过人民法院做出有罪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期间,对这些人员只能称之为“犯罪嫌疑人”,在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后,称之为“被告”或“被告人”。只有在人民法院对其作出有罪判决之后,才能称之为“罪犯”。 (二)公安人员不能去“侦察”案件 “侦察”与“侦查”,一个是军事用语,一个是法律用语,二者是有区别的。侦察是指军事上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活动。而侦…  相似文献   

2.
五十年代,毛泽东曾要求写文章的“秀才”们要较多地懂得马克思主义,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科学知识、词章修养,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关系着文章的质量。近期阅读报刊发现。“秀才”还需多懂点法律的ABC;否则,不仅自己糊涂,还会通过写的文章误人子弟,试看下例: “干警……侦察”(西安日报1版《两天连破两起凶杀案》),“干警们多次侦察”(陕西日报《西安公交分局侦破一贩毒团伙》),“警方……侦察破案”(企业周报《没有受害人的刑事案件》),其中的“侦察”均应为“侦查”。“侦察”与“侦查”两词音同义异,前者是军事名词,指“为获取军事斗争所需敌方或有关战区的情况而采取的措施”。如电影《渡江侦察记》;后者是法律术语,指“在刑事诉讼中为搜集证据、审查证据、确定犯罪事实、查明犯罪人而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强制措施。”“……在我国,侦查由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负责,任何其他机关和个人都无权侦查”(《辞海》)。《刑事诉讼法》中有“侦查”,“侦查人员”之说,而无“侦察”之谈,也说明“侦察”与“侦查”有别,不可混淆。 “提供了罪犯的特征”,“案犯……供认了”,(西安日报《女车主屡屡遭抢劫……”》),“将罪犯引诱到”。“抓获了杀人犯”(陕西日报《无私奉献的女警察》)其中的“罪犯”与“案  相似文献   

3.
69338部队新闻报道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两年来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和《军事记》等45家军地报刊上刊稿380余篇。这与该部队的“党委报道日”分不开。  相似文献   

4.
涂国之 《军事记者》2006,(10):32-33
从事军事新闻报道工作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快出、多出成绩,可部队不少新闻报道人员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过好“两个熟悉”这道关。所谓“两个熟悉”,就是熟悉部队章程、熟悉部队生活。因为我们的军事新闻报道,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要对部队工作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引导,这就要求其必须具有针对性,即必须抓住部队工作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加以回答,通过报道某些单位或者个人的事迹,告诉其他单位或个人应当如何做或不该如何做。所以,我们常见的大量军事新闻报道,都是为“纠偏”而刊登的。而要知道究竟谁偏了谁没有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5.
晓言 《中国广播》2004,(4):62-62
“侦查”与“侦察”两个词,读音相同,但其词义却大不相同。“侦查”多用于有关案件处理,“侦察”多于军事方面,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6.
晓言 《中国广播》2004,(3):62-62
“侦查”与“侦察”两个词,读音相同,但其词义却大不相同。“侦查”多用于有关案件处理,“侦察”多于军事方面,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7.
刘轶  王昊  刘洪杰 《军事记者》2004,(11):68-68
素有“军事记摇篮”之称的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是我军院校中唯一的一个新闻系。该系十二队学员毕业后主要从事军事报道工作,是我军新闻方阵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毕业学员有的连获“军区军兵种好新闻奖”,有的成为解放军报或军区军兵种报纸的主力编辑、记,有的成为了新闻教学岗位上的优秀教员。在校学员,有的获得了《解放军报》奖学金,有的被军区军兵种报纸评为优秀通讯员,有的撰写的论多次获奖,并有多名学员在校期间在省部级以上媒体发表100余篇稿件……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支强大的“笔部队”范长江没有进过新闻学校,他走的是自学成才的道路,可是,他一旦成为新闻事业家,就非常重视新闻干部的培养工作。他在这方面的论述也是很多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笔部队”。1940年3月,他在《退步与进步》一文中,提出中国新型新闻事业,需要强大的“笔部队”的观点。半年以后,他在创办国际新闻社两  相似文献   

9.
69338部队新闻报道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两年来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和《军事记者》等45家军地报刊上刊稿380余篇。这与该部队的"党委报道日"分不开。 69338部队驻地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边防一线连队地处深山荒野,条件艰苦。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连队官兵却年年高标准完成执勤巡逻等任务,创下  相似文献   

10.
如果以为警察的“察”同侦察的“察”是同一个字,那么搞侦察的一定是警察,这么想的人这时已犯了错误。 《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侦察”和“侦查”两个条目,分别释义为:侦察: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的活动。侦查:公安机关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而进行的调查。可见,警察“侦查”而不“侦察”。目前,让警察去侦察的报刊并不很少,例如: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世界》2006,(5):50-52
“哈军工”是设在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简称。为了保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哈军工”对外叫“103”部队。从1953年开始,共办学13年,有毕业生1万余名。1966年4月被撤销了军队建制。 在“哈军工”办学的13年中,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罗瑞卿都曾两次或多次视察“哈军工”。毛泽东尽管没有去过“哈军工”,但对它却是厚爱有加,留下了许多鲜为公知的故事。[编按]  相似文献   

12.
如果一支部队能够折射解放军全军的历史及其精神.叶挺独立团一定榜上有名。它是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现代化正规军,从南昌起义开始.它在整个红色历史中一直发挥关键作用.是解放军建军的核心力量。它还是解放军三军绝大多数部队的源头。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过了80年历史,而“铁军”——叶挺独立团,则比全军还年长两岁.已经临近82岁华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思维定势:一提到军事新闻,马上就想到铁马金戈、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一提到部队生活,立刻就联想起戍边守疆、摸爬滚打、舍死忘生,一些军事常识、武器装备的介绍而已。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看到《文化方队遭遇尴尬》(下称《方队》)时,眼前不觉一亮,《方队》的选材和行文着实有其独特之处。这篇刊登在中国青年报“军旅”专版上的消息是一篇“蓝天杯”好新闻竞赛的参赛作品,被置于2001年3月25日“军旅”的头条.十分引人注目。 《方队》的导语如异峰突起:当“敌”机进入我射击地域时,某高炮旅三营竟然发不出…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从地方大学入伍的武警警官,入伍前我对《军事记者》杂志可以说一无所知,入伍后在我部新闻干事孙建民同志的推荐下,翻看了2002年第1期和第2期《军事记者》,不看不知道,一看乐一跳,我被它精辟的论述、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印刷所折服。也许是学中文的缘故吧,一向对书报杂志十分挑剔的我,对《军事记者》却“一见倾心”,无法说“不”。钟情《军事记者》杂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军事记者》是目前国内新闻写作杂志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在军事新闻理论的研究、探索、开拓方面,领潮流之先,具有无与伦比的优…  相似文献   

15.
(病例):基层建设搞得好贵在认真抓落实济南军区某团按照江主席“五句话”要求高标准建设部队本报讯济南军区某团党委连续两年被上级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建设也取得明显进步,最重要的经验是,持之以恒地贯彻《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以军委江主席“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为总要求,脚踏实地,扎实工作,把各项措施与要求都落到实处。去年,他们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按《纲要》管理要求部队,基层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今年,他们又确立了工作创一流、建设上台阶的奋斗目标。他们的举措是:一是抓深…  相似文献   

16.
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毛泽东列举了一系列事件揭露美帝国主义直接参与中国内战时指出:“在北平附近的安平镇,在长春附近的九台,在唐山、在胶东半岛,美国的军队或军事人员曾经和人民解放军接触过,被人民解放军俘虏过多次。”关于其中的九台事件,该文注[二]中解释说:“九台事件,是一九四七年三月一日美军向长春和九台间的河溪堡解放军阵地进行军事侦察的事件。”现就这个事件发生的过程、具体内容和影响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初,我曾在部队当过3年专职新闻报道员,后来回到地方从事了一段机关工作,1993年又重操旧业,到《日照日报》担任副总编。我每当看到有关军事新闻方面的稿子,总感到格外亲切,并按照新闻规律认真处理及时安排上版。这不仅仅是出于我对部队有着特殊感情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因为:军事新闻宣传也是地方报纸新闻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理应搞好。从近年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地方报是重视军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大都设有诸如“军事天地”、“钢铁长城”等有关军事新闻宣传方面的专版或专栏。尤其是在肝一”、新年、春节期间,多数地方报都能…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由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杰出将领任统帅的“刘邓大军”,文武兼备,名扬天下,它在战斗行军时也积极开展部队文化艺术工作,在从事新闻摄影报道和创办富有战斗特色的摄影画报画刊上,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我国的军事摄影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新篇章。八路军129师出版的《战场画报》八路军129师政治部1943年在华北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反映部队现实斗争,为广大工农兵服务的《战场画报》。刘伯承师长和邓小平政委对画报的创办极为重视与关怀,两人同时为画报题词,刘伯承师长的亲笔题字是:“胜利到来之前必须越发结合群众机警顽强进行斗争。战场画报创刊,刘伯承敬祝,一九四三年第一日”(图一)。邓小平政委的亲笔题字是:“画报应该反映部队的生动事实,成为教育的有力武器。邓小平”(图二)。这是刘邓首长首次为军旅画  相似文献   

19.
宿舍里住进一个男军官 走进军事记行列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报社调我时只见其,没见其人,直到调档案时才知我的性别。经过一波三折,我成为《火箭兵报》的一名军事记。到报社上班的第一天,有个男记就对我说:“女人当军事记,麻烦!”第一次下部队采访,就不幸言中。  相似文献   

20.
眼前这张长年悬挂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的照片——《切断敌人的供给线》(见本期中心插页),是1944年我在日本侵略者的炮弹射程之内,夜间采用镁光拍摄的。老百姓叫它“铁路大翻身”,摄影家说它是“文献性”作品,我说它是“碰上的镜头”。这幅作品先后被选入《革命战争摄影作品选集》、《人民战争必胜》和《难忘瞬间》等大型影集,并多次走向世界,参加大型的出国图片展览。 那是当年的一个夏夜。我作为敌后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的摄影工作者,跟随一个团的部队,向敌占区山西省忻州南边的铁路沿线进发。这次军事行动的任务是破坏敌人的供应线,扩大解放区,解救沦于日本侵略军铁蹄下的人民。 为了防止事先被敌人发现我们的行动,部队和民工都夜行日宿。那次连续两个夏夜的行军,非常紧张而神秘。部队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