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江先发 《成长》2007,(9):94-96
看丹·布朗的小说,不论是他的《达·芬奇密码》、《数字城堡》、《天使与魔鬼》,还是《骗局》,读者都会有一种像在看电影的感觉,无怪乎好莱坞奥斯卡影帝拉塞尔·克罗与大导演朗·霍华德要将《达·芬奇密码》搬上银幕。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丹·布朗有意识地采用了许多电影元素,如蒙太奇、闪回、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大量的人物对话和宏大的场景等,从而使小说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化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玛格丽特·埃迪森的《W;t》对约翰·多恩《神圣十四行诗》做了多处直接引用;他的另一首诗《病中赞颂上帝,我的上帝》虽没有在剧中出现,却堪称是该剧的创作蓝本。正是约翰·多恩的诗句的应用使这部普利策最佳戏剧不但充分地表现了主题,更使它在文学和艺术价值方面都获得了升华。  相似文献   

3.
第七部也是最后一部《哈里·波特》7月21日起在美国及全球上市销售,巨大的销量与影响创造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神话。美国在24小时里就售出了830万册,可以用“疯狂”两字形容。在英国头两天销量达到了创纪录的300万册,就是北京各大书店也卖出了一万册英文原版书。比尔·盖茨多次宣称“纸阅读”将不复存在,电子媒体将变得与书报一样方便。然而,《哈里·波特》在这个十年里发行出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 读《冬阳·童年·骆驼队》,有淡淡的伤感味道,有英子纯真纯净的面孔,但文字却给我很“散”的感觉,文字内部的“气”始终寻觅不见。每每拾起英子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又放下,放下又拾起,当我看见很多人演绎这堂课后,我曾经想彻底放弃她,在心里告诉自己:你与英子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没有缘分。  相似文献   

5.
蒲氏《聊斋》之《狼》作为一篇传统篇目,一直是教材的经典作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记得我在初一学《狼》时,一个离校20年的村民邻居先我流利地背下了这篇课文,之后对着我微笑。那一刻我只觉得该文内容简单,讲了一个人杀了两只狼的故事,并且读起来朗朗上口,非背熟不可。经老师讲解我更懂得了像狼一样的坏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一直到课余,心中还痛惜“狼吃小羊”故事没有出现一个手执钢刀的牧羊人……我们人类最伟大,恶狼坏人该杀光。是狼务除之情自那时便深植心田。后来陆续读了《中山狼传》、《敬畏生命》及《野狼滩》,还看了部名为《野狼谷》的影片。总之,狼性未改,我心不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谈及《简·爱》,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罗切斯特与简·爱之间刻骨铭心的曲折爱情,以及简·爱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大胆追求独立人格与男女平等权利的精神特质,而对于小说中的另一位女性角色伯莎.梅森则明显忽略、漠视甚至误解。文章拟从疯癫而又清醒、角色定位与人物原型、人物塑造的特定意蕴等方面入手,尝试解读这一重要而又特殊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7.
马克·吐温,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会想起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这两个可爱的儿童形象。脍炙人口的幽默与讽刺,以及对儿童心理世界的精细刻画。使马克·吐温笔下“顽童”的文学形象一百年来饮誉世界,而《汤姆·索亚历险记》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儿童小说之一。那个顽皮、放荡不羁、爱恶作剧、想法奇特、天真烂漫的汤姆-索亚已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形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词中最早以印刷文字的形式而流传的诗作,也是最早被译成外文传到国外的“毛诗”。这首名作的发表与传播,与美国进步记者、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经典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密不可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童年·人物     
《小学生》2007,(6):8-19
童心童语: 2007年的寒假过后,我们采访了很多同学:你寒假看什么电视节目了呢? 《家有儿女》是最多的回答。这部可爱的电视剧表现的是三个孩子的快乐成长,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快乐童年。《童年·人物》锁定《家有儿女》这三位小主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是英国文学的母题之一,众多的英国女作家用自己的才华不断地演绎着女性主义的话题。被称誉为“英国文学的老祖母”的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就是一篇具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作品。《金色笔记》文本和主人公安娜·沃尔夫显示出,女性的异化与精神分裂是文化与周围环境压抑导致的,女性变得身份多元的同时也失去了自我,在性别关系中异化,失去了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上海教育》2007,(8A):7-57
英格瓦·坎普拉德是宜家家居的创始人。瑞典《商业周刊》2005年4月曾经报道说,由于美元贬值,坎普拉德的个人财富已经超过比尔·盖茨,跃居全球首位。尽管宜家公司后来出面称,宜家所有资产并非坎普拉德一人所有,因此全球首富之说并不属实,但他富甲一方,是无可争辩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哈利·波特》作为文坛的一本畅销书,风靡全世界,反映了现代多元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代表了后现代文学的一种潮流。本文从文学批评、文化人类学、创作原型和人的“异化”几个层面对近十年《哈利·波特》研究做出评述,探讨了《哈利·波特》的文体界定、叙事艺术和文化“寻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加西哑·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出生于哥伦比亚一个依山傍海的小镇阿拉卡塔帚。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家长的没落》(1975)、《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中篇小说《枯枝败叶》(1955)、《恶时辰》(1961)、《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短篇小说集《蓝宅石般的眼睛》(1955)、《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电影文学剧本“绑架》(1984),文学谈话录《希石榴飘香》(1932)和报告文学集《一个海上遇难告的故事》(1970)、《米格尔·利廷历险记》(1986),2004年出版了他至今为止的最后一部小说,一百多页的《回忆我忧伤的妓女》。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阅读》2007,(9):7-47
1968年4月4日,美国田纳西州的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被暗杀了,所有关心人权的人们,都为这一事件而悲愤,整个世界也为之震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教材(选修一)选编了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玉案·元夕》:对这首词的思想分析,《教师用书》简析为“是作者政治失意后,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至于作者的思想情怀怎样贯穿在词作中,就没有具体地、深入地去分析。下面就作者的思想情怀,结合其相关的词句,做些解读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中主人公林黛玉所作。许渊冲所提倡的“三美”本体论是诗歌翻译的重要理论。文章运用诗歌翻译中的“三美”本体论对杨完益与戴乃迭夫妇、大卫·霍克斯《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两种英译文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7.
“思考·练习”是课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课文的“思考·练习”都有3─6个题目。思考题侧重于提示理解课文的思路并注意和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相呼应;练习题侧重于引导对课文中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对生字词的巩固和运用。 按习惯的教学方法,一篇讲读课文,首先是扫清生字词,接着是按次序逐词逐句甚至是逐字分析课文内容、情节,最后才是让学生动笔做“思考·练习”。然而有的“分析”超过时限,只得让学生把“思考·练习”当作“家庭作业”、“课外作业”来完成。这样课后思考练习题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赘特。 一、发挥“思考·练习”的目标性的作用 “思考·练习”是一篇课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启发学生自学的思路,为教师正确理解教材,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教师备课时,要在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课后“思考·练习”,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思考·练习”,使学生明确目标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课文内容,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去读书。如教学人教版五年制第10册《马踏飞燕》一课,教师在掌握、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借助“思考·练习”,进一步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8.
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致力于书写女性的真实体验,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在《谢利》一书中,勃朗特把对个人的、女性主体性的刻画转向描摩更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并把女主人公分裂为两人。这种做法削弱了作家的女性体验,失去了探索女性内心冲突的机会。从女权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谢利》,揭示出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中表达女性自我时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杨珏 《时代教育》2010,(1):162-162
本文依据《诗经·卫风·氓》和《孔雀东南飞》分析了中国古代妇女的爱情婚姻生活,从中揭示了古代女性爱的心理和爱情危机,并最终指出她们悲剧爱情婚姻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刘易斯·卡洛尔(183.2-1898),原名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英国柴郡人。卡洛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粤斯博德大学数学系。虽然他学的是数学专业,出版过多本数学学术著作,但一直热衷文学。他的代表作《爱丽丝漫游仙境》,是他在泰晤士河边讲给朋友的女儿爱丽丝·利迪亚的,讲的是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在梦中掉到兔子洞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