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影像测量的方法,以参加2010温哥华冬奥会的男子运动员中获得金牌的Alexei和获得铜牌的刘忠庆为研究对象,获取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落地技术的运动学参数,主要从运动员落地瞬时膝、髋、肩关节的角度和角速度变化对两名运动员落地瞬时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对比分析,可以使运动员从理论上明确正确的落地技术动作的概念,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步态和下肢主要关节的运动学参数的变化,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及康复治疗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利用测力台和三维运动动作分析系统对照组(n=10)、轻患病组(n=13)、重患病组(n=9)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和进行步态分析和运动学参数测试。结果:两组患者步态周期中的支撑百分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足跟着地期伸膝角度、支撑期最大屈膝角度和支撑期最大伸膝角度、踝关节支撑期最大跖屈角度、最大背屈角度和最大伸髋角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性关节炎患者明显的步态改变开始于足跟着地前,这不仅影响膝关节内外侧面承受的负荷,还可能导致现有病情的加重。患病组下肢主要关节参数明显异于对照组,提示存在一种代偿作用,但这种策略很可能只对轻患病组有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和录像解析方法,对比分析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身体内倾角、身体重心、支撑腿膝关节角及重心的垂直工作距离等运动学参数.找出他们起跳阶段的运动学差异.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与起跳腿的专项力量素质不相匹配,水平速度利用率低;人体过早的倾斜,起跳偏心角过大形成不合理的腾起角,导致起跳腿蹬伸不充分,垂直工作距离短,垂直速度小.  相似文献   

4.
我国优秀女子链球选手投掷技术运动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近景动态三维录像分析系统对我国八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旋转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下肢双支撑阶段髋角增幅过大,右脚落地时,髋膝关节角度偏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三维运动学仪器分析咏春拳日字冲拳肩髋转动的特点,并探讨咏春拳的发力特征,为咏春拳技术要领科学化阐释及其训练提供建议。方法:受试者为5名咏春拳教练,运用VICON三维运动学仪器采集日字冲拳过程的运动学数据。结果:肩髋转动角变化突然但幅度小;从位移变化看两肩有小幅对拉以助发力;髋关节转动幅度小,髋关节水平转动呈现转动圆心在髋关节中点和偏向对侧髋点两种方式,高水平教练使用的是后一种发力方式。结论:1)咏春拳日字冲拳肩髋转动角度小,没有明显预摆动作,易于突然进攻以及变换动作。2)日字冲拳髋关节水平转动圆心偏向对侧髋点形成的转动力矩较大,增强了在二字钳羊马姿势下的发力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艾立尔系统和三维DLT法,对竞技健美操中的"托马斯"全旋进行运动学分析,获得健美操运动员完成该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参数,明确该难度动作的技术结构、特征.结果发现在完成动作时,质心高度先上升后下降,在双手后支撑初期达到最高;分腿角度在双手后支撑阶段最大;完成动作的能量主要来自双手支撑阶段的力量;单手支撑的时间明显长于双手支撑.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分析肩袖损伤运动员扣球时肌肉发力顺序,探讨肩袖损伤的原因,为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预防肩袖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MEGA6000表面肌电测试仪对肩袖损伤和肩部无伤的排球运动员疲劳前后的扣球动作进行测试,比较发力顺序的异同,分析肩袖损伤对动作控制的影响。结果:1)两组扣球发力各肌肉肌电数值峰值组间比较,疲劳前无伤组斜方肌中束和前锯肌明显大于有伤组,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2)损伤组组内比较,疲劳前斜方肌下束明显大于疲劳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3)损伤组仅在疲劳后主动上回旋肩胛骨再引臂,且没有内收预拉长;4)无伤组疲劳前后均会主动上回旋肩胛骨再引臂,且引臂前会内收上臂预拉长肌肉。结论:1)肩袖损伤运动员斜方肌下束激活异常,肩胛骨不稳定且主动运动滞后,肩峰下空间减小,容易引起撞击导致肩袖损伤;2)无伤运动员斜方肌中束和前锯肌激活明显早、贡献大,肩胛骨稳定且主动运动积极,肩峰下空间相对增大,可有效避免撞击损伤,内收预拉长动作有效提高扣球效果;3)肩袖损伤运动员与无伤运动员扣球发力顺序有明显差异,肩袖损伤运动员动作环节过度减少,幅度缩小,影响扣球质量且容易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8.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Qualisys红外光测试分析系统对杨式太极拳典型动作"野马分鬃"进行测试,从而对太极拳"旋移"圆的运动特征进行科学诠释.结果显示:肩胸部位的运动特征和骨盆的运动特征具有一致性;肩胸部位和骨盆的运动学特征均为旋移运动;在X轴上的位移幅度、绕Y轴、Z轴的转动角度较大,而在Z轴的位移、绕X轴的转动角度较小;为了保持身体的中正、形成有利于身体的旋转移动,动作表现出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借助三维摄像和直接线性变换(DLT)方法,获取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参数,揭示这一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及原理,并对运动员动作技术的合理性作出诊断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女子铁饼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参加2000年奥运会田径选拔赛的我国6名女子铁饼运动员最佳成绩的一次完整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爱捷运动录像快速反馈分析系统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选取出手高度、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和躯干倾角等运动学指标,结合饼速变化特征和超越器械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对6名运动员进行技术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出手时,同水平速度相比,垂直速度偏大;应加强以旋转节奏为主的专项练习;肩髋扭转角在左脚着地时达到最大;拉引角最好在左脚着地时为最大。  相似文献   

11.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的和活动障碍为特征的常见病。对肩周炎治疗的差异较大,其效果也不一致。在门诊部工作期间,笔者采用电针配合手法以及体育疗法治疗本病30例,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掷标枪运动员主要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澳大利亚KEYLINK公司生产的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男子标枪运动员肩、肘、髋关节肌肉力量进行等速向心测试,测试速度分别设定为60o/s,180o/s(肩120o/s)。测试的结果表明:屈伸肌由60o/s到120o/s或180o/s时,肩、肘屈伸肌和髋伸肌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减小,髋屈肌峰力矩、屈伸肌相对峰力矩增大;肩、髋屈伸比增大,肘屈伸比减小;屈肌快速力/绝对力比值大于伸肌。  相似文献   

13.
医疗体操配合理疗治疗肩周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医疗体操对肩周炎关节活动障碍治疗效果.方法:60名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医疗体操配合理疗.对照组进行理疗.评价前后治疗效果.结果:体操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振动杆训练对精英射箭运动员发射技术动作时肩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筛选26名精英射箭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名。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射箭力量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射箭力量训练的基础上还进行振动杆训练(30min/次,3次/周,共8周)。所有运动员在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分别采用等速肌力检测与训练系统测试双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肩胛骨平面外展45°时外旋/内旋向心性收缩运动的峰值力矩;使用表面肌电图记录双侧前锯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菱形肌和肩胛下肌的sEMG信号;采用OSIS评估振动杆训练对射箭运动员发射技术动作时肩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训练8周后,仅实验组双侧肩关节向心性收缩峰值力矩、双侧肩关节sEMG肌肉活性及OSIS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时,实验组的肩关节向心性收缩峰值力矩、双侧肩关节sEMG肌肉活性、OS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振动杆训练能显著加强射箭运动员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肩胛骨主要稳定肌的激活水平,可作为射箭运动员发射技术动作时肩关节稳定性的一种有效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15.
拉伸和力量训练对改善游泳运动员肩部姿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泳运动员肩部肌肉力量的不均衡可能导致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姿势不良,从而成为导致伤病的潜在原因。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证明,文中采用的实验训练方案能够有效地减轻游泳肩关节前倾的的姿态,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训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推拿与针刺对肩周炎的疗效差异并作简要分析。方法:将收治的4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分别施以推拿、针刺治疗,且均配以定量的主动功能锻炼。治疗后随访3个月,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推拿组痊愈13例,显效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针刺组痊愈9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两组差异。结论:对于治疗肩周炎,以推拿法疗效更为显著,针刺法疗效稍逊于推拿,尤其是针对晚期肩周炎患者,疗效差异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解析、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顶尖女子网球运动员彭帅与4名世界顶尖女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的速度特征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结果:(1)在第一发球速度上,4位世界优秀运动员明显高于彭帅。(2)决定5位运动员发球速度的7个速度参数同为球拍速度、右手速度、右手腕速度、右肩速度、右肘速度右髋与身体重心的速度。(3)4位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上述7个参数因子载荷值的贡献排序运用较为合理,而彭帅则不够合理,表现在球拍的因子载荷值明显低于右手与右手腕。  相似文献   

18.
在标的资产的价格服从几何分数布朗运动模型假设下,运用Esscher变换的思想,求出了在无风险利率和红利率均为时间t的非随机函数下欧式期权的定价公式,该结论与刘韶跃和杨向群在《分数布朗运动环境中标的资产有红利支付的欧式期权定价》中得出的公式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棒球投手运动学与等速肌力参数间关联关系,并比较不同类型投手各类参数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德国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及三台高速摄像机获取相关参数。结果:( a)肩关节外、内旋峰力矩及屈、伸峰力矩两个比值高度相关,两者均与挥肘速度、棒球出手及触垒速度高度正相关;( b)与“非衡型”棒球投手相比,“均衡型”投手在许多关键参数上存有显著差异,表现为投球动作总时间、提膝时间、伸踏时间及动作加速时间显著变短;肘关节屈伸幅度、棒球出手等及触垒速度则显著增大;( c)挥肘速度与肩关节最大外展角存有显著正相关,而与投球动作总时间呈负相关;动作加速时间与肩关节最大外展角成负相关,却与躯干扭转角成正相关;( d)棒球出手及触垒速度均与肩关节最大外展角等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目前我国大学生优秀棒球投手与国外同级别投手相比,在众多运动学测试指标上存有显著差距,而投掷臂肌力发展不均衡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运用瑞典Qualisys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11名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正手中远台拉冲和反手中远台拉冲的技术动作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正手中远台拉冲提高挥拍速度的主要环节在于转腰和挥大臂,其次为收前臂和甩腕;反手中远台拉冲提高挥拍速度的主要环节在于甩腕和伸肘,转腰的作用较小,其主流技术动作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转腰和挥大臂的作用;正手中远台拉冲之所以能获得较大的挥拍速度主要在于其肩部的转动(即转腰的发力)和挥大臂这两个环节明显优于反手;若反手中远台拉冲时稍向非持拍手侧引拍并适当加大肩背部的反转幅度,其在挥拍击球时能更充分地发挥转腰和挥大臂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反手中远台拉冲的击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