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班主任与家长的现实交往中,双方往往会产生各种分歧,诸如对教育价值观的不同认识,对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同看法,在教育出发点及教育方法等等方面的分歧.这些分歧的存在,直接影响着班主任与家长合作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如何减少和消除分歧,实现双方的真诚合作呢?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幼儿园与家长的合作,必须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为此,首先要正视幼儿教师与家长在对幼儿评价、对幼儿期望值、对幼儿关怀照顾、对幼儿成长不顺利时归因以及对幼儿的教育态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分歧。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幼儿教师和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不同,观察孩子的时空条件不同,教育素养不同,缺乏及时的联系与沟通。为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双方必须共同努力,全面公正地评价孩子,合情合理地爱护孩子,易位而思,互相体谅,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北京地区培智学校班主任教师和家长为调查对象,考察了他们对家长参与的态度.结果表明,家长和教师都认同家长参与的重要性,但对家长的参与能力看法消极.在期望的参与类型上,双方都同意应改进家校联络方式,但对涉及学校事务的参与类型双方态度有分歧.影响家长态度的主要因素是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和家庭居住地,但没有发现与教师态度关系显著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丽萍 《教师》2013,(27):21-21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承担者,是学校落实班级工作的执行者,在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和家长的交流沟通,选择有效沟通的途径,讲究和谐沟通的技巧,用心教育孩子。1.以诚相待,尊重家长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班主任合作,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从工作关系上讲,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所以班主任说话态度要谦和,语言要诚恳。班主任对学生要怀有一片赤诚之心。要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急,与家  相似文献   

5.
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分歧、矛盾,幼师与幼儿家长的交往过程中,由于双方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教育素养水平不同,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式也不尽一致,因此对幼儿出现问题的认识不同,理解也不同,使双方产生心理分歧,产生矛盾.文章初步探讨了幼师与幼儿家长交往过程中易产生的分歧,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接待学生家长来访是班主任工作中常遇到的事,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访谈质量,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一、接待要热情。班主任在接待学生家长来访时,首先要热情,让家长有一见如故之感。即使学生已经存在比较严重的违纪问题。当家长感到班主任是诚心诚意的,没有因为学生犯错误而对他另眼相看时,家长才能敞开心扉同班主任交流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并且商讨采取何种措施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 二、选择谈话地点,创造愉悦的谈话环境。良好的谈话环境不仅有利于消除访谈双方的心理顾虑,而且有助于双方推心置腹地交流学生  相似文献   

7.
家长都想知道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守纪等情况。班主任请家长到校,本应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最佳途径,而事实上,大部分家长却怕到学校。这恐怕与班主任同家长的沟通方式、谈话态度、交流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如果班主任居高临下、态度粗暴,  相似文献   

8.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摘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在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幼儿发展的成败。因此,家园合作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受到各方面的极大关注。本人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家园合作操作策略:平等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平等合作,增强家长参与家园活动的热情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即教师和家长要有平等的态度,任何一方…  相似文献   

9.
合作是实施全纳教育的重要前提,但目前聋校的家校合作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学校、教师与家长在合作理念、合作内容、合作方式上存在诸多分歧,这些分歧是由于上述三方在立场与出发点上的差异与沟通不足导致的。现提出解决分歧的对策包括:学校要为家校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研究家校合作,家长要转变心态、提升自身素质,加大对于家校合作的投入。  相似文献   

10.
与学生谈话,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要使这种方式在育人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是很有一番讲究的。这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介绍几种谈话方式。商讨式谈话这是一种平等友好、商讨问题的谈话方式。有些学生,自尊心强,逆反心理强,脾气暴燥,感情易冲动,班主任与他谈话,只要一两句话没说好,或者态度生硬了点,他就会与老师冲撞起来。所以,对这类学生,班主任宜采取商讨性的谈话方式,以平等、亲切、尊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他们,消除他们对老师的成见,从而排除师生间的教育信息传递的阻碍,也为进一步加深谈话内容奠定基  相似文献   

11.
家校合作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面对越位家长时,要处理好"博爱""沟通"与"借力"的问题。如果班主任坚持"教师本位"的认知,把家长置于配合、从属的位置,就很难和家长交心,矛盾和麻烦难免发生。反之,如果班主任始终和家长处于平等位置,放低姿态向家长借力,就可以将家长由干预和对立转变为教育的同盟。  相似文献   

12.
臧玉梅 《班主任》2009,(11):62-62
一要心中有数,即对班主任职责范围心中有数。首先要摆正五种关系:从教育与管理的关系看,班主任是教育型的管理者;从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看,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师生关系看,班主任是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和心理工作者;就与家长的关系而言。班主任是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其次要明确三大任务,即班风建设、班级日常管理和问题生诊疗。  相似文献   

13.
钱黎 《课外阅读》2010,(11):10-10,84
谈话,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感情,对学生施行教育的重要手段。高职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赞美学生、宽容学生、把握差异原则、选择适当谈话场所,平等对待谈话学生,使学生通过谈话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及自信。  相似文献   

14.
一、千家万户班主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和学生家长。有的学生家长文化修养高,教子有方;有的家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但对孩子疏于管理;有的家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但溺爱子女;也有的家长文化修养不高,对子女简单粗暴。班主任要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进行指导和帮助。有的学生文静,有的学生好动;有的学生听话,有的学生莽撞,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掌握技巧。1.平易近人班主任教育学生要讲究谈话技巧,态度要平和,跟学生扯家庭、谈生活,以此消除学生的戒心,学生只有戒心消除了,才能从心底里…  相似文献   

15.
陈翠杏 《新疆教育》2013,(12):65-66
和学生家长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不是由家长的素质来决定的,而是由班主任自己的心态和对工作的态度来决定的。在现今的教育教学环境下,要干好班主任工作,就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学生家长放在其次的位置。其次,要考虑到学校老师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作为班主任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一个核心人物的作用。这样,面对家长,班主任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16.
刘成禄 《甘肃教育》2007,(12S):17-17
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结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互补不足,形成合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家校合作的主动权在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这是家校之间能否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这种交往可使教师与家长达到相互交流思想和交换有关学生成长信息的目的。教师与家长交往过程中不但要统一认识。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还应有积极正确的态度和一些交流沟通的合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个别谈话是班主任直接了解和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一些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由于只注重谈话内容忽视谈话的技巧,故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有时还可能产生负作用。为了提高谈话质量,这里从言语交流和非语交流的角度,谈谈班主任与学生个别谈话的技巧。一、方式的选择(一)、商讨式谈话。这种谈话要求班主任应以尊重、平等、亲切的态度,以商讨问题的方式,与个别学生谈话。它是针对自尊心强、有逆反心理、性格倔强、脾气暴躁、感情冲动的学生来讲的。这样的学生往往在班主任一、二句话还没说完或态度生硬点,他就同班主任冲撞起来。利用这种方…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时,应尽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不管是优秀学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有优点和值得肯定的地方。为了不使学生在谈话的过程中与教师发生对立、争执、顶撞,班主任在找学生谈话时不妨先指出学生的优点,予以表扬、鼓励,使学生认识到老师不光是盯着自己的缺点,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待学生情绪稳定、平静后,再指出其缺点和不足,进行批评教育,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了。班主任要善于创造与学生谈话的有利环境,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谈话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态度,包括情绪、神色、举动等,分析谈话可能引起的学…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与学生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朋友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字面上来看是师生双方相互平等对待,不过由于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迥然有别,要实现真正意义上  相似文献   

20.
进入职业生涯的年青班主任,要同时处理好和学生、家长的关系,而后者往往更棘手。年青班主任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很容易遭遇越位。这往往与家校教育理念的分歧、家长维权意识的增强、家长对年青班主任缺乏信任相关。面对家长的越位举动,年青班主任需正确引导家长把握好参与班级管理的尺度,积极解决问题;更应夯实专业基础,站稳讲台;同时懂得向外借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