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新的传播环境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增强舆论引导力,新闻记者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新闻"四力",才能更好地记录时代风云,讲好中国故事。为此需要着力强化"群众意识""立场意识""问题意识"和"受众意识"。  相似文献   

2.
对台传播中需要始终坚持以"海峡元素"为基本立足点,以"两岸一家亲"的亲情互动为根本依托,以宗教文化的熏陶教化为辅助手段,心无旁骛、一以贯之地打好"海峡""亲情""宗教文化"这三张"牌",深耕民意,引导认知,增强互信,累积共识,拉近亲情,有效提升对台广播传播力。  相似文献   

3.
国际博物馆界早已经将"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博物馆与自然遗产""博物馆与旅游"等命题提出来思考和探究。2018年,我国行政机构调整使得文化与旅游合并为一个部门,"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下在文化旅游界的关键词。如何保护和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遗产一直是博物馆从业人员的命题,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中枢"更要积极发挥其当下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我国博物馆从业人员需要从意识、理论、实践中去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国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来新夏是我国著名的方志学家,其在新志编纂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对方志概念的重新厘定及新旧志比较,对方志"资政""教化""存史"价值功能的重视,以及对体例、纲目、概要等具体编纂原则的规定等。他还提出了新志"德、清、定、齐"的编纂标准、镇村区志多元发展等的观点。作为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来氏的观念既有深厚的历史意识和文献意识,又具有通达博洽的文化姿态和创新意识,为中国新方志撰写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5.
学报编辑的“四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活动的目的是建构学报文化,这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在这个活动中,必须强化学报编辑的"四种意识",即把关意识、文化意识、主体意识和精品意识.这对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增强学报的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书展的品格     
随着"上海书展"的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各方人士也对它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注.2007年书展开幕前夕,苏应奎先生慷慨陈词,对"超女""好男"的写真图书将成为书展的"重头戏"和"主打活动"不以为然,他呼吁要"少些娱乐化,多些文化味,少做签售秀,多点书卷气".  相似文献   

7.
金鑫荣 《中国出版》2017,(15):30-33
全民阅读已被提升到振兴民族文化的国家战略,是增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全民阅读指明了方向。文章分析了全民阅读的现状,提出"读什么""怎么读""出版社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等问题,并从制订全民阅读之中华优秀典籍基本书目、以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版社在全民阅读内容提供中的关键作用等方面作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8.
"软实力":图书馆发展的永恒动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图书馆的"软实力"包括图书馆的人员素质、人际氛围、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价值观念等文化精神方面所具备的能力,认为只有不断增强这些"软实力"的构件,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提出了增强图书馆软实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海军 《兰台世界》2019,(z1):12-13
<正>近年来,档案展览已成为各级档案馆发挥教育和宣传功能的重要途径。在扩大档案工作影响、提高社会档案意识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青海省各级档案部门依托馆藏档案优势,深入挖掘档案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和载体,大力宣传和弘扬富有青海特色的档案文化。先后举办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珍品展""毛主席像章展""发展中的青海档案事业""党建回眸——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纪念青海解放55周年图片展""大爱同心,  相似文献   

10.
汉语言档案名词的发展整体上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代和甲骨文化、青铜文化、简牍文化、纸质时代、电子时代五个文化分期.其发展过程包括:起源(先秦)、古代体系形成(两汉)、古代体系的平台发展(三国至清)、近代专业性统一体系的初步形成、现代专业性统一体系的成熟发展等几个自身发展阶段,包含"文""册""书""案""牍""图""典""卷""簿""籍""令""档"等十余个族类,形成了以汉语言文化本体为核心并融合了国内少数民族文化、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的具有良好原生性、融合性、开放性、专业性的档案名词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然而,建成文化强国需要汲取红色文化的养分。红色文化承载着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力量,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基因,凝聚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高质量的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则是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目前红色文化阅读推广还面临着推广主体有待增强、推广内容有待丰富、推广渠道有待拓宽、推广效能有待提升等问题,这迫切需要充分发挥"联盟""智慧""党建"等路径的促进作用,以有效推动高质量的红色文化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成人仪式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和深刻内涵。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参加"成人仪式"情况的调查,呈现当代成人礼和成人意识的发展状况,解析中国传统成人礼文化的核心精神,通过设计富有传统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新成人仪式,探讨传承华夏优秀文化的方式和实践途径,并提出增强大学生感恩与成人意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个以特型演员为主要成员的民间艺术团体,在接受"红色粉丝"追捧之余,游走在历史与现实、商业和文化之间春分这一天,北京伟人风采艺术团的"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林彪""刘少奇"和"宋庆龄"等一行13人,风尘仆仆来到北京南六环外大兴县的"北京优龙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术界和实践部门对"红色档案"究竟为何物,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认识.通过对与"红色"有关的术语如"红色""红色政权""红色经典""红色文献/资料""红色文化"及"红色资源"进行剖析,对"红色档案"进行了科学界定,并与有关档案术语"中国共产党党务档案""革命历史档案"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5.
应急准备文化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预防性灾害文化,加强档案部门应急准备文化建设可促使人们形成档案应急准备的理念和价值观,增强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对提升档案部门应对档案工作中各类灾害事件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借鉴国内外图书馆地域文化推广实践经验,从图书馆作为"建筑景观""资源建设者""社交场所""活动组织者"等多种角色出发,聚焦地域文化传承与弘扬,以"基础支撑—角色定位—核心服务—职能发挥"的逻辑思路,构建公共图书馆地域文化推广服务模式,并提出服务路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各级文化建设政策纷纷出台,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难以适应文化潮流。基于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现状与问题,文章认为多级文化建设视阈下的高校图书馆应定位为"开放共享、分享交流、文化休闲"的公众平台,提出"分阶段社会化""学科创客空间""真人图书馆""Inlibrary休闲服务"等创新服务模式及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8.
贾文文  马强强 《新闻传播》2021,(7):58-59,63
文化产生于时代,又反作用于时代并引领时代。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毛泽东同志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这一方针使得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获得长足进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逐步形成蓬勃、兴盛局面;通过长久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根据国内外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的论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向上,进而推动文化复兴。在文化建设中,影视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某种表现方式,作为能够对人民意识和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加强影视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我国人民形成正确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齐昆 《编辑之友》2011,(11):80-81
学术期刊是学术思想交流碰撞的文化平台和话语空间,它倡导"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1]它以"求真"为目的探究、解决前沿且复杂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学术价值;它是实现"文化选择""文化传播""文化创新"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并以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微信朋友圈是不同来源"好友"的聚集地。围观、点赞与评论微信朋友圈,这既是"朋友"之间的互动与联动方式,也从另一侧面显示出新型的社交关系,传载着复杂多样的互联网文化。微信朋友圈中的"共同朋友",通过相互间的点赞、评论等的"交往"状态显示,形成了特殊的第三人社交关系。通过考察朋友圈用户间"强关系""弱关系""第三人关系"等的粘度状况,试图从微信朋友圈的社交关系和文化传载方面找到理论支点,从而理性客观处理和应对微信朋友圈用户间"强关系""弱关系""第三人关系",实现最优化的文化传载路径,达到最大化的文化传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