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变“学适应于教”为“教服务于学”,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使数学教学方式得以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做到六个“必须”。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是一项牵动全局的综合工程,它必然直接引发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要认真学习《学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过程的转变,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积极构建“师生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将物理课程改革引向深入。本拟就在新课程改革精神指引下中学物理教和学方式的变革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学理论倡导实现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必须积极实现“两个方式”的转变;必须重视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指导、因势利导、分层辅导来顺应教学方式转变后教师的“教”;必须重视通过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及学会发现、学会运用、学会创新来顺应学习方式转变后学生的“学”;“两个方式”转变后必须实现“学”与“教”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4.
“先学后教”能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有效互动、“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也符合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中的新教学,无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近年,国内各校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都进行了大力的探索,并取得一些成效。其中,江苏省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经验,正在全国推广。“先学后教、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洋思模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他们将课堂内的教学过程分为“先学”“后教”和“当堂训练”几个基本环节,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素质教育目标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即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从优化教学设计、改善课堂教学状态中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8.
卢大根  唐岚 《文教资料》2014,(11):154-155
“学讲方式”是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变革,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为学生学习导向和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学讲方式”进一步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了原生态课堂。教师升级为“导师”,由重教转变为重导。  相似文献   

9.
这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举措最大的一次改革,随着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彻底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舞台上走了下来,放下了课堂教师是权威、是主角的架子,充分认识到过去是“从教师的教看学生的学”,现在是“从学生的学看教师的教”。同时,观念的转变也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看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教师总能做到“三少”和“两多”即少站在讲台上授之以“鱼”,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构成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互动的过程,“提问”和“讨论”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学生的课堂地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教学方式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提问”和“讨论”教学方式的理解和运用存在问题,甚至出现错误,从而影响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胡泉  张义玲 《农村教育》2005,(7):113-113
一、从“教室”到“学室”的转变。是教师的教学角色的转变 “教室”所体现的是“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成了知识的“权威”,没有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教师主宰着课堂,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只不过是引导学生往里钻的“圈套”,学生没有主观能动性,处于被动地位,怎么教,怎么学,教多少,学多少,参与的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过渡关注教师“教”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都忽视了学生“学”的感受,而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改变这种观念。积极倡导“自主方、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必须潜心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注重学习方式的有效运用,努力探索,积极实践,正确推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改变这种观念也有很多困惑,所以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研究性学习进入化学课堂教学既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又是师生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风起云涌。各地、各校逐渐意识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转变学教关系,推动课堂转型已成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热点。杭州市萧山区是浙江省教学改革的“先锋地区”之一。他们近十年来一直继续着创立教学新常规、  相似文献   

15.
换了新教材,侍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课堂教学的重心必须转变,即由教向学的转变——过去是“以教为主”。现在要“以学为主”;过去是“重教”,现在要“重学”;过去提倡“为教服务”,现在鼓励“为学服务”。  相似文献   

16.
张允艳 《学周刊C版》2014,(12):112-112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质疑等为主要教学环节,以“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学讲方式”课堂教学,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什么”,然后思考让学生“怎么学”,进而使学生“学得通”“学得牢”.  相似文献   

17.
吕栋山 《教学月刊》2009,(10):44-46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哪其实质就是要求通过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实践证明: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圜笔者结合自身实施新课改以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张文玺 《甘肃教育》2008,(15):26-26
面对新课改,政治教师科学地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相应转变自身的教授方式,尽快实现新旧课程“学”、“教”方式的过渡和转变,是新形势对政治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笔者通过对找准“学”和“教”的最佳契合点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学采取“八步教学法模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迫切需要转变旧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建立一种利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  相似文献   

20.
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探索性是科学的重要属性。培养科学探究意识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遵循“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理念,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探究性课堂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过程融于“教”与“学”的全过程,现将我们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