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常风与书评     
常风(1910-2002),教授,曾任山西大学外语系主任。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在校时曾师从吴宓、叶公超、陈寅恪等名家。他喜爱书评,是活跃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很有影响的书评家。1949年以前他有两本书评专集:《弃馀集》和《窥天集》。1995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逝水集》,书中除纳入了原《弃馀集》的内容外,新增加了《逝水  相似文献   

2.
李月 《兰台世界》2012,(4):57-58
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曾在清华大学教授翻译术的课程,在学衡派所办的月刊《学衡》上发表过大量译著。著作有《吴宓诗集》、《吴宓日记》等。吴宓通过译介,有意识地归化整合传统文化,归化西方文化,用一种新思路来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建构。由于吴宓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著名学者、诗人吴宓教授便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热点。本文则主要从历史角度对吴宓与美国文学的渊源进行探析,以进一步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吴宓及其文学创作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1928年,对于任职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吴宓教授来说,有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就是编辑在天津出版的<大公报·文学副刊>. 因为<大公报·文学副刊>,生活在吴宓的面前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智者的倾诉常晶──读《吴宓自编年谱》过去曾翻阅过一些年谱,多是为了查证史料,极少用心阅读。近读友人推荐的《吴宓自编年谱》,不觉被其字里行间的坦诚和真挚所感动,竟至不能释卷。《吴宓自编年谱》(以下简称《年谱》),是国学大师吴宓先生晚年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  相似文献   

6.
仝冠军 《出版广角》2013,(Z1):86-88,85
纵观吴宓的出版理想与《学衡》杂志的出版历程,吴宓出版理想的实际命运与《学衡》杂志的创办过程紧紧联系在一起。吴宓的出版理想在现实中遇到诸多困难,而其出版理想现实命运的主要原因之一,即是知识分子对于出版业的天真幻想:单纯追求文化理想,而不计功利。  相似文献   

7.
吴宓与甘肃     
吴宓(1894-1978)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筹建者。他在《研究院章程》中规定,研究院“以研究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为宗旨”,设国学科,其内容为中国语言、历史、文学、哲学等,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者和国学教师。他被校长曹云祥任为研究院主任,协助校长物色礼聘著名学者、宏博精深的教授任教,因之就有了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和陈寅恪四大导师。这个研究院培养了一大批国学家,其中也有甘肃的冯国瑞、司秋沄。吴宓还同甘肃的一些留美学生有过往来,对之奖掖有加。何以吴宓对甘肃这样情有独种呢?这是因为,陕甘自古一家人,更重要的是吴宓的嗣父吴建…  相似文献   

8.
书评与广告     
知道吴宓,首先是从收在“人间世丛书”中的一本薄薄的小册《二十今人志》中看到的。作者署名译文,文风写得有褒有贬,亦庄亦谐,所以印象颇深;再较详尽地知道他,则是他的女公子所著《吴宓与陈寅格》一书,是“清华文丛”中的一种。 吴宓是以办与新学针锋相对的《学衡》而为世人所熟知──吴宓是站在乃师白璧德式的人文主义立场,一心保存古典价值,因而曾被人们指斥为反动与保守。11年后,《学衡》终于办不下去了。为了给他一些精神上的安慰,与他长期合作的中华书局在1935年,为他出版了印刷极为考究、十六开本的厚厚一巨册的《吴宓诗集》,其中不仅辑录了他1908至1933年间创作的990多首诗词、27篇诗文评论以及《空轩诗话》,还附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吴宓对此书的出版极为高兴,希望能在世人那里获得一个对他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在《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中;写到陈寅恪与吴宓的友谊,尤其写到1961年的夏天,“两个孤寂的老人,在历经生命的沧桑与劫难之后,带着一份心灵的破碎,带着一份精神世界的固执,带着一种感情的失落,终于作了暮年最后一次的见面;”无疑是全书最动人的篇章之一,作者极富感情色彩地写道:“如果说生命总是每时每刻都在寻找着感受的话,那么,这次会面让两个孤凄的生命再一次感受到人类诚挚情感的高尚,友朋生死不渝相知的高洁,还有宁为玉碎砥砺的凛然.这些,都因仿佛是‘世纪末’式的相见,重重地涂上了很悲壮的色彩.”其实这次相聚只有五天时间,陈寅恪已经预见到“暮年一晤非容易,应作生离死别看”了.除了这次“‘世纪末’式的相见”,书中还提到吴宓的轶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文革“中,吴宓虑及将被抄家,便将写了几十年的日记运往亲友家,但又忍不住在一本簿子上将此事详尽记录下来,后来果被抄家,而抄家者轻而易举地从吴宓述“日记运走事”的那个簿子中,按图索骥.最终还是将吴宓视作毕生心血的日记悉数抄走;二是,1971年9月8日,吴宓给中山大学寄去一信,  相似文献   

10.
<正>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雨生,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吴宓生前在东北有一段特殊的经历,1924年东南大学发生学潮事件后,吴宓于是年8月赴东北大学任职,为时一个学期。一、赴东北缘起及任教东北大学吴宓留学回国后任教东南大学,主编《学衡》杂志,此外又有柳诒徵及梅光迪、胡先骕、景昌极等同人相与唱和,其乐也融融。正当事业与生活如鱼得水的时候,东南大学  相似文献   

11.
吴宓出生于一个报刊世家,嗣父吴建常是《民立》报馆的编辑,舅父胡堪编撰的三原《训俗白话报》是陕西省最早的白话刊物。吴宓自幼耳濡目染,11岁自编《童子月报》;  相似文献   

12.
张培忠的《文妖与先知:张竞生传》,是继《陈寅恪最后二十年》、《心香泪洒祭吴宓》之后,又一部有个性、有情趣和有才气的传记。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07,(21):21-21
黎秀石于1914年1月生于南海丹灶海边坊黎家,籍贯广东南海丹灶,1935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解放前曾在《大公报》等报刊和通讯社任编辑、记者、译员、驻国外办事处特派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过《大公报》战地记者,见证和采访了日本投降的全过程。1950年10月,黎秀石从英国回到祖国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广州市培正中学、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1961年起在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任教,1978年调进中山大学外语系任教,曾任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1986年2月退休。  相似文献   

14.
吴宓与徐志摩来自不同的文学阵营,却演绎了惺惺相惜的文坛佳话,这源于两人精神相通和浪漫性情的相似以及相近的诗学见解,而相近见解的形成则与吴宓后来对新诗态度的变化及新月派的诗学主张,还有徐志摩后来的转变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吴宓创办《学衡》是其出版理想的初步实现,但由于社会文化发展大势等诸多原因,最终导致了《学衡》杂志的停办,而吴宓“自上尊号”这一事件也注定了《学衡》从起步就充满了坎坷。  相似文献   

16.
正大概是十年前,曾认真把厚厚一摞的《吴宓日记》翻阅一遍,并就此写了有关吴宓和《学衡》的若干文章。回想起来,当时的阅读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即为搜集资料而去、为研究问题而去,并且年少轻狂的我,那时对吴宓在某些问题上的啰嗦与执著,或许还有些不解甚至不喜  相似文献   

17.
王震华     
王震华,生于1940年8月,山西省阳曲县人,196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外语系,从1984年任山西  相似文献   

18.
常风于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先后师从吴宓学习古典文学,从温源宁学习现代文学,从叶公超学习19世纪西洋文学,从郭斌龢学习西洋文化批评史,并选修过陈寅恪教授的佛教翻译文学、朱希祖的中国文学史、邓以蛰的西  相似文献   

19.
吴宓( 1894~ 1978),字雨僧,又字雨生,陕西泾阳人, 1910年毕业于陕西三原宏道高等学堂预科.191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1917年赴美国留学,初入弗吉尼亚大学, 1918年转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师从美国新人文主义的代表白璧德教授.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杨绛曾先后出版了《干校六记》、《我们仨》等回忆文章,但有关她年轻时的情感生活,却透露不全。5年来,九旬杨绛经不住《听杨绛谈往事》的作者、教育家吴宓之女、79岁的吴学昭刨根究底式的发问,道出了此生难忘的回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