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课程分流是综合高中的核心所谓综合高中,是指高级中等学校依据其特性,同时设置普通教育类课程和职业教育类课程,以尚未定向的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让学生通过职业试探、职业指导等过程,于高三年级进行课程分化,自由选择普通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以实现学生适应性发展之目的。要发展综合高中,首先必须定好位置。综合高中有多种办学模式,但目的应是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对职业的准备,而不能鄙视职业教育,迎合某些学生追求升学的愿望,去开通另一条普高热线。综合高中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  相似文献   

2.
龚妙昆 《数学教学》2008,(11):46-46
现行法国教育体制的中等教育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初中学制为4年(最后一年的课程是一些分流课程).高中教育包括:普通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三类(实现了学生分流).普通和技术高中为3年,职业高中一般为2—4年,相应的文凭是:普通、技术和职业文凭,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总结一所民办高中成功发展的路径,提炼出民办高中如何在认可学生认知能力差异、兴趣特长差异的基础上,探究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明确合理的办学定位、建设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以及立于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的有效分流机制等方面。民办高中多元发展,就是孕育不断寻求适合学生发展途径,搭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平台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教育分流与教育公平的含义教育分流,即对人才实行分流培养的教育活动。教育分流可分为内分流和外分流两种主要模式。内分流是指在普通教育阶段,在一所学校内通过能力分班、兴趣分组、课程分化和个别化教学等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分流教育,以促进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和才能向不同的专业方向发展。外分流是指教育系统根据社会分化需要和个人的意愿及条件,把受完一定基础教育的青少年学生有计划、分层次、按比例地分成几个流向,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学校教育,以帮助他们实现合理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一、教育分流与教育公平的含义 教育分流,即对人才实行分流培养的教育活动。教育分流可分为内分流和外分流两种主要模式。内分流是指在普通教育阶段,在一所学校内通过能力分班、兴趣分组、课程分化和个别化教学等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分流教育,以促进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和才能向不同的专业方向发展。外分流是指教育系统根据社会分化需要和个人的意愿及条件,把受完一定基础教育的青少年学生有计划、分层次、按比例地分成几个流向,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学校教育,以帮助他们实现合理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分流与教育公平的含义 教育分流,即对人才实行分流培养的教育活动。教育分流可分为内分流和外分流两种主要模式。内分流是指在普通教育阶段,在一所学校内通过能力分班、兴趣分组、课程分化和个别化教学等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分流教育,以促进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和才能向不同的专业方向发展。外分流是指教育系统根据社会分化需要和个人的意愿及条件,把受完一定基础教育的青少年学生有计划、分层次、按比例地分成几个流向,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学校教育,以帮助他们实现合理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阶段实施侧重专业式教学是俄罗斯对普通中等教育进行的一项新改革,是有效实行区别化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择业倾向、适应劳动力市场现实需求的重要举措.本文对侧重专业式教学的涵义、课程结构、组织实施以及可行性因素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教育体制与我国最大的区别在于中等教育部分,其中等教育没有划分成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此外,由于受过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其教育秉承了西方的教育特征。其理科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强调为国家培养高科技人才。菲律宾的普通公立中学(General Public Hiigh School,简称GPHS)、菲律宾科学中学(Philippines ScienceHighSchool,简称PSHS)和地方科学中学(Regional Science High School,简称RSHS)都设有理科课程。  相似文献   

9.
一、综合高中的异化现象及其负面效应(一)培养目标的异化综合高中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依据其特性,同时设置普通教育类课程和职业教育类课程,以尚未定向的初中毕业生为招收对象,通过职业试探、职业指导等过程,从高二、高三年级逐步进行课程分流,让学生自由选择普通教育课程或职业教育课程,以实现学生适应性发展之目的。其培养目标是:(1)为毕业后意向就业的学生提供职业技术教育。(2)为毕业后意愿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学生开设文化课和技能课。但实践中,绝大部分中职学校开办综合高中的目的是把进入职业中学成绩较好,未来愿意参加对口高考的学生,在…  相似文献   

10.
综合高中——台湾未来高级中学的主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级中等学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在现代三级教学体制中,高级中等学校处于承上起下的地位。它要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提供继续升学的机会;为普通高等教育提供优质生源,为那些不能进入高校的学生,提供职业预备教育和就业。在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分别设普通高级中学和职业高级中学,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学生分流,台湾地区过去也是如此。但是,台湾朝野人士经过多年的填密研究,于1996年6月教育会议决议:“因应面对21世纪民高科技时代来临之前,规划综合高中,以适应学生适性发展目标之达成和顺应世界中等教育发展之改…  相似文献   

11.
综合高中(comprehensivehighschool)的出现是社会变迁及中等教育制度改革需求的必然产物,它克服了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互相平行不交叉的弊端,是连接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的桥梁,同时它也体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国际趋势。在国外,如美国和英国,综合高中已成为他们中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形式,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综合高中也呈上升发展趋势。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经济发达地区可发展部分综合高中。自1999年以来,综合高中在全国各地有了一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双轨制一统中等教育的局面。一些省市和学校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人文观念的变更以及人才需求的高移等原因,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中热”,也就是说初中毕业生分流呈现出不均衡的“独木桥”现象。这一“热”也波及到职业教育,一部分中专、职校、技校为了适应这一社会普遍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相继实施“双证书”的职教活动,即学生在职校中同时实施高中课程的教学活动,或采用补充教材,或利用夜间和休息日加课以完善高中课程;也有的学校干脆在职教课程中直接引入“高中课程”,以适应“高中会考”而取得高中证书。这一现象我们暂且称之为“职教课程异化”,在此想对这一“异化”作些剖析。  相似文献   

13.
综合高中试点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从去年秋季起在部分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试办综合高中(班)。经过多方调研、反复探讨 ,确立了综合高中办学的总体思路 ,即培养目标上 ,以升学为主 ,就业为辅 ;升学方向上 ,以对口招生为主 ,普通高考为辅 ;办学方法上 ,实行两次分流 ,第一、第二学年未各一次 ;课程结构上 ,鉴于综合高中承担实施普通高中文化基础教育和培养职业能力双重任务这一特性 ,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综合高中教育是一项新生事物 ,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我们在实践中 ,确立了综合高中教学研究的指导方针 ,即边研究,边实践 ,边总结,边改进…  相似文献   

14.
王曦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9):159-161
我国在义务教育后阶段,即高中阶段,开始实行分流教育:以升学为目的的普通高中教育和以就业为目的的职业高中教育。由于过早分流,存在很多无法避免的弊端,造成学生和社会的双重损失。笔者认为,在普通高中的学科课程外开展职业选修课程,能比较顺利地缓解此种分流培养模式的弊端,在不改变普高性质的基础上达到综合高中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指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发展部分综合高中,推迟到高三年级分流。”这无疑是振兴教育、加强职教与普教相互沟通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所谓“综合高中”,即高一、高二年级按普通高中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到高三年级,让一部分学有潜力、升学有望的学生参加高考;另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阶段的任务与模式是:适当发展综合性高中,丰富高中阶段的办学模式;通过课程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促进普通高中的综合化发展,完善现有综合高中的个性试探、分流选择的功能;提升高考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进行适性选择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教育概况芬兰和瑞典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为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深刻影响,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欧教育模式。1.中等教育体系芬兰与瑞典两国的中等教育体系有一定的差异。芬兰在高中教育阶段仍保留双轨制度,即有为学生进入大学提供准备的普通高中教育与为学生就业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两种学校。而瑞典在20世纪90年代,这种双轨的高中教育已为综合高中所替代。芬兰在全国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包括学前教育,而后是9年义务教育。九年后学生分流,按成绩,根据教师的建议选择到不同中学学习,成绩好的进入高中,其余进入职业学校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一直是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要不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普通高中学校和职业学校 (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技工学校 )的招生比例应当如何确定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能凭主观臆断,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和受教育者的不同智力实际,是教育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 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篇大文章,现在刚刚开始做,要狠狠抓它 10年、 20年,必会大见成效。适应受教育者多样化学习需要,在中等教育阶段,欧洲国家继续保持分流态势,西欧和北欧大部分国家职业学校学生数占高中段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一、综合高中的内涵及特征1.综合高中的内涵综合高中是融普、职教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于一体,提供多元课程,辅导学生根据能力、性向、兴趣选修适性课程,兼顾学生升学与就业,采用学分制,普、职、专可以在校内、校际形成流通、互转,学生自由选择毕业生去向的办学模式。综合高中通过教育综合化,切实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高中阶段人才培养的品位,提升高中段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知识经济时期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对新生代的素质要求。2.综合高中的特征具体来说,综合高中应具有如下特征:(1)融合普、职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统筹普、…  相似文献   

20.
唐淑华 《辽宁教育》2002,(12):31-32
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诞生既适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发展趋势,又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一、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1.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这一课程首先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