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宝香 《四川教育》2000,(10):33-33
重视“问题解决”,是80年代以来国际上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问题解决”是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问题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知道,提出问题、回答问题都是重要的思维活动。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这说明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一个完整、独立的思维活动应当包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两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培养他们独立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总是由教师提出问题,而让学生循教师的思路回答问题,那么不仅整个思维活动不是学生独立完  相似文献   

2.
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被动的思维。因此,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关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仅是教学方式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个观念问题。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敢破、敢立要让学生有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必须打破以往的旧的教学思想,敢破敢立,破“书本唯上”,立“学生为本”;破“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方式,立“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与应用”学习思路。让学生在“预习、自学、观察”的过程中激发认知矛盾,产生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3.
<正>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是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学校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面对现在中学生缺少"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作为中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并认真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一、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问题教学中注重学生养成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使他们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对此做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5.
培养“问题”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上海教育》2000,(2):50-51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乃是发是学生思维、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创设主动探究的教学情景,训练学生思维一般来说,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教师为他们铺路搭桥。我比  相似文献   

6.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从事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前提,问题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明确问题、闸述问题、组织问题和输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笔者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了“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探究性教学已走进课堂,把教学内容问题化,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的问题探究式教学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教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主体性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8.
“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与学.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围绕问题组织教学,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再应用巳获取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一堂课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之中,最终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景启发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那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教材课题进行问题教学.在此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张忠义 《山东教育》2003,(11):35-35
“‘为什么’也是成功之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在参观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时指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思维的火花。”问题作为思维的发动机,是创新的起点,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重要课题。现将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整理成文,与大家共同探讨。一、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倡导教学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教师只有把学生作为“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和主动性的生命”(叶澜),与学生平等相待,…  相似文献   

10.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 ,没有问题思维难于进行 ,更难于深入和创新。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大多数为属于呈现型的“问题”。它往往追求“惟一正确的答案” ,也并非学生主动参与的产物 ,它只要求学生“按图索骥”、“照章办事” ,就能获得与标准答案相同的结果。而我们通堂所说的“强化思维意识” ,主要是指发现型和创造型问题 ,它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积极思维 ,通过掌握问题的知识、程序、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质疑能力和提出问题的习惯 ,“情境创设”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方法把…  相似文献   

11.
袁振国先生在《教育最新理念》一文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 :教育“最大问题是没有问题”。我们的学生乐此不疲的就是善于解答各种问题 ,却缺少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缺少问题意识必然导致缺乏创新精神。我们希望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并与有志于此的同行深入地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离不开教师。新课程是伴随着新思维而产生的 ,新课程必须要有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来支持 ,其中教师如何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至关重要。那么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 ,教师怎样才能较好地把握和体现其主导作用呢 ?首…  相似文献   

12.
1以问题为中心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1以问题为中心实施教学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是高中新课改着力的目标之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重要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浓厚兴趣;教师更要善于鼓励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性,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不断地生成新的问题,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地思…  相似文献   

13.
问题不仅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新课程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进对提出问题意义的理解”,但传统的课堂提问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不重视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前 ,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已引起我国数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 :“要在本土上有自己的问题 ,让外国人跟着我们的问题做”.国家新制订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在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研究性课题中都把“学会提出问题”作为一个的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将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科研课题 .那么 ,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精心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开放、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首先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听不懂的、作业中做不来的、书中看不透的东西及时…  相似文献   

15.
提问式教育,指师生处于一种对话关系,通过“提问一解答”的方式,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从而解除困惑,启迪思维,发展能力。这里的“提问”应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直接提出,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前者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把课堂由珠串成线的作用,且容易把控,因此深受老师们重视;后者却往往因为超出教师预设等原因,有意无意中被执教者所忽视。事实上,新课程所提出的“以学定教”理念让我们明白,只有通过学生自己思考、主动探究并发现、提出的问题,才是真正有效的问题。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曾仁付 《四川教育》2002,(10):44-45
“问题解决”教学研究认为,“问题”是指“有关知识的获取、转化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规律、方法的归纳、发现、概括过程;决策的决定等过程。”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教学的前提。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这说明发现问题本身是一种创新思维活动,它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一、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要以新型的师生关系定位为前提。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发现问题的每一个细节,与学生互相勉励、互相信任,共同提…  相似文献   

17.
杜紫红 《福建教育》2023,(27):59-60
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洞察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教师可在“知识发生处”“深化理解时”“回顾反思中”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参与学习,亲历学习过程,从而学会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新的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反复强调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除强调外,教师也可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数学史的讲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特别指明数学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步的。1.加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把教学内容问题化,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的思维探究式教学已经走进数学课堂.教师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主体性教学原则”.本文从“主题与背景”、“情景描述与问题讨论”、“诠释与研究”三方面阐释思维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该为学生的思维探究提供怎样的问题支持”的一课多轮型课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