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杰 《科技风》2012,(17):87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国内的大型基础工程建设,尤其现在电气设备的建设中,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的电气设备事故的发生,追究其原因,绝大多数是用户不大注重电气设备的装置的运行以及维护,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不少损失,电气设备维护的工作对推动技术的改进越发的重要,目前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机械化时代的新趋势.本文并结合实际情况,来探讨电气设备维护中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无损检测方法在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总结了红外热成像检测的特点及其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无损检测方法在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总结了红外热成像检测的特点及其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以接收景物自身各部分辐射的红外线来进行探测,探测器技术是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福建水口发电有限公司的高压设备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方面的一些应用,消除了电气设备的隐患.  相似文献   

6.
陈国忠 《今日科苑》2014,(8):124-125
红外热像技术系红外检测手段之一,此技术可对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实施热隐患的排查,最终达到有效预防电气事故及火灾事故出现的目的。本文对红外热像技术在电气设施中运用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简要阐述了红外热像技术电气设备故障的检测方法,对电气设施故障红外鉴别的适用区域与案例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最后简单介绍了电气设施故障红外鉴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皮德富教授长期从事光电技术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兵器光电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在光电成像技术、真空微电子技术领域中成果卓著,已形成一定的技术优势和显著特色,处于国内前列。担任《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红外热成像技术》、《真空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对抗》等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光电技术人才,其中博士2名、硕士12名。曾被评为校优秀主讲教师,获校园丁奖。  相似文献   

8.
变电站巡视检查过程中,通过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异常和缺陷,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损坏率,为设备安全运行和状态检修提供有利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笔者结合从事高电压试验及高电压工作10年的实践经验,对运用红外诊断及红外热成像诊断技术,建立红讣热谱图档案,通过非接触温升检测诊断伴有局部或整体过热或温度分布异常的电力系统的设备运行异常状态和故障,发现并判断导电回路外部发热缺陷,以及对避雷器、电压与电流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等进行内部缺陷检测和诊断等方面展开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一部新书——《成像偏振光谱遥感及应用》。这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成像偏振光谱理论及应用的专著,为成像偏振光谱系统的设计、目标涂层偏振光谱学特性建模分析、基于成像偏振光谱技术的伪装和隐身目标检测分类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知识、翔实的实验数据以及实用的辨别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你们的产品做得真是太好了。"在2017年5月26日落幕的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上,几位参会的院士在亲自体验了一款新研发的红外技术产品——外周血管红外热像仪后,都由衷地赞赏道。这是一款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遥感截取人体表面温度热场分布图,根据  相似文献   

12.
夜视目标识别在视频监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早期的红外热成像发展至今,激光夜视成像系统被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受到大气吸收和散射特性的影响,还与光学系统中的透镜及传感器的衍射极限有关。在既有成本下,通过图像复原和超分辨率重建,可以尽可能的提高夜视成像的成像质量。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成像系统的点扩散函数作为先验知识,可以提高图像复原的质量。因此,本文在最大后验概率框架下,实现点扩散函数与凸集投影超分辨率重建相结合,并应用到半导体激光夜视成像探测系统中,客观的图像质量评价标准被用来决定迭代次数。目标识别的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文提出的重建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半导体激光夜视成像的范围和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3.
配电盘是轨道车辆的"神经中枢",它集成了电气电路中80%以上的核心部件和电气接点,承载着车辆控制、信号及电能传输等各种电气功能,由于它的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而接线端子数量巨大,从而难以对它进行有效的检验。因此建立标准化的缺陷模式及配电盘实施标准,分析在造成缺陷或事故的原因基础上,导入热成像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等先进技术工艺,以系统的质量保证手段,提前发现隐患,从而能够大幅度减低轨道车辆因配电盘组装质量而引起的缺陷。对轨道车辆配电盘缺陷模式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判别接线端端子虚接的可行性,并且得出判别依据、判别条件等参数,为算法开发工程师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变电站运行的风险和控制的概念,根据电源变压器的运行风险和隐藏的问题,提出了强化风险防范,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红外热成像仪和其他新技术应用到变电站运行有效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红外成像在变电站设备缺陷诊断中运用的相关应用,分析了影响其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及不同设备出现缺陷时的红外图谱特征,为变电运行人员提供鉴定依据,从而提高准确判别缺陷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钢构件的各种探伤方法,本文主要从电磁探伤、微波探伤、涡流探伤、脉冲加热红外热成像探伤及超声波探伤等阐述了其原理及具体工作中的选取。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红外窗口和红外测温技术的一体化温度监测技术,该技术利用在线式红外热像仪、红外窗口+手持式红外热像仪、无线测温多种测温方式来监测变电站内的开关柜、带电设备的热故障,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管理,为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全面提升变电运行的基本质量,我们将红外测温技术引入到实际工作中,这对于逐步构建电力系统管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使用到TI175/TI395红外热像仪和testo 890热成像仪等。基于此,本文将主要从变电运行中红外测温技术的概述入手,进而对红外测温技术的优势进行研究,最后就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运行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全面分析,以供业内人士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的绝大多数设备发生故障或出现异常情况时,最初都伴随着局部、整体的过热或温度分布相对异常,先进的红外热成像诊断技术能够有效地对电力设备的升温现象进行诊断检测,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诊断,这种诊断技术有很大的安全性与实时性,并且较为简便、直观,相对于传统的实验技术,电力设备的停电事故得到明显改善。另外,运用这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对于设备内部故障的具体部位进行准确判断,消除事故隐患。本文主要探讨110kV变电站接地电阻的降低与核算。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25)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应用自动化技术还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为社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能资源。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功能和应用优势,重点研究了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