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当下儿童情境化作业设计的价值意义1.模拟情境,促进心理成长。设计情境化作业能解决学生思维单一化、简单化等问题,促使他们发展高阶思维。由于作业中创设的情境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其认识自我,有助于他们的心理成长。如在学习了《池子与河流》后,由“静止还是流动”的话题延展开去,教师顺势引入班级自主管理的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探讨“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情境创设,可以促使学生深入文本、进入角色、展开想象、真情表达,在大量的真实性语言活动中,不仅能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而且能有效提升其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学周刊C版》2016,(20):116-117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以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性。文章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情境教学模式的建立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四结合"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发展历史核心素养。创设情境能更好地展示历史结构;设疑质疑能促使学生积极搜集历史资料;展开主题探索能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提升。如果教师能将历史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就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童话具有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要利用童话的这个特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想象人物行为,推测情节发展,结合环境想象即时情境,这能促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提升,更好地感受童话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我校开展了"关于童话故事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本着课改的精神,重视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意识,注重人文关怀,倡导合作对话,凸显"双主"地位.经过实践,基本形成了如下童话故事类课文基本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走进童话 凭借情境可以深化学生已有的感知,充分利用情绪加深内心体验,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还能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丰富课文的内涵.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如教师语言描绘情境、图片展现情境,学生表演体验情境等等,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  相似文献   

7.
情感教学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学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营造和谐教学氛围,促进课堂升温;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德育渗透,陶冶学生情趣.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努力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教学,能够使抽象知识更加具体化、直观化、简单化,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还能够灵活掌握一些英语知识。有效的情境教学的设置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创设情境教学能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无味的局面,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升。所以说,教学英语知识时,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更好地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本文主要围绕情境教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学贵于思,思起于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很重要的,有效的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积极地思考,促使他们在课堂上去探索、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验,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关注学生的三个起点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支架式阅读,促使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中的具体问题设置图表支架、方法支架和情境支架展开教学;可以基于文本内容设置知识类支架、方法类支架和情感类支架;也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设置物理环境支架、心理环境支架和时空环境支架。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促进支架式阅读的展开,促使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结合教学实际,利用本地区资源,从三方面入手: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敢”于交际;挖掘话题中的生活,营造学生“乐”说的情境;情感、心理、语言三位互动,促使学生“能”说会道.使学生敢说、愿说、能说,让生活进入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一切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产生一种满足感.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可使学生在"动中生疑"、"疑中生趣",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新知的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好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1.问题要有现实性——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发现那些对他们个人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  相似文献   

14.
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它可以促使学生精力集中,理解力、记忆力等处于最佳状态.因此通过创设恰当的,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的,符合本节课要求的问题,使学生很快把思维集中起来,从而展开有效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创设出富有儿童情趣的能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情境,以使教师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创设物理生活化情境,发展学生多元化智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活化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生活中真实现象,应用多种技术创设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环境。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具有趣、异、疑特征的小而具体、新而有趣、有适当难度的生活化情境,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的问题展开探究,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当打开一扇新的知识大门,或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顺其自然尽快地投入其中,创设好的问题情境尤为重要,这也是许多教师关注的话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也可以促使知识自然生成,但不仅仅如此。好的问题情境还应当是进门的钥匙、研究的动力,同时又  相似文献   

18.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习主体和知识之间的互动,重视学习主体的参与性,重视人和人、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沟通,重视个性差异。在体验式教学中要积极构筑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进入到情境中进行亲自参与和体验,这样能让学生增强理解,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口语交际是一种活动,注重的是互动交流的过程,要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离不开情境、口语和体态这三个要素,因此在引导学生展开口语交流的时候若能借助体验式教学,则能很好地提升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充分展开弹性预设,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语文生成性教学能更好地促进个体的文化生成,也能促进个体人生意义的生成,能让学生理解世界,理解自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展开生成性教学,将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输转变为促使学生进行生命的整体建构,这样才能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促使学生获得全面成长。一、设置开放问题,调动思维学者克拉夫基认为衡量教学计划是否有质量,不能只看实际教学和计划是否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展开文体渗透,促使学生逐渐建立文体意识,符合语文认知系统的建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语体情境、媒体情境、训练情境,强化文体意识渗透、文体内涵运用、文体认知建构,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