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文课堂强调朗读是必然的,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愿意朗读,要么在齐读的时候读得松松散散,高低起伏,要么是自由朗读的时候有些学生就是"金口难开",所以,真正收到的效果却很小。情况往往是教师再怎么鼓励学生大胆站起来朗读课文,但是响应者很少。怎样才能解决这样的尴尬场面呢?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之后我想到一种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角色朗读!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朗读方式多种多样。从朗读者看,有教师范读和学生朗读;从朗读人数多少看,有班齐读、小组读和点读;其他还有分角色读和男女分读等。朗读方式的选择对语文教学的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一些教师却不以为意,教学中要么一味齐读,分析课文之前,让学生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会起到升华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对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施教过程中,一般以讲代读,以问代读的现象普遍存在。要么把朗读作为讲析课文的机械的“铺垫”,要么把朗读作为教学结束时的临时“小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方法。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虽都承认朗读的重要。但却往往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重视不够,简单处理。要么用名家录音代替,让学生慨叹名家天赋好嗓,要么找个别学生草草一读,让学生感觉虚晃一枪,只为下面分析做铺垫。这样,朗读便成了课堂的摆设和点缀,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上甚至成了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长此以往,学生的朗...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76):37-38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必不可少的。我们必须重视语文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增加学生朗读的机会,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培养朗读能力,提高朗读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雪琴 《成才之路》2009,(31):37-37
朗读时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朗读兴趣和朗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读,特别是朗读可以帮助学生规范口语,增强语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情操。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训练。语文教师要清楚地认识朗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选取典型的素材,坚持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朗读教学要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朗读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教师指导朗读,增强学生语感,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美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王红琴 《考试周刊》2014,(39):29-30
朗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朗读,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教学,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时间,科学指导学生朗读,并为学生明确朗读目标,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把好朗读教学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该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并付诸实施,精神饱满,热情洋溢,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进行朗读教学要讲究策略和方法,要赋予学生朗读教学的"魂",才能把朗读教学搞得有血有肉,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10.
潘明 《语文天地》2013,(7):58-59
朗读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应该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让语文教学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作用,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一、创设朗读情境在朗读教学中巧妙地创设一些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投入到朗读的氛围中,沉浸在朗读的美妙境界里。1.模仿古人"摇头晃脑"朗读"摇头晃脑"是古人在诵读诗文时的一种方法。模仿古人,学生会觉得好玩有趣,而乐于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一种声音响亮而富有感情的读书方法.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我国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之一。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感等起着其他任何活动不能替代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3.
邱炳华 《考试周刊》2010,(48):43-43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地读,在朗读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本文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推进朗读教学的关键;激发心中的情感是推进朗读教学的基础;关注学生的性格是推进朗读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它极有可能影响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希望可以互相交流,提高学生朗读兴趣,让朗读教学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朗读教学中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各种朗读方法的训练,培养朗读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想学好英语是离不开朗读教学的,朗读是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重要途径,也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有效开展朗读教学的策略是创设良好的朗读环境,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朗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体味文字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朗读教学中,可以按照感知朗读、情境朗读、个性朗读的方式,体验文章传递的感情。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朗读是学生获得和形成语言的重要途径。朗读有助于对语文文字的理解和掌握,读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之径,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法宝。文言文的朗读能激起美感而引发学生兴趣,有利于体会文章的内容、感情、特色,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加强文言文教学要做到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抓住语言特色指导学生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保证足够的朗读时间;通过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自学方法。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重视和加强朗读教学,使语文教学真正向素质教育转轨。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我国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之一。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感等起着其他任何活动不能替代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