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乳状液膜法分离富集药厂未处理废水中的邻硝基酚(OPN),探讨了液膜中表面活性剂用量、膜增强剂用量、内水相浓度、乳水比、油内比以及乳水混合转速和时间参数之间的最佳组合方案:煤油95mL,Span80为5mL,内水相浓度为2.5%.油内比2∶1,乳水比1∶3,乳水混合速度100r/min,混合时间25min.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实验室制备的乳状液膜分离富集废水中的邻硝基酚,n=6时,邻硝基酚的平均富集率为98.58%,RSD为0.22%.  相似文献   

2.
通过硝化法合成邻硝基苯甲醛实验的比较,介绍A法的反应原理及实验。  相似文献   

3.
以邻硝基苯酚、邻氨基苯酚、甘油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用Skraup法合成8-羟基喹啉.对该反应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提高了产物的收率且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相转移催化合成邻甲基烯丙氧基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药呋喃丹的中间体──呋喃酚的合成过程中,邻甲基烯丙氧基酚的合成是较关键的步骤,通常这一步存在选择性差、收率低的缺陷.本文采用相转移催化法进行这一步的反应,邻甲基烯丙氧基酚收率达70%,  相似文献   

5.
以乙酰乙酸甲酯、邻硝基苯甲醛、18%氨水或碳酸氢铵为原料,经Hantzsch反应合成2,6-二甲基-4-(2-硝基苯基)-3,5-二甲氧酰基-1,4-二氢吡啶(硝苯吡啶).利用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反应方法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在参考目前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不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碱浓度、搅拌速度等条件,以价格低廉、易得的对二氯苯为原料,经硝化,常压水解合成邻硝基对氯苯酚,得到了较高的产率.并降低了对反应条件的要求,达到了工业化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黄琳  朱素萍 《襄樊学院学报》2006,27(2):33-35,38
氧代-双(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OBI)是合成聚酰亚胺的重要单体ODPA的中间体.非质子性溶剂中,催化剂存在下4-硝基-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能发生自缩合反应,生成结构对称的氧代-双(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文章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其合成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合成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花生壳活性炭吸附苯酚及对硝基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壳为原料所制备的活性炭对酚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实验测定了苯酚、对硝基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两种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或Langmuir等温式分析,吸附动力学曲线可用假一级或假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在苯酚与对硝基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当活性炭投加量不足时,两种酚之间存在竞争吸附机制,对硝基苯酚的吸附平衡常数大,因而优先吸附,混合酚的总吸附量与总平衡浓度、吸附时间的关系与单一酚溶液中的吸附类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长链溴化S-烷基双硫腙衍生物为载体制备了邻硝基苯酚阴离子电极和对硝基苯酚阴离子电极,建立同时测定邻硝基苯酸和对硝基苯酚的方法。邻硝基苯酚的线性检测范围为 5×10~(-3)-3×10~(-5)mol/L,检测下限为9×10~(-6)mol/L;对硝基苯酚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10~(-3)-2×10~(-5)mol/L,检测下限为9×10~(-6)mol/L。  相似文献   

10.
将化工厂废硝酸直接硝化对甲苯酚制取高性价比的医药中间体邻硝基对甲酚,通过跟踪水相中游离硝酸根的紫外吸收值变化,考察油水体积比、温度、转速及硝酸与对甲酚的摩尔浓度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油水体积比为5∶34、温度30℃、转速600 r/min、n(硝酸):n(对甲酚)为1∶0.8时,废水中硝酸含量下降了82%,邻硝基对甲苯酚收率达79.5%.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当前水杨醛合成研究的基本情况,从使用不同的合成原料的角度对水杨醛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第一种方法是以苯酚为原料,在酚羟基邻位进行醛基取代,包括苯酚相转移催化法和甲醛法;第二种方法是以邻甲酚为原料进行甲基氧化,包括光气法和三氯氧磷法;第三种是以水杨酸为原料进行还原,主要有水杨酸直接电解和水杨酸催化加氢二种方法;第四种方法是以水杨醇为原料进行氧化.通过对这四类方法进行系统归纳和对比分析,从生产环境友好、反应条件、产品产率、制备成本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他们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杨醛合成的优化方案,并且简单介绍了水杨醛在农药、医药、香料、螯合剂、染料中间体等的合成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在二甲苯介质中用邻硝基苯甲酸和1,3-二氨基丙烷合成了N,N’-双(2-硝基苯甲酰基)-1.3-丙二胺,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进行表征、确认。产率83.8%.熔点162~163℃.  相似文献   

13.
快速选择性检测硝基酚(PNP)、三硝基芴酮(TNF)、苦味酸(PA)等硝基芳环爆炸物已成为当前强缺电子体系硝基芳香族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B3LYP/6-311+g(d, p)理论水平,对氮杂苯并菲基元取代的α-氰基二苯乙烯(TPN-Ar-DPA:a)探针分子及硝基芳环分子进行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对稳定结构分别计算气态和四氢呋喃(C4H8O)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计算探针分子与硝基芳环所形成二聚体分子的结合能;最后对二聚体分子进行了RDG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探针分子中的苯并菲环与所有苯环不共面.与气相相比,在C4H8O溶剂中,a分子的吸收光谱有一定的红移,但荧光光谱却出现了的蓝移.探针分子与六个被检测物所形成的二聚体中,a-PNP、a-TNF及a-PA的结合能绝对值相对较大,表明a分子对硝基酚(PNP)、三硝基芴酮(TNF)、苦味酸(PA)等硝基芳香环检测物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较好,可设计为PNP、TNF、PA的探针分子.探针分子对硝基芳环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主要源于二聚体分子间既存在范德...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GdCl3作为中心金属的来源,对硝基苯酚为配体来源合成了对硝基苯酚稀土配合物。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数据、紫外光谱数据分析表明:所合成的产物确为对硝基苯酚稀土配合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出芽短梗霉所产的脂肪酶中筛选具有独特酶学性质的脂肪酶。创新点:发现了一种新的产自出芽短梗霉的脂肪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方法:通过超滤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层析柱方法对脂肪酶进行纯化,随后分别用对硝基酚邻酸盐(pN PP)法对纯化得到的脂肪酶进行了酶学性质研究,并用酸碱中和法检测了脂肪酶对可食用油脂的水解。结论:对分离纯化得到的脂肪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分子量为39.5 kDa,具有一个亚基,为胞外酶。最佳催化温度为40°C,最佳催化pH为7。该酶对一些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离子具有优良的抗性。此外,它可以水解常见的食用油。这些良好的特性使该脂肪酶有可能被应用于洗涤剂生产、生物柴油合成和食品制造等一些工业领域。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合成6-甲基-3-硝基-2-氯苯酚的工艺研究,产品结构式经图谱分析得到确认证实;考察了原料配比、溶剂量及反应温度等对产率的影响,以寻求适宜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以5-硝基-2-甲基苯酚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10~15℃和盐酸的质量分数为5%等条件下,经氯化合成得到的产物6-甲基-3-硝基-2-氯苯酚产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17.
以对硝基苯甲醛、吡咯等为原料合成四(4一硝基)苯基卟啉,四(4一硝基)苯基卟啉和金属铜盐在DMF溶液中进行反应,经柱层析、旋转蒸发得到四(4一硝基)苯基卟啉铜(TNPP-Cu),然后用紫外光谱仪对其纯度进行了鉴定.用电化学方法直接在石墨碳电极上合成了四(4一硝基)苯基卟啉铜,并在氯化钾支持电解质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对预先化学合成和直接电化学合成的四(4一硝基)苯基卟啉铜固体微粒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表征,然后对金属卟啉的形成机理作出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高分子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易于分离、便于回收、反复使用、对反应器腐蚀性小、稳定性好等特点。自问世以来,发展迅速,引人注目。本文着重就一种新型的催化剂——高分子—钯络合物的性质、制备等进行讨论。有机化合物对氨基酚是制备清热镇痛药物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的中间体,工业生产对氨基酚的方法是铁酸法还原对硝基酚,即以铁粉作催化剂在乙酸溶液中与对硝基酚作用,生  相似文献   

19.
以丹皮酚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五种丹皮酚Schiff碱,并采用红外及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这些丹皮酚Schiff碱的合成,丰富了丹皮酚衍生物的种类和性质,为进一步研制开发新的丹皮酚类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以GdCl3,、ErCl3、PrCl3、作为中心金属的来源,间硝基苯酚为配体来源,采取分子自组装的方式合成3个不同的对硝基苯酚配位的稀土配合物。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数据分析表明:所合成的产物确为硝基苯酚稀土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