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生态社会主义人权观是生态社会主义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当今世界现实进行分析和反思的产物,其理论涉及环境权、生存权、发展权、和平权等方面.生态社会主义人权观具有积极影响,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存在的.认识和分析生态社会主义人权观对我国社会主义人权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社会主义人权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人权实现必须与国情相结合,人权与主权相统一,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相统一,提出人权之和平权、稳定权等国际法原则。周恩来的社会主义人权观以前瞻性与现实性、广泛性与凝炼性、原则性与宽容性三结合为特征,丰富与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对新时期中国人权事业具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上层建筑因素的人权以经济状况为其现实基础,它同时又受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其中包括道德的制约。人权与道德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人权的产生以一定的社会道德状况为前提,而人权的产生和实现本身反过来又标志着和推动着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 把人权的根据归结为抽象人性,从而片面强调道德对人权的制约,忽视经济与人权的关系,会导致人权道德化。这实质上是一种抽象人道主义的人权观.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语境下教育公平理念的法律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教育公平是大众对建构和谐社会的首要利益诉求,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伦理与法律视野下的教育公平,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特征,其理念蕴含着对弱势群体乃至对人类整体的终极意义关怀,体现出人权、自由、效率、秩序等一系列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邓小平的人权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剖析了邓小平的人权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并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权与我们的人权的不同;邓小平的人权是国权高于人权;是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主义人权的基本前提;是加强民主和法律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人权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了丰富的人权思想,包括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基本人权理念、美好生活权理念、系统治理理念和交流互鉴理念,共同构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权观。当前,这种人权观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已取得一定程度的制度化成果,但与西方人权观在双边、区域性协定中的制度化相比,还存在不足:生存权的“首要基本”地位不够突出,减贫与就业议题的制度化不够充分,集体人权、新兴人权的制度化不够全面,对程序规则的重视程度不足,交流互鉴理念的制度化不够深入等。建议从章节排布、实体制度、程序制度三方面,综合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权观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制度化。在充分利用规则切实提高人权保护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中国在人权领域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保障弱势群体的人权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弱势群体的含义、成因以及保障弱势群体人权的正当性,进而认为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应具体建立救济型保障制度和发展型保障制度。从而使整个社会、政府树立其对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义务观,充分认识到对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并非是施舍或恩赐,而是一种义务,一种基于社会正义的义务,也是为了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进步所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人权观,其主要内容是:国家的独立权和民族的自决权,是实现人权的根本前提;从中国国情出发,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在中国,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使中国人民享有真正的政治权利;保障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人权的本质;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促进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各少数民族只有在新中国才能享有完整的平等权  相似文献   

9.
人权新释     
人权的实质是以法律、道德等形式,对现实的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作出规定,反映和处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根据人人平等的原则所应有和实有的社会地位、需要和利益.就国家内部来说,人权的基本问题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国际上,人权的基本问题是国与国的关系.资产阶级宣扬的"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理论在反对封建统治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有其历史局限性.无产阶级人权观比资产阶级人权观更进步.推动人权事业的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0.
弄清“讲什么人权,怎样讲人权”这个本质问题,才能划清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和资产阶级人权观的界限。人权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阶级性是人权的本质属性。资产阶级人权实质是剥削自由的人权,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则要求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建立人人真正自由平等的分有制社会,人权问题的提出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权的历史发展进一步说明人权是有阶级性的。当代两种人权观的尖锐对立正是国际阶级斗争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1.
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中国改革中的矛盾冲突、人权教育的匮乏等因素正日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科学人权观的确立。为了应对挑战,需要借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动,加强对大学生人权知识的教育,把科学人权观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大学生科学人权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12.
在谈论中国的人权特点之前有必要明确,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资产阶级人权观在本质上是对立的。马克思主义通常把人权问题与解放全人类的远大目标联系起来,主张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为绝大多数人服务,主张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强调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和压迫。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实践中,我们努力贯彻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因此,目前中国的人权状况具有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权现状、人权保障为出发点,依据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构建的人权保障工程理论,初步阐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当前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加大对弱势群体保护的资金的投入是正当必要的,因为他们有权利分享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经济法的概念、本质和地位本章要求掌握的各词:经济关系、涉外经济关系、中国经济法、经济联合关系、经济协作关系。要求掌握的问题: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的主要内容。在政企职能分开、两权适当分离的原则下,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经济法的法律性质。经济法是综合、系统调整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的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联系与区别。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与区别。经济法的基本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同一国家内的发展不平衡,使弱势群体实现受教育权面临经济压力.全球化进程中保护弱势群体受教育权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有利于实现普遍人权、有利于达致实质平等.其保护路径有:政府之间要加强合作、超国家组织要坚强有力、国际社会要积极行动、各国政府采取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理论,其目的不是要抽象地批判和否定人权,而是要彻底颠覆近代人权观的形而上学的基础,揭露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实质及其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无产阶级人权观。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人权观的本质,推进我国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经济法的产生原因及其本质属性的分析,论证经济法是二次分配的法:一方面,经济法的产生原因决定了经济法是二次分配的法,其产生的宗旨和目的并非确保经济生活中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得以实现,而是通过对传统民法规制下的单个经济主体的自由放任的经济行为进行干预,对社会经济进行二次分配;另一方面,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经济法是二次分配的法,其本质属性要求其在市场经济第一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与调控,对社会经济进行第二次分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孙中山集体人权观的内容、成因以及深远的意义。认为,顺应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两大革命任务的需要,是孙中山集体人权现形成的政治根源;中国近代经济结构与个体人权观念的隔离和对民权政治的祈盼,是孙中山集体人权现形成的经济根源;中国传统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因大而遗小”的思维方式,是孙中山集体人权观形成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理论依据,提出由于主体所处的需要层次不同,主体对保障人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的权利,即对人权的需要也是具有层次性的,因此,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民,对人权的需要层次是不同的,这就是西方与中国人权观产生分歧的认识论上的原因,并进一步揭示了当前西方与中国人权观分歧的实质,在于西方国家为了其政治、经济方面的目的,利用人权问题对中国进行干涉。  相似文献   

20.
肖锋  吴大兵 《文教资料》2007,3(24):161-163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人权的物质观、社会观、阶级观、具体观、实践观和发展观的教育等等。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语境下的今天,面对公民普遍的人权认知的缺失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要求和西方反华势力的责难,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