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中心梳条理练能力——《赤壁之战》教学谈□昆明市盘龙区教研室李岚《赤壁之战》一课是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历史故事,课文紧紧围绕“火攻”这一条主线,按照“定计——行计——成计”的记叙顺序,条理清晰、概括精练地记叙了我国历史上著名赤壁大战的前因后果,显示...  相似文献   

2.
一、大胆简化预案:进行弹性的板块设计。有位老师在《赤壁之战》的教学设计中,按照“板块式”的设计思路,给整节课大致设计了三个问题板块:“①孙权在赤壁之战的庆功宴上会给谁记一等功?  相似文献   

3.
见实期间,有机会听了许多老师上《南辕北辙》这一课,教法上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下课前几分钟都进行了知识延伸,但大多数老师总误把课文中魏国人的“北辙”说成是“住前走”,这不能说老师在备课时理解课文不仔细,而只能归属于教师缺乏应有的地理知识,对课文内容的不理解。不信的话,可以先看看其中一位老师的教学过程:“同学们,根据刚才我讲述的麦哲伦航海这个真实故事,大家想象一下,课文《南辕北辙》中的魏国  相似文献   

4.
这篇教案,主要备二年级教材第6课“有关资料”中《劳动人民真伟大》这篇课文,适当联系了本课中其它课文,谨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教学重点、难点:讲清哪些人是劳动人民,为什么说劳动人民伟大;教育学生尊敬劳动人民。理解“劳动人民伟大”和“尊敬”的意思。课前准备:1.教师熟记《劳动人民真伟大》这篇课文的内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一直对新课改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到无所适从,认为有的课文不存在所谓的“德育渗透”,直到我看到一位外校老师是怎样给学生讲童话《灰姑娘》的,我才明白。课一开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遍《灰姑娘》。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相似文献   

6.
王庆欣 《贵州教育》2009,(21):35-36
学校一位语文老师要带课外出交流,这次教学交流研讨活动的课是对方学校安排的,采用的是“同课异构”.选取的教材内容是人教版第四册的《纸船和风筝》。执教老师感觉接课压力大,因为这一课是经典课文,有不少人开过这一课.甚至包括一些名师、大家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压力?笔者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以“读写结合式”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课型创新设计“读写结合式”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余映潮老师进行课型创新设计的一种很重要的思路。它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内在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按照这种思路设计的课型主要有:1.句式学用课。这种课型的主要特点是,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充分地学用句式,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写句的能力。在教《我的“长生果”》时,余老师先作示范讲析:这篇课文语言丰富,我们可以学习不少写句的方法。如:①用富有表现力的单音…  相似文献   

8.
一次赛课活动中,有三位老师同时执教了《猫》,教学流程都是先初读课文,理出顺序,然后学习前三个自然段.也就是写大猫的部分——但是这核心部分的教学,三位老师的教法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9.
最近读到湖北省詹静老师《教学一篇课文的底线是什么》一文(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8期),心中非常高兴。詹老师在文中对我所执教的《安塞腰鼓》课例(载《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2期)进行了中肯的评说。并据此阐发了这样的观点:教学一篇课文的“底线”,是在确认已进行阅读教学的情况下,让学生读懂文本。我完全赞同这个观点,而且为詹老师对《安塞腰鼓》文本解读的深度所折服。受其启发,结合执教该课例的有关背景情况,本文也来谈谈对文本教学底线的认识,就作为对詹文的一种补充吧。  相似文献   

10.
一位老师上《养花》时,利用一道填空题贯穿学 习了课文,很好地体现了“一个教学环节糅合多个目标”。现将课例(《养花》教学片断)及分析提供给大家:  相似文献   

11.
一、说课,要让听“课”者有所得 笔者曾经观摩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前说课”,内容是鲁迅的《雪》。第一部分“说教学分析”。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鲁迅哪些作品,以及阅读这篇课文会遇到什么困难。第二部分“说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来明确预期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北市外语学院杨立民、徐克容老师编的《college English》第三册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入胜。是目前较瀛行的英语精读课教材。为配合教学,天津外语学院英语系编写了《自学辅导》(以下称“辅导”)。《辅导》内容颇丰,有课文难点解释,全部练习答案,还附有每篇课文的译文,对课文的学习起了一定的作用。教学之余,笔者翻阅了第二分册的课文译文,觉得不少语句的汉译未敢苟同。现择部分有关成语和单词的译例进行评析并改译如后,祈望得到课文的译者及其他读者的指正。  相似文献   

13.
近日在《数学教学》2003年第4期看到一篇文章《一堂未曾预料到的对数课》[1],作者桂老师讲述了一堂自己“未曾预料到”的对数课,课前,桂老师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材料《对数和指数发展简史》,课上,由学生向桂老师提出一系列有关对数和指数认识的问题,桂老  相似文献   

14.
戴海南 《湖南教育》2007,(11):34-34
一位教师教学《赤壁之战》(人教版第十册)这篇课文,在分析“以少胜多”原因时,有个学生对黄盖说的“曹军号称八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这句话做了分析:“80-3=77,曹军比周瑜军队多77万,可以看出双方的力量悬殊。但最终还是周瑜赢,曹操败,真是以少胜多啊!”该教师对这一“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离不开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互联网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以及资源共享性的特点,无疑非常适合于语文研究性学习。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时,课前可布置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了解“赤壁之战”的背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上可请学生欣赏网络多媒体播放的“火烧赤壁”VCD,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哪些条件和安排对火攻的胜利起着重要作用?课后延伸阅读了解古今中外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研究这些战役获胜的原因及意义。也可以搜集…  相似文献   

16.
陈杰 《青年教师》2007,(5):30-31
前不久,在我县的一次教学研讨会上,出现了“同课异构”的新形式,有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同一课题《喜爱音乐的自鲸》(人教版课标本第五册选读课文第7课),对其中一段话的教学,分别运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引起了我的深思。这段话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于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一词,下列两位教师有不同的教法: 教法一: (请学生课前查字典,理解“饱经风霜”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前一段时间,我校举行了“四人一课”教研活动,即同级部四个语文老师共同备一篇课文,同上一课。在听《珍珠马》一课中,两位教师对同一问题的处理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卢沟桥的狮子》是义务教材“大修订版”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带来了学习理解上的困难,因而一位老师在教学时,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建造特点和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等,组织学生办手抄报、专题交流会,交流分享彼此的成果。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背景和情感基础时,老师开始了《卢沟桥的狮子》一课的教学。下面是这堂课的教学片段。片段1师:这段话有一个长句子,注意到了吗?生(思考片刻):注意到了。师:这个句子很长很长,需要仔细琢磨琢磨。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  相似文献   

20.
笔者听了两节语文课,两位老师教的都是六年制第六册第五组里的课文。一位老师教的是《笋芽儿》,另一位老师教的是《喇叭花》.勿庸置疑,这两位老师在教学上还是有许多优点值得学习的。教《笋芽儿》的老师根据童话的特点,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很有条理,并以形象的板书展示了笋芽儿的生长过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教《喇叭花》的老师,根据“习作例文”的特点,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着重指导学生如何观察事物。但两位老师在教学上也明显地存在不足。《笋芽儿》一文以童话的形式向人们介绍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其中课文三次写到了竹妈妈。第一次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