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水资源紧缺现状水既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又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水资源危机”。据有关专家预测,本世纪水资源危机将位居世界各类资源危机之首。近几年,随着工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各种用水量亦随之增长。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这部分资源是有限的,而这有限的资源还在不断地受到人类肆意开采及污染。这就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愈来愈突出,造成了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即将面  相似文献   

2.
野生动物资源是人类共享的资源.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破坏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致使许多种动物灭绝或濒于灭绝.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物种,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吁与行动.我国地大物博,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那么,中国有哪些动物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呢?  相似文献   

3.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具有智慧的生物,只有人类才创造出了如此璀璨的文明。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出现,则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可是,当我们打开人类文明史,回顾数千年来世界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的嬗变和演进时,却发现其中遵循的依然是动物界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世界历史上,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甚至国家联盟与国家联盟之间的争斗、冲寒,以致大规模的战争历历在目,绵延数千年。  相似文献   

4.
资源与共享     
五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资源不说消耗贻尽却也几近枯竭.为谋求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于是乎,全球化的话题及国际行动瞬间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教育的资源也不例外,跨越国家、地区的教育资源共享全球行动也已经成为一种国家行为.……  相似文献   

5.
伴随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资源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非物质性资源,正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性资源.信息资源将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薛莉 《学周刊C版》2011,(8):160-160
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地理学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正确认识国情,了解世界,把握国家与地区间的关系成为必需,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不仅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关系到人类的未来生存发展。正因如此,以人地关系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地理学在国家建设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突出,如在国土整治和措施、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规划与布局、城市发展与规划、商业贸易与旅游发展、灾害防治与气象监测等多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已被大部分国家所认可。在人类面临巨大挑战的今天,资源与利益是紧密相联的。市场作为一种连接主体经济利益与实现资源配置的纽带,不仅解决了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力,而且对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资源的稀缺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所谓稀缺是指各种自然资源、各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物化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相对于人类需要来说是有限的。在人类自身发展对资源量需求越来越大的今天,如何处理好有限资源与人类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如何以最有…  相似文献   

8.
吴淑芳 《教育》2012,(26):54-55
世纪之交,包括环境、能源、信息交流、知识建构等与人类社会活动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清晰地反映出全球化的特征。全球化是对世界发展进程及各国社会发展走势影响最为深远的现象之一。全球化推动包括资金、商品、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诸多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共享,使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大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历史地看,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有一流大学的兴起,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为世界强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非常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它不仅是一个动态性与比较性概念,也是一个类体性与综合性概念。与一般大学相比,世界一流大学有自己独具的标志,本质上表征为实力优势、贡献优势及良好国际声誉的有机统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世界一流大学本身是一个多动力系统,其演化与形成是系统内外多种作用力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09,(11)
目前,世界环境问题越发突出,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淡水资源污染等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活。"世界地球日"活动的宗旨是为了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每年的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  相似文献   

11.
信息是人类社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源泉,是社会、国家和人民的一种宝贵资源。人类社会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今天已跨入了二十世纪—信息时代。当前,一场以信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冲击着整个世界,计算机,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到国防建设、科学研究、文教事业、金融贸易,小到家庭和个人生活。据有关资料预计,到本世纪末,世界将有3亿人、中国将有300万人将直接使用计算机。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目的学生能力培养是当代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这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于1988年召开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体育特点、地位、作用、目标及深化改革的专题学术研讨会,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  相似文献   

1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着眼人类生存发展和未来世界前途命运而贡献的中国智慧与方案。作为美好愿景与理想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任重而道远,关键在于要最广泛地凝聚世界各民族国家间的价值共识。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倡导的"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基础,它从全人类立场出发,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价值目标和追求,超越了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中心主义的弊端。交流孕育融合、对话增进共识,各民族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对话是促进"人类共同价值"生成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和平教育旨在通过传播和平理念,使受教育者树立和平的坚定信念并进而养成和平的行为习惯。作为一种新兴教育形式,它将人类有关和平的最新思想成果与先进教育理念相结合,并正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方兴未艾的发展。中国具有和平主义的丰富思想资源和悠久历史传统,当代中国更明确提出要走"和平发展"的强国之路,因此,现阶段在高校普遍地开展和平教育可谓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5.
人类认识镜像理论对于研究人类语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是通过认知屏的映像来实现的,所以,人类语言的宏观演变与认知屏的变化有着明确的联系:人类认知屏遵循由近及远、由混沌到清晰的过程,人类语言的发展也在不断地用已知物表达未知物、由相对模糊逐渐地变得清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与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资源的匮乏与滥用等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使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刘春 《华章》2011,(25)
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种要素中,淡水资源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今天的人类,可以没有石油,可以没有电力,也可以没有煤炭,但绝对不能没有淡水.因为人类没有石油电力煤炭这些东西,照样可以生存,至多回到刀耕火种的年代;但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人类连同这个世界就会一同消亡.所以,淡水资源,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生存质量,它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所以,淡水资源保护是一个国家为了满足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维护淡水资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科学的手段合理地安排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影响淡水资源的经济、生态属性的各种行为进行干预的活动.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华明,源远流长,成就璀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正是蕴含其中的一朵奇葩。数千年来,中医药不仅为中华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纵观当今世界,在现代医学迅猛发展的冲击下,许多国家和民族的传统医学纷纷偃旗息鼓。惟独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以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独特优势,正勃勃生机地活跃在世界医药卫生的广阔领域,并展现出人类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开发近年来成了世界上的热门话題。世界几千年的文明史是由人类的活动谱写而成的,劳动创造了世界。但是,几千年来,人类自身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挤发展中的作用被大大低估了。人力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开发这样一个重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从我国孔夫子那时的教育开始,主要是教育人们怎么做人,而把人力看作一种资源,怎么进行开发,还是七、九十年代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意识,即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及正确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整体关系的意识。它要求我们从世界这个大视角来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来评价本国在世界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认识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提出了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合格世界公民的人格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