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筝音色独特优雅,充满古典意味,且弹古筝者造型优雅。不管是从意境的营造还是从美感的体验上都能给人一种舒适的体验。所以古筝演奏者要注重其音色的力度与饱满度,结合古筝曲目主题情感表达,真正突出古筝曲目的音色特点。对此,本文以《云裳诉》为例,通过对古筝乐曲的音色设计特色,阐述音效技巧在古筝教学当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作者的教学经验为依托,阐释了少儿古筝教学中的情感及审美两大因素,总结了一些培养儿童古筝学习中的情感与审美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艺术的不断发展,古筝艺术也开始逐渐普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古筝是我国古代的乐器之一,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他具备很多种特点,风格多变,音色优美,音域广阔,恬静优雅,演奏的技巧更是丰富多彩,古至今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随着古筝艺术家多年的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探索,我国古筝的普及程度已经比之前宽泛很多,随着越来越多人对于古筝兴趣的提高,古筝教学也就分出了少儿古筝教学和成人古筝教学两种教学方式,本文主要是研究少儿古筝教学和成人古筝教学的差异并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主动热爱音乐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丽 《考试周刊》2011,(87):202-203
当前,素质教育成为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方向,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从少儿民族器乐(古筝)教学出发,阐述了激发、保持并保护少儿学习古筝的兴趣,调动其学习古筝的积极性,掌握古筝的演奏技巧,从而提高艺术素质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李欣 《教师》2014,(10):51-51
正音乐教育对于少儿时期孩子智力的启蒙和开发、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而幼儿教育中的电子琴教育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被家长和孩子喜爱和接受,已成为幼儿园开展少儿电子琴的音乐启蒙教育教学,培养和激发他们对音乐和电子琴的兴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少儿音乐教学中不断增强对电子琴教育教学科学性、方法、方式等方面的思考和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思维是与他们的亲身经历与情感体验紧密相连的。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认知周围世界的过程时会产生奇妙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展智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土壤。所以,在教学《三亚落日》等写景抒情散文时,我们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构建快乐和谐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8.
政治教学不但传授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更提高注重他们情感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课本上的情感求缺乏自身的体验.只是把它们作为一种理论、一种知识来接受,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必须遵循的准则,从而落实不了情感的培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情感在各个素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抓住情感形成、发展的特点,把握学生心理活动,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言行如一、知行一致,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能动作用,就会提高教学内容的情趣,引起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变苦学、厌学为乐学、好学。由于情感能得到发展,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既发展了智力,又掌握了知识,情感教学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情知并重。  相似文献   

10.
<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思维是与他们的亲身经历与情感体验紧密相连的。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认知周围世界的过程时会产生奇妙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展智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土壤。所以,在教学《三亚落日》等写景抒情散文时,我们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构建快乐和谐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仅就学生的学习情感及其培养问题谈几点浅见。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受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对教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习本身都会产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这种态度体验就是学习情感。一、学习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学习情感具有调节的作用,它对学生的学习可能有积极的作用,也可能有消极的作用。正常的情感有利于智力的开发,例如积极的热情对人的实践活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过高或过低的情感则不利于智力  相似文献   

12.
古筝学习不仅是少儿课余兴趣培养、艺术素质提高的选择,也是成人充实闲暇生活、提高个人艺术修养的方式。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两个群体的诸多不同之处,希望广大古筝教师能注意教学客体的个体差异做好教学各环节的准备,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因材施教,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少儿舞蹈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部分,是一种美育形式,它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少儿舞蹈是舞蹈艺术一种,它不仅贴近少儿的生活,而且处处闪耀着少儿的心理特征,散发着充满真、善、美的童心体验和审美追求,给少儿一种强烈的新奇感、诱惑感和亲近感,从而在少儿中形成一种追求美感的共鸣。凡是清新悦目、动人心弦的好作品,无不渗透着童趣性、童知性、童幻性和童乐性的完美统一。为提高少儿舞蹈教学的水平,舞蹈教师要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与实际动作的发展和接受水平,明确少儿舞蹈的教育作用,为以后的舞蹈教育教学、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品质,发展学生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使学生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  相似文献   

15.
情感对于学生认知活动中的智力操作影响很大,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品质,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唤起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情感在这里就是要热爱、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6.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修养的追求也不断提高。近十年来,越来越多家长首选古筝这一音色优美,容易入门的乐器作为孩子的业余爱好,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古筝的狂潮,学习的主要人群也逐渐由成人转向少儿。但是由于少儿年龄偏小,身心和体能还处在稚嫩的发展时期,所以在少儿古  相似文献   

17.
少儿舞蹈和成人舞蹈有相同的规律,都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都具有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一、有力于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少儿舞蹈音乐节奏明快,生动活泼,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项对超常与常态儿童学业情感态度的研究 ,其特点是详细考察学生对于学习课程 (特别是数学课程 )的情绪感受范围和层次 ,从得到的结果使我们看出 ,1 3岁的少儿(高智力 )班学生对学业内容有着比同龄常态班学生更积极的情感态度 ;而少儿班学生情感态度测量与学习成绩较低相关与他们的智能水平有密切相关。本研究显示 ,高学业儿童的学习成绩不仅基于较高的智力 ,儿童积极的学业情感也是重要的心理因素 ,应引起教育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在少儿声乐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元素,可以提高少儿的综合素质,净化少儿的心灵,深化少儿的情感体验,增强少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少儿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对祖国的未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下一代新人的民族精神,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琰 《林区教学》2014,(1):100-101
在少儿声乐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元素,可以提高少儿的综合素质,净化少儿的心灵,深化少儿的情感体验,增强少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少儿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对祖国的未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下一代新人的民族精神,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