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49页“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教学重点,而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的道理是重中之重,也是该节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2.
“九义”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口算)”的教学内容是以20以内退位减法和整十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为基础进行教学的。帮助学生掌握口算步骤,突破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十位退1的难点,关键是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懂得把被减数分成几十和十几,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谈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刘诗传(东乡县杨桥中心小学)小学教材中“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传统教法的计算法则是:“两位数减两位数,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法则的后半句“在个位加10再减”这就把原来的“几减几”变成“十几减几”在事...  相似文献   

4.
一、说教材《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七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是笔算减法的开始 ,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减法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是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由此确定 ,教学重点是 :掌握笔算两位数减法退…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是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学内容,本节教材着重解决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从个位减起的必要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退位减法”一节中规定:笔算减法要记住三条,其中第三条是:“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我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开拓学生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除了让学生学会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2页、第23页。背景:教材以“美丽的云南”为情境,提出旅游中的一个行程问题,引出减法计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此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法则上没有更多的新知识,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两次向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出错。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在新的知识点加以引导,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计算法则。另外,针…  相似文献   

8.
张老师: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对加减法计算法则的概括,和原通用教材稍有不同。原通用教材在总结两位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法则有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减)起;3.加法中“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减法中“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在总结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法则时,也总结了三  相似文献   

9.
从个位算起是笔算加、减法的一条重要法则。在苏教版第三册就安排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教材是分四个课时来进行的,第一课时不进位加,第二课时进位加,第三课时不退位减,第四课时退位减。为了突出从个位算起,我在教学时作了调整,把不进位加和进位加安排在一节课内进行,把不退位减和退位减安排在一节课内进行。让学生在笔算过程中通过  相似文献   

10.
一、请你填一填1.笔算退位减法时,若个位不够减,从()位退()当()再减;十位不够减时,就从()位退()当()再减。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连续退位减》是第四册数学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第二节“笔算减法”中的教学内容 ,分3课时学完 ,这节课是第一课时的新授课 ,教学P99的例5、例6 ,完成“做一做”的两道题和练习二十六的1-3题。此前 ,学生已学习了“不连续退位的减法”和“减法的验算” ,基本掌握了笔算减法的原则 ,知道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在这节课中 ,正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的。连续退位减法就是被减数连续有几位都不够减 ,需要从前一位退1 ,在本位上加10 ,再减 ,这类减法第二次退位时的思维过程就很复杂 ,…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第五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二、教材简析   教学此内容之前,教材安排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口算,而本课时的内容,又是为后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作铺垫。因此这一节的内容既是这一单元的重点、难点,也是这一册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先复习 20以内退位减法,整十数加一位数,为学习新内容作准备。第二个层次,从两…  相似文献   

13.
讲清用竖式做加法的步骤和方法,是"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的重点.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笔算加法"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道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例1和例2是不进位加,着重讲清笔算时要记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教学时,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数位卡和1~9九个数字卡,要求他们按照例1、例2中的算式在数位卡里用数字摆出来,使之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整十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及退位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在"100以内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在编写上突出了整体性、层次性和对比性,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减整十数"的减法,更好地理解"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材还安排了摆小棒的操作,  相似文献   

15.
20以内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由于思路不同,便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教学方法。常见的有如下三种:1.破十法。即十几减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向十位借1作10,10减去减数中的几所得的结果,再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几,所得的数就是计算的  相似文献   

16.
超级退位     
今天教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例题是:507-348———学生尝试计算后,基本上能较为清楚地说出计算过程:“个位上的7不够减,要向十位借1;而十位上的是0,又必须向百位借1作为10个十,再从这10个十里借出1个十到个位。”接过孩子们的话茬,我自然而然地揭示课题:“像这样被减数中间有0的版式,计算时……”多数学生均无异议,可有一个学生却突发奇想:“老师,既然十位借给个位的1也是从百位借来的,为什么个位不够减的时候不直接向百位借呢?”我一时也很惊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作十……”,不是在以前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时就讲得清清楚楚的嘛!这个不安分的孩子,怎么想到要“越级”相借呢?心里虽有一点“疙瘩”,但我还是决定听听其他孩子的看法。“我觉得像这种情况是可以直接从百位借1的。不过借来的1拿到个位上要作为100个一,和个位上原来的7加在一起是107,再减去8得99,但是不能在个位上写上两个数字啊,这99里面的90还是得进到十位上。这样,十位上的0也就成了9,算出来的结果和原来的退位方法结果是一样的!”又一学生说。此言一出,众多学生鼓掌欢呼。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如此“越级”退位,没想到经过这样分析,也是理...  相似文献   

17.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科书上是这样教的: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前两步学生易于做到,而第三步,学生计算速度慢,并且容易出错。教学时,教师如何来点拨这一内容,化难为易,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呢?我认为,利用补十数,变减法为加法,能提高学生计算退位减法的速度和准确率。一、认识、熟记补十数所谓补十数,即是当两个加数的和是10时,则称其中一个加数是另一个加数的补十数,简称补数。如:1的补十数是9,2的补十数是8,…,9的…  相似文献   

18.
部编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中关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解决这个难点,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一、加强算理教学1.首先要复习好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因为教材在第25页例4中,通过“23-8”,配合图形,已经揭示了“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的道理、步骤和方法,算式的底注:也明确揭示了这个过程。因此,复习好这部分内容,对于新课学习无疑会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而这种复习,不应仅仅要求学生正确地口算得数,更主要的要让学生能够口述退位减的  相似文献   

19.
6.在笔算两位数减法中,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为什么要先在个位上加10再减?就从课本例题说起:42减28怎样算?教材先用42根小棒演示42-28的算法:先打开一捆小棒,与散放的2根合并成12根,从中减去8根。再在剩下的3捆中减去2捆。最后剩下1捆零4根,即得:42-28=14。教材至此归纳出三条法则,其中第三  相似文献   

20.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因而大部分版本的小学课本(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都在学生较熟练地掌握百以内笔算加、减法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基础上,在万以内阶段要求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 1.方法按口算过程分,一般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通常有下列三种方法(以加法为例,减法雷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