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教学中,教师感叹作文难教,学生感叹作文难写.这似乎成了一个共识.作为教师,我们该怎么做?我认为关键在于方法.教师的方法掌握好了,作文教学就有了方向.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作文好难!"这是时下很多小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帮助学生从"难"到"不难"?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和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3.
<正>一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低效现象,导致小学生视作文为学习的"苦差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让学生从此不再害怕作文呢?下面我从四个维度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一、提前阅读积累要想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我认为教师需做"有心人",要有"大局观"。比如,四年级第一学期伊始,我即引领学生通览课本,让他们知晓本学期八个单元依次分别要写"景观或景物""观察日记"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位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面对高考有许多经验可谈,然而面对作文教学,更多的只是一些官话套话。我想,这种情况应该也是大部分语文教师的一种共识。家长或是学生在询问如何提高作文成绩时,回答以"多读、多写、多反思"之类的话,也便成了搪塞过去的最好说词。关于作文教学中的这种教师"失语"现象,笔者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深感聋校的作文教学难,学生写作难.能够写出表达顺畅、表意清晰的作文的学生很少,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章法混乱,似乎成了聋生作文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尹效红 《小学生》2013,(12):22-22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向是最难、最令人头疼、最有意见分歧的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逐步达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写完后要修改的具体要求。认真领会《大纲》的论述,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指导学生写作:一、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作文"1.说真话就是"作文"我认为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真情实感,消除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并不难。如:教学《课间十分钟》  相似文献   

7.
批改学生作文,时有烦恼,除了学生没有认真去写,有时也有另一种不愉快.比如,学生的文字表达尚可,然而内容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正常甚至不健康,作为教师,很难选择"忽略".在一个文明程度不高,价值观混乱的社会,也会让教师感到作文教学的困难. 有家报社定期请我评点小学生的作文,我常看到五六年级的学生写"我帮妈妈洗碗","我帮奶奶去买米","我替老师……"等等,全都自以为是"帮"和"替",几乎没有人认为那些都是该自己做的分内事.当然,这没有必要上升到是非问题上去,然而,教师是否需要作一些正确指导呢?如果说毕竟是小学生,可能无知,需要提醒,那么一些高中生作文所表现的观念可能就无法解释了.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让我们重新审视作文的教学问题,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作文教学新方案.我想,无论怎样的作文教学方案,教师始终扮演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深切的的感觉到学生写出来的习作绝大多数都是缺乏创意,层次混乱,着实堪忧!对此我围绕"小学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修改作文"三方面展开研究,学生们已经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一篇篇真实感人的习作令我喜上眉梢。  相似文献   

10.
传统作文批改方式大都是教师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批阅,或是打分式,或是等第式,或是评语式.新的课程改革推行已经几年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呢?如何真正让教师的作文批改着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实现新课标下的知识向能力的转变?通过近几年我在作文教学与批改中的探索,探讨出了一种作文的"互动批改模式".我认为"互动批改模式"模式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每一篇作文的完成学生和教师都下了很大力气,但发现许多学生有"作文恐惧症",不久连我也患上了"作文恐惧症"。因为每批改一次作文都劳神费力,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个性,空话  相似文献   

12.
"50分以上的考试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对此观点我深表认同.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面对现实,别总想着培养学生写出高分作文来.那些高考"满分作文"看上去很美,能学到的学生很少,所以我从来不给学生讲满分作文.王栋生老师说:"一名语文教师的教学对象有五十多到一百多人,每一年全国有近千万高中毕业生,这就不能不思考,我们的写作教学究竟要培养什么,并能让学生在未来‘剩下’些什么了."我认为,写作教学应该面向"大众",这样才能让学生离开学校后还能剩下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13.
一、作文教学"现榨果汁"模式引发"水味作文" 教育容易得健忘症.作文教学尤为如此. 现在比较流行的作文教学,都是当场活动,当场作文.阳光明媚的时候,带着孩子到树林里赤脚走一回,就回来写<踩影子>;苇海漾绿的时候,带学生去苇荡里折折小船、风车,就回来写<绿苇玩具>;下雪了,就让孩子们去玩雪,然后趁热打铁写<雪趣>;花生成熟了,师生们向农家借来钉耙挖花生,借来大锅煮花生,一回校就写<农家乐>……我们教师可能有这样一种意识,就是作文素材是我开发的,越新鲜越好,越超前越好,这才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特质和水平,更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教师视作文为苦差"的现象还很普遍。不可否认,习作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最烫手的山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多年的教学反思中,我个人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必须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作为教师必须重视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引导学生朝着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准.但是,目前一般作文教学的现状,却是使教师棘手、学生头疼的一片榛莽.教师虽然费力耗时,用心良苦,却常常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何以造成这种状况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以为,每次作文时,学生缺乏发于情性的"我要写"的兴味和冲动,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因.现在,学生作文多是慑于"要我写"的师命,不得不抓耳挠腮、搜索枯肠地诌内容,所以写出来的习作,或无病呻吟,空话连篇,或生拉硬扯,照抄照搬,或语言干瘪,味同嚼蜡.这样一来,等到教师收齐作文簿,伏案  相似文献   

16.
多少语文教师抱怨作文教学难上,多少莘莘学子埋怨写不出好文章.作文教学真有这么难吗?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课堂,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开展广泛阅读,倡导勤奋写作,就一定能让学生树立"我能写"、"能写好"的自信心,学生一定会不怕作文,喜欢作文,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学生对作文无从着手,教师对作文教学迷茫的情况,我就自己对作文教学的一些感悟,以下水作文为载体,从时段随机化、形式多样化、语言儿童化三方面对如何利用下水作文进行作文指导阐述自己的观点. 如果你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那么你一定是一位出色的作文指导能手,因为语文教学离不开作文教学,就像音乐教师要唱歌给学生听,美术老师要画出画供学生参照一样,你也应该写出一手好文章,这是分内之事.《教师法》中有这样明确的规定:老师应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写作的好手.要使学生"昭昭",我们老师自己怎么可以"昏昏"呢?俗话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不仅是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也是课堂的参与者.教师要上好一堂作文课,首先要做到胸有成竹,从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进行布局,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水试一试深浅,亲身感受一番,带学生一程,让学生产生共鸣.这样不但能把握作文课的主动权,也能让学生把你当做朋友,成为他们的学习伙伴,使他们爱上作文,敢于作文,并体味到作文成功带来的快乐.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下水作文呢?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我在义务教育七八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学习修改我们自己的作文"为课题的作文评改课的实践,师生在这种课堂中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有一些收获. 一、作文评改课的基础是有序作文教学 要真正提高作文评与改两个阶段的有效性,必须以作文写作指导阶段的有序性为基础. (一)语文教师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制定出初中三年作文的总目标、阶段目标.  相似文献   

19.
站在学生的角度教作文——关于作文课堂指导效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课堂指导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谈及提高作文课堂指导的效益,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好两个前提性的工作: 1.要努力构建自己的三年作文教学目标.作文教学无"章"可循,无"序"可依,许多教师的作文教学只是临时心生一计的"急就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漫无目标,无针对性可言;更多的教师是紧跟所谓考试方向走,七年级开始瞄准中考作文,高一年级开始瞄准高考作文,学生忙于背范文,教师忙于指导所谓技法……正因为有这些现状的存在,语文教师就面临一项必然性的工作:构建自己的作文教学目标系列.  相似文献   

20.
张红 《考试周刊》2008,(51):43-43
作为语文教师,我清醒地认识到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材料的贫乏是其作文水平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学生这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