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界》2015,(2):25-29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浏览新闻带来了极大便利,网络新闻评论亦易如反掌,但由此带来的网评詈词肆虐值得关注。本研究试图从刻板印象的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消除网评詈词的心理策略。通过采集大量的网评实例,本研究探讨了网评詈词的刻板印象消除机制,结果认为:提供增加宿主困难的外归因能分散宿主的注意,减轻刻板印象,从而减少网评詈词的产生和传播;提供典型人物作为榜样亦可淡化刻板印象,弱化网评詈词;启动积极的身份特征能使宿主刻板印象积极化,网评詈词低频化。未来须注重多学科共同合作和交叉研究方能有效控制和治理网评詈词,改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左晶 《科技与出版》2014,(4):117-120
"标签化传播"是近年来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重要特征,热点事件的标签往往是对事件的高度浓缩与概括,以充满智慧的挖苦和讽刺博得广大网民的意会言传和广泛参与。"标签化传播"既是媒介竞争的产物,也是我国目前网络新闻管理不规范造成的,而我国社会转型期民众强烈的公共表达意愿则是"标签化传播"的深层动因。虽然"标签化传播"符合网络时代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满足受众碎片化、快餐化的阅读需求,但标签的肆意张贴,不仅容易造成人们认知的简单化、随意化,也影响人们对事件真相的全面认知,扭曲社会价值观,形成社会刻板印象和社会偏见,媒体的公信力也会在大量劣质标签中逐渐丧失。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新闻传播技术和媒介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逐渐充斥各大主要网络媒体,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对公众价值观、社会关注视角等都产生着影响,给人们的生活、社会生活都带来了变化。本文就结合具体的网络新闻事件谈谈网络新闻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访中刻板印象的影响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新闻前哨》2008,(8):66-67
刻板印象是一种人类天生具有的认知策略,它自动地、无意识地、难以改变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动。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刻板印象是可以控制和调节的。本文引用社会认知心理学中对刻板印象的研究成果,分析它对新闻采访工作的影响,探讨记者应该如何控制刻板印象的不利影响,实现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策略性手段来运用的修辞,在新闻的具体制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语体方面,应该准确具体、新鲜生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在内容方面应真实、公正、客观。可在目前的网络新闻作品中,背离这些原则,不当修辞的现象却大量存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就网络新闻的标题而言,就存在着血腥残忍的暴力修辞、冷漠前卫的幽默修辞、毫无厘头的“性”喻修辞、价值观偏移的预设修辞等。这些不当修辞严重影响了网络新闻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大大降低了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应该引起网络新闻工作者,尤其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反思与警醒。  相似文献   

6.
刻板印象的含义刻板印象(Stereotype)最初是一个印刷行业的术语,最早将刻板印象作为一个社会科学术语使用的是美国著名的政治专栏作家李普曼。他在自己的传世之作《PublicOpinion》中对刻板印象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此后,刻板印象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电视娱乐节目不仅能够而且应该引导价值观,并以整改后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进行探讨,发现电视娱乐节目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引导价值观:一是客观、全面地反映社会不同群体的典型画面;二是超越"娱乐"界限,提升品位;三是减少受众的刻板印象;四是现身说法,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8.
王艳 《现代传播》2007,(3):125-127
在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的传统视阈下,大众传播媒介更多的是以产生、流传和强化刻板印象的“第三种来源”的姿态出现,本文则依据现实世界的不断变化和由此引发的“传媒表征”的不断变迁,推导出一种刻板印象的“动态观”,并发现积极的刻板印象较之消极的刻板印象更容易为媒介所改写。同时,大众传播媒介在改写刻板印象的过程中,还要遵循一定的传播原则,以求发挥和实现最为和谐的社会传播效能。而以上论述均可以在近年来媒介对高校教师的报道中得到正反两个维度的双向印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社交媒体中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分析:社会性别在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下,在影视剧、广告、文学作品中被建构,性别刻板印象在社交媒体中通过网络语言和图像被强化,虽然社交媒体用户自身也试图通过相同渠道、男女之间性别气质的交换与聚合来消解性别刻板印象,但标签化、污名化的问题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金永辉 《传媒》2012,(8):74-75
随着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新闻价值观以及价值评判标准发生很大变化。该文以传统新闻价值观为切入点,围绕网络新闻的价值观,对网络新闻的概念、决定性因素、价值判断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有关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定义很多,但至今没有一致认可的定义."按照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的经典解释:'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特征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 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已成为网络用户获取知识常用途径之一,也是网络环境下重要的社交方式。探究用户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刻板印象以及矫正消极刻板印象,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的运营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过程]选取知乎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数据资料收集、三级编码等过程,结合图式理论,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社会化问答社区刻板印象内容包含用户属性、平台属性、社会属性3个维度,其中用户属性包括用户水平和使用原因,平台属性包括管理体系和社区氛围,社会属性包括知识问答和社交营销。用户门槛低、内容审核机制不严格、消极现象明显以及软文广告较多是用户产生消极刻板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电视广告中女性刻板印象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视广告在传播商业信息的同时,掩映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因而从对电视广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女性身上,可以一定程度的窥探电视媒体的性别意识和性别立场,解读女性作为独特社会文化群体是如何传达时代的声音的。 当前,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电视广告中已经出现独立、自信、美丽的现代职业女性形象。但由于受到性别心理差异和社会传统心理的影响,女性形象的“物化”倾向和“性别歧视”倾向仍然严重存在,强烈的性别角色差异形成了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刻板印象。 本文从传播学、社会性别学以及女性意识形态等相关理论支撑下的广告女性形象分析入手,试图解析当前电视广告中女性刻板印象形成的类别、原因以及对社会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并对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未来变化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4.
编后     
本期着重推出由南开大学徐建华教授、李强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撰写的一组关于"社会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的专题研究稿件,共6篇,分两期载完。刻板印象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中对人或事物形成的一种固定不变的印象。通过科学的方法及规范性的实证研究,切实了解社会公众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和传播者,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又是社会矛盾尖锐的话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老人"碰瓷"事件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消费了社会诚信资源,导致信任危机,社会上普遍对老人这一群体产生了"专业碰瓷"的刻板印象.本文以"老人碰瓷玩具车"事件为例,基于刻板印象的理论,试图从刻板印象在反转新闻中的体现和作用这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引起社会公众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6.
郭学敏 《兰台世界》2016,(19):31-34
有别于记者、教师、工程师、编辑等社会认知度较高的职业角色,档案工作者对于大众而言可谓陌生。大众传媒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职业示范"的作用,目前却经由角色、情节、对话等向受众塑造了档案工作者较为负面的刻板印象。通过观察档案工作者在不同的影视剧中出现的角色特点,总结在大众传媒视角下关于档案工作者的刻板印象,分析其成因及负面影响。并基于档案业界的工作现状,对消解此类负面的刻板印象提出几点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就有关被试个人基本信息、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相互关系4部分内容,从理论基础、研究步骤、研究内容、对策分析等角度进行了描述性介绍和分析。研究发现: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表现为偏爱自我和贬低工作;学历、年龄、健康状况和职业状况是影响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的关键因素;提升职业的专业化水平和图书馆服务水平是解决图书馆员自我边缘化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马燕 《传媒》2016,(12):90-92
用户日益增多的新媒体社交在网络上形成了区别于真实社交的语境,部分受众基于“民意聚合”,在脑海中构筑“想象的共同体”,借此融入社交网络以形成弱势群体的聚合,抒发政治诉求;正向的民意聚合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社群文化,但当前社交语境下的某些民意聚合并不一定是合理的社交行为,如媒介事件被框架化,人物刻板印象加剧,非理性的表达让受众的价值观产生了偏移;对其纠偏,须有赖于官方对公民意识的尊重,媒体对职业道德和责任的坚守,以及公民媒介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就有关被试个人基本信息、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图书馆员交往意愿、相互关系5部分内容,从理论基础、研究步骤、研究内容、对策分析等角度,进行了描述性介绍和分析,力图真实、全面地反映现阶段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天津地区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实证研究”项目调查问卷结果,从理论准备、调查过程、内容分析、对策探讨等角度,对天津地区图书馆员刻板印象进行全面分析,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包括图书馆员印象、图书馆员工作印象和与图书馆员交往意愿三个部分,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图书馆员形象较好,但仍有些许问题,需要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