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为了让学生胸襟开阔,你先做个有胸襟的教师。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他的学生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让学生胸襟开阔,先得做个有胸襟的教师。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他的学生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才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中能遇上胸襟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学生胸襟开阔,先得做个有胸襟的教师。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他的学生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才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相似文献   

4.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个人的胸襟有多大,他的成就就有多大。教育同样需要胸襟。评判“好教育”的标准很多,但有一个标准不能忽视,那就是教育是否有胸襟。教育的胸襟源自于学生的胸襟,而学生的胸襟则与教师的胸襟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吴非 《湖北教育》2009,(12):49-49
为了让学生胸襟开阔,你先要做个胸襟开阔的教师。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才会开垦自己的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学生的乐园。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能顶天立地。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在就读剑桥大学期间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同是大哲学家的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不假思索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罗素接着问,"因为在我的这么多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总是有一大堆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远远超过了罗素。有人不解地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7.
叶燮在《原诗》中论述诗歌创作时,明确地提出"以胸襟以为基"。但是对于"胸襟"的涵义,他并未给出清晰的说明。本文从叶燮《原诗》对"志"的解释入手,阐述了"志"与胸襟的关系,"志"与情的关系,实际论及胸襟培养的途径和内涵。继而阐述叶燮对于胸襟的具体运用,即以胸襟为基,建立诗歌创作论和诗歌发展论,并涉及诗歌批评论。  相似文献   

8.
申茂堂 《文教资料》2011,(21):13-14
叶燮在《原诗》中论述诗歌创作时,明确地提出"以胸襟以为基"。但是对于"胸襟"的涵义,他并未给出清晰的说明。本文从叶燮《原诗》对"志"的解释入手,阐述了"志"与胸襟的关系,"志"与情的关系,实际论及胸襟培养的途径和内涵。继而阐述叶燮对于胸襟的具体运用,即以胸襟为基,建立诗歌创作论和诗歌发展论,并涉及诗歌批评论。  相似文献   

9.
本期焦点:吴孟超病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吴孟超神医吴孟超,神在他的手上。平时写字他的手会颤抖,但是惟独上了手术台,拿起手术刀就一点都不抖了,又快又狠又准。他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是靠在一起的,像鹰爪一样,是他一辈子用力捏手术钳才变成这样子的。吴孟超身高一米六零多一点,手术室里特别为他放了一个小凳子,他每次都要站在上面做手术,一站就是50年。从1956人物年到今天,他为一万多个病人切除了肿瘤。今年年初,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胡锦涛总书记把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发给了吴孟超。这使得吴孟超成为中国医学界获…  相似文献   

10.
当过班主任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一个班级几乎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多两少"。即班级中的优秀生和后进生都能很快被教师发现,因为他们的表现都比较"突出"--这就是两少;而作为占班级大多数的、表现比较一般又没有什么特长的学生即所谓的"中游生",则往往容易被教师"囫囵"视之,造成集体性的疏忽--这就是一多。这种现象就告诉我们:不可轻视或忽视中间这部分学生,因为人数多,影响就大,在班级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姚利娟 《考试周刊》2012,(42):190-190
班主任往往会对班级内的后进生管理普遍感到头疼,总有一种"孺子不可教"的感觉,慢慢地失去耐心,越来越疏远这些学生。可事实上,因为这部分学生本来的思想行为习惯不是很好,你越是疏远,他越是偏离正常的学习轨道,越来越难以管理。其实对于后进生,只要教师抛弃偏见,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真诚,就完全能够转化。  相似文献   

12.
叶燮在《原诗》中论及了诗歌发生问题。他关于这一问题的根本学说,可以概括为"我四物三"说。在这一根本学说之外,先有胸襟说、触物起兴说、诗无定法说这三个具体说法值得注意。"我四物三"说是叶燮诗歌发生论的"纲",而先有胸襟说、触物起兴说和诗无定法说这三说则是"目",它们是对"我四物三"说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一"纲"三"目"比较圆满地实现了叶燮的理论目的。  相似文献   

13.
雪侠 《教师博览》2010,(10):40-41
"卡西莫多"是我以前的一个学生,他之所以有了这么一个"雅号"就是因为他和《巴黎圣母院》里的钟楼怪人一样,太丑了!  相似文献   

14.
方辉 《小学生导读》2011,(12):12-14
感谢您——《小学生导读》,因为您是我的"保护神"。1999年9月,我被分配到白云小学任教。听听"白云"这名,你就能想象得出这里山有多高、路有多陡、学校有多偏远。白天还好,有学生在。  相似文献   

15.
经常看到有教师在学生作文的评语中写道,"人物太扁平化了,能不能立体一点"或者"事件经过太普通了,能不能曲折点啊"?而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多半会觉得无所适从,因为他觉得自己看到的人物或者经历过的事件就是这样的,原本就没什么曲折,怎么能写出曲折呢?那么怎样才能让作文中的情节多一点曲折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从四个"一"入手,较为巧妙、直观地让学生掌握了欲扬先抑这种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6.
有一年,市场预测苹果将供大于求.一个聪明人却想出了一个绝招.当苹果还长在树上,他就把剪好的"喜"、"福"、"寿"等字的纸样贴在了苹果朝阳的一面,成熟的苹果上就留下了这些字.他的苹果就因为有了这种全新的祝福的功能而引人注目,独领风骚.来年,他的这一手别人学会了,但仍然是他的苹果卖得最火,因为他的苹果上不仅有字,而且还能激发顾客"成系列"地购买,  相似文献   

17.
他深爱着孩子,孩子也深深地爱着他。央视《小崔说事》采访他的画面中,他刚迈进校门,学生就围上来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对他的称呼五花八门,有叫校长的,有叫老李的,还有称呼他为帅哥的,他很享受这一切,因为他的追求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他的教育理念是"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 他就是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接到刘坚教授的邀请时,他正在贵州的大山里支教。2012年6月13日早晨他提前半个多小时来到会场。朴素,是李校长给人的第一印象,而更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大会上讲述的教育故事,以及他对教育、对教师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某次,我听到一位学生代表做国旗下讲话,是爱国主义的大主题,说得都对也很好,相信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感觉演讲稿有点"官样",说教有余,情感不足,教育效果自然也就打了折扣,因为面对青少年没有感动就没有教育。从写作的角度看,语文教师是有责任的,我们给了学生太多分析文章的技巧,却忽视了学生对生活这部大作的品味和对生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谈宽容     
马克思说过:"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不能因为孩子跌到了就惩罚他,而应该在跌倒的时候鼓励他、帮助他。我们要给学生犯错误的权利,当然更要给学生改正缺点、错误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人们都说恩师难忘,但我要说"严"师更难忘。在我成长的路上,有一位老师让我刻骨铭心,至今感激不尽,他就是我高中时的数学老师——李平。李老师看上去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平常,他其貌不扬,但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却是一流的。有幸做了他的学生后,我才知道了他的不平常和严厉。最初我有点"恨"他,因为他课前提问太严厉。每次赶上数学课,同学们都会早早坐好,准备好课本和练习本及有关学习用具,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等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