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道德自我和情绪体验在个体发展和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认知因素对道德自我的影响,较为忽视情绪因素对道德自我的影响.情绪心理学和品德心理学的新近研究表明,情绪体验对学生的道德自我认知、道德自我情感和道德自我调控具有重要影响.这对于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实践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作为一种理论的提出以及检验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美国心理学家萨洛维(P.Salo-vey)和梅耶(J.Mayer)教授在吸收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以往的教育体系对于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不够,当代教育应该同时关注学习的情绪智力的成长。自从该理论提出之后,由于吻合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切中传统教育的弊端,从而引起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3.
情绪调节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情绪调节是个体以社会允许的容忍方式作出适当情绪反应的能力,使个体在作出情绪反应时可以灵活、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冲动,并延迟自己的冲动行为。情绪调节理论强调如何对情绪的体验和表达施加正面影响,符合身心健康教育的时代需求,在教育心理学、动机心理学及情绪心理学领域备受关注,其理论研究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不可忽视的学生学业情绪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不是一个思维与解决问题的冷认知过程,而是一个伴有情绪的热认知过程。2002年,德国心理学家Pekrun正式提出"学业情绪"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学生在学校情景下的情绪体验",并分析了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对学习、成就和健康的影响。作为心理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沟通中我发现,"感到自己每天学习生活单调枯燥"的学生占了一  相似文献   

5.
成人阈下情绪启动效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3名正常成人为被试,在哭/笑/中性表情面孔刺激阈下启动下,根据人物后脑勺图片对其中的人物进行表情判断,以考察在一定条件下情绪对认知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哭情绪刺激启动使被试对靶刺激的判断发生显的情绪一致性偏向,而笑表情面孔没有产生显的启动效应。说明被试具有区分阈下刺激情绪效价的能力,无意识下的情绪影响具有弥漫性。该结果归因于被试面对模糊刺激采取启发式策略,需要注意可能存在扭曲我们认知的隐性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幸福感的研究一开始就具有两种倾向:以快乐论为哲学基础的主观幸福感和以实现论为哲学基础的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过去一段时间幸福感测量的主流理论,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的出现和发展动摇了主观幸福感的垄断地位,使得当前幸福感的研究由侧重主观体验和感受向追求自我实现以及社会存在价值对人存在价值的意义转变.幸福感研究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题,幸福感研究的上述趋势促进了积极心理学从关注情感体验的幸福观向关注人生丰盈蓬勃发展的幸福观转变.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备受关注,各类研究层出不穷,但以往研究多集中于高校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关注精神层面相对较少,忽视了辅导员工作中的情绪体验。本文从心理学领域中关于情绪劳动的研究角度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高校辅导员工作是高强度情绪劳动,并根据情绪劳动的已有研究对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培养进行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儿童教育家从儿童的全面发展角度关注情绪研究,认为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层面;而在父母看来,孩子的情绪就像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却时时支配着孩子的行为,影响着家长的教育反应。现在,越来越多的父  相似文献   

9.
学者对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研究以往集中在哲学和心理学范畴;而认知神经科学以情绪与认知的脑机制为切入点重新审视其关系,从大脑结构连通性和功能连通性角度,强调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关系,发现杏仁核、前额皮层等大脑结构是情绪与认知共同的神经基础;这些大脑结构具有"网络集线器"的作用,其功能是对情绪和认知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会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观体验。我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为情绪。情绪的构成包括三个层面: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如我知道“我很高兴”,我意识到“我很痛苦”,我感受到“我很愤怒”等等;在生理  相似文献   

11.
情绪影响认知实验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和认知的关系一直受到中外心理学家的普遍重视。情绪和认知系统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两个子系统,所有信息加工过程都含有情绪成分,情绪可以是信息加工的启动状态,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状态。这说明认知和情绪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是紧密联系的。情绪影响认知实验研究的深入,对于揭示情绪与认知关系的规律及情绪调节等应用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时,在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影响下,往往会使作品产生一些错位、悖逆和反常等症候。《呼兰河传》作为一部经典作品,作者试图借助文本来投射自己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表现自我精神世界中的恋乡情结。萧红在抒发对故乡的情感时,不由地陷入了话语流的现象,导致情感和内容的不协调,进而造成了作者现实诉求和记忆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以往无意识思维研究范式,以“整体积极情绪”“整体消极情绪”和语言表述(中\英)为自变量,探究中\英文表述的整体情绪对无意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不同整体情绪影响无意识思维效应。母语表述的整体积极情绪组的无意识思维效应显著优于整体消极情绪组;外语表述的整体积极情绪的无意识思维效应不显著;第二,研究结果证实了情感—语言效应。  相似文献   

14.
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漫无目的的不由自主的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梦的本质是人的潜意识存在;生理心理学认为,梦的本质就是大脑皮层兴奋不平衡这一生理机制的作用。梦的产生是外在环境因素、生理病理因素、个性心理因素等的整合作用的结果。梦在客观上对个体具有积极的生理和心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刍我导向的学习:概念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导向的学习是指由学习者自己评价学习需要、确立学习目标、寻求学习资源、选择学习策略和评鉴学习结果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独特的学习形式,其学习策略包括:明确的目标、必要的认知策略以及相应的动机策略等。教师的教学水平与风格、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无意识认知、情绪等都是对自我导向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在学生自我导向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成为互动的伙伴和学习环境的设计者。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要重视情育。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情育,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培养情感;品读文章,体验情感;联想创新,引导情感;抒发真情,交流情感。  相似文献   

17.
原乡情结作为乡土社会的特定产物,呈现出对原乡的本能回归意愿,并积淀成一种集体无意识根植于乡土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周作人作为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现代知识分子,双重文化的影响使原乡情结在他身上呈现出三个层次的心态:即寻觅家园的生命本能;理性与情感的纠结;精神还乡的孤独体验。  相似文献   

18.
体育体验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表现出情感需求的比重增加、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注重整个消费过程的感受、接受产品主动化等主要特征;因此,在体育体验经济时代,树立大体育消费观、注重品牌塑造和赢得顾客忠诚、塑造基于体验的价值链、采用新的体验营销手段等可有效地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师情绪劳动是教师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所作出的情绪上的努力,既可能是教师的真情流露,也可能是教师经过调节后表达出来的情绪。由于隐性压力无处不在,教师可能在情绪劳动中失去了对学生的道德关怀而不自知,表现为不健康的情绪情感教育、“去人性化”的情绪反应和自动化、无意识的消极情绪表达。因此,教师首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情绪调节策略塑造良好的情绪状态,并以关心为情绪劳动的基本准则,同时注重对情绪的监控与反思,如此才能重拾道德关怀,为培养学生学会关心树立典范。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抒发情感的一种手段,音乐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做到音乐与情感之间的交融。在音乐教学中,有效的运用情感,可以使教学氛围更加融洽,教学实效得到提高。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情感的运用与节奏、力度、音色、音准等技术同样需要得到重视,情感体验比技能更能表现出音乐的独特魅力。抓住视唱练耳过程中的情感剖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