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希腊古风时代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海外殖民运动,以其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在人类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通过对这场运动的兴起、发展及结果的探析,我们可以发现这场殖民运动乃是希腊人较和平而友好的文明的扩张与制度的延伸,是希腊国家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适应希腊国情的向奴隶制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希腊文明发展成熟并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克里特人最先殖民于爱琴海上大部分岛屿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公元前2000年代,迈锡尼人殖民于小亚细亚半岛,建立了独立的“亚该亚王国”。公元前12世纪末,伴随着多利亚人的入侵,古希腊人殖民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古希腊人的早期殖民活动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促进了希腊人与周边民族的交流,为公元前8-6世纪希腊大殖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最重要的是长期的殖民活动促进了古希腊文明中心的东移,有利于一种新的政治模式——城邦制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读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一书后不难发现,海外殖民在古希腊各个历史时期实际上都有过。既然古希腊的海外殖民具有连续性,我们就有理由把这种殖民扩张活动视为古希腊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对顾准这些特别具有启发意义的论述自然会产生一些联想,具体说,我们对以往有关古希腊海外殖民的原因、后果及影响等问题有进一步思考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7世纪后期希腊开始进入黑海地区殖民.在建设殖民地的过程中,希腊殖民者与当地原住民在政治、社会生活以及文化方面相互影响,形成了黑海地区特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僭主政治是古希腊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它是古希腊殖民运动的产物。早期僭主政治都产生于工商业发达的城邦。早期僭主们延续旧制度中的积极政策。各城邦僭主政治存在时间都很短暂。早期僭主政治打击了贵族的势力,为民主政体的建立扫清了道路。它促进了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希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文化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这是推动希腊文化发展壮大并且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动因。希腊文化之所以形成高度的开放性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所造就的海洋文化 ;二是繁荣的商贸经济所造就的商业文化 ;三是发达的城邦民主制所提供的宽松的政治氛围 ;四是长期的海外殖民活动。  相似文献   

7.
后殖民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要么是帝国殖民的工具,要么是殖民地进行反殖民的武器。叶芝以翻译为有效的反殖民工具,将古希腊戏剧《俄底浦斯王》和《俄底浦斯王在克罗诺斯》译成现代英语剧本,将一个古代被殖民民族的剧本译入英国殖民者的语言,并加以爱尔兰化改写。本文从后殖民文化翻译理论视角对叶芝翻译这两种希腊戏剧的原因和策略进行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后殖民文化翻译,是爱尔兰后殖民翻译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文化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这是推动希腊文化发展壮大并且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动因。希腊文化之所以形成高度的开放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所造就的海洋文化;二是繁荣的商贸经济所造就的商业文化;三是发达的城邦民主制所提供的宽松的政治氛围;四是长期的海外殖民活动。  相似文献   

9.
在1905-1908年印度民族革命运动中,印度国大党温和派在1906年接受了极端派的四点纲领,使其长期坚持的改良主义发生变化。由于温和派所代表的民族阶级的妥协性,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幻想,害怕极端派取得国大党的领导权以及对这场运动的错误判断等原因,温和派并没有从根本上放弃改良主义立场,他们在1907年制造了国大党分裂,退出了这场运动,从而便利了殖民当局对极端派的镇压,使1905-1908年印度民族革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0.
李玉梅 《广东教育》2009,(11):61-64
考点梳理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希腊自然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和有“航海民族”之誉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民主制度的产生。 (2)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英属北美殖民地自建立起便与宗主国长期保持了并存互利的关系。英国在从殖民地获取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其全面开拓与发展。18世纪60年代初开始,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政策由温和转向强硬,导致双方关系由共处演变为决裂,最终引发了独立战争。因此,英国殖民政策的转变是导致其与殖民地关系变化的直接因素,它在推动殖民地发展和独立的过程中发挥了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往有人把近代基督教新教循道公会在黔滇川多民族地区传播并引发广泛的社会改革运动,笼统归之于外国传教士的作用.据一系列新发掘的资料可知:它的外因是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浪潮下来华的出身于英国社会下层和少数民族的柏格理等传教士;但发挥决定性主体作用的则为中国西南各族群众,没有他们,就没有这场在国内外影响深远的宗教与社会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13.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既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又是近代世界史上相对稳定的一部宪法。该宪法为美国迅速将落后的殖民地经济转变为发达的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开创了资产阶级法制与民主的先例,同时也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权的建设提供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战后的英国政府充分肯定了黑非洲殖民地的战略地位,力图将黑非洲建设成全球战争的后勤支援基地。当无力镇压民族解放运动之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英国政府既利用军事协议,变更政府和军事机构组织形式,选择移交政权党派和垄断军官职位等手段,又选择性地利用军事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民族自决作为国际法基本原则之一,对于反对殖民主义、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殖民体系瓦解的今天,民族自决原则受到了一定限制,尤其对于对外自决权的行使,只限于处于外国殖民统治、外国占领和外国奴役下的民族。我国台湾地区民族分裂分子妄图通过所谓“宪政改造”实现“台湾法理独立”,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现状,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以所谓“宪法”和“法律”的形式实现其“台独”主张,其法理依据就源于民族自决权,但台湾根本不具备行使民族自决权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在继承列宁的民族殖民地观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东方和东方革命.他把广大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中,把民族与殖民地的解放运动作为推进世界革命新战略的重心和世界革命运动的重要支援力量.提出了“不要忘记东方”等口号,以此指导了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国际共运实践,帮助和扶持了东方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了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7.
美国西进运动是美国国内的一次大规模移民拓殖运动,是美国人对西部的开发过程,也是美国城市化、工业化和美利坚民族大融合的过程。通过对美国西进运动正反作用的分析,可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提供多方面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s localisation endeavour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 the Taiwanese localisation movement as a way of reimagining meanings of Taiwaneseness constructed under different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It focuses on the xiāngtǔ (nativist) literature movement in colonial Taiwan in the early 1930s that was initiated by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to create real Taiwanese literature on Taiwan and for the Taiwanese masses. Besides being a social education initiative to improve Taiwanese mass literacy, the xiāngtǔ literature movement was a localisation effort to reform Taiwanese language and preserve Taiwanese culture under Japanese occupation. The reform discourse made a turn towards specifically Taiwanes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instead of pursuing modern Japanese an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which were the then available cultural impulses in colonial Taiwan. Local Taiwanese language and folk culture were essential curricular materials in the social education agenda that created particular meanings of Taiwaneseness for colonial Taiwan.  相似文献   

19.
英国是一个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它有着丰富的殖民统治经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缅甸是英国殖民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对缅甸的殖民统治政策表现出了与其他列强不同的一面,同时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英也适时地调整在缅甸的殖民政策。  相似文献   

20.
1793年马戛尔尼使华,客观上反映了18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改善中英关系和扩大对华贸易的迫切要求。具体说来,降低自华进口茶叶税、减少清廷对英贸易限制、改善英商在华处境、开拓新的殖民市场和争取领事裁判权是英国对华贸易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英方此次遣使访华的根本动因。而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只是近代西方殖民扩张的附加结果,不能作为使团此次出访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