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两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与高校“两课”教学困境基础上,探析人文素质教育与“两课”教学内在的必然联系,据此提出拓展“两课”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两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高校“两课”要适应和服务于这一改革趋势,达到和谐统一,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两课”的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两课”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新形势下,要构筑与高校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两课”教育教学体系,以加大教改力度。  相似文献   

3.
朱峰 《考试周刊》2007,(3):20-21
深化“两课”改革必须解决“两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过去“两课”用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使“两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挥新技术优势,开辟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是高校“两课”教学工作的新课题。本文试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两课”教师在角色方面的转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两课”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两课"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课”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两课”教学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面向21世纪,高校的改革,市场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等都给高校的“两课”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强“两课”建设,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极其重要的内容 ,“两课”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然而 ,目前高校“两课”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使这种主渠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高校必须深化改革 ,加强“两课”建设 ,使“两课”教学真正发挥人文素质教育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6.
"两课"的定位与创新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高校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具有不容忽视的创新功能。“两课”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创新素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两课”教育教学在创新素质的培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两课”教学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从实际出发,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关键在于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注重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不断解决“两课”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真正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两课”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素的培养和教育。如何贯彻、实施“两课”教学新体系的过程中 ,形成有效的教学机制 ,充分发挥“两课”的威力和作用 ,是当前高校“两课”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该文对大学法律基础课堂教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以达到新时期“两课”教学面临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校"两课"教学与素质教育是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课"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两课"教学法的改革.我们对"两课"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专题教学与系统方法相结合的方法,现代教学与素质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心理咨询与环境熏陶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两课”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如何贯彻、实施“两课”教学新体系的过程中,形成有效的教学机制,充分发挥“两课”的威力和作用,是当前高校“两课”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该对大学法律基础课堂教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问题作了一些探讨,以达到新时期“两课”教学面临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1.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不是对历史过程的经验描述,而是反映现实的真实社会状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史,“历史精神”体现为一种历史发生学的科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不是对唯心主义的简单否定,而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解析了人类自由的获得路径问题。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马克思发现了真正探及社会生活本质同时也是文化的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哲学道路矗立于现代哲学之林,这就是作为整体哲学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最……之一"属于"……之一",它要求"之一"的前项必须是"多个……"。"最……之一"是可用的,但只有当"之一"的前项是"多个……"的时候它才可用,否则不可用。表达"并列最……"的人或事物时,能用"最……之一";表达"独个最……"的人或事物时,不能用"最……之一"。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实教育中师生冲突事件的频发,学校教育中遗忘人、歧视人、压抑人、摧残人等非人道现象,本文从人的存在性角度出发,阐述教育和存在性的"人"的密切关系;探讨"人"的存在性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勾勒"人"的存在性教学图景,试图在一个教育理念分崩离析、人的理念彻底碎片化的时代里回归教育之本真。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是20世纪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与此相应,历史和文学对于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的叙事,在这种文化语境中也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和建构。文章即以清末民初思想历史层面的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话语——"英雌"话语的建构为背景,来探讨此期柳亚子文学创作中的"英雌"想象拟构,阐明这些作品在认同思想历史的"英雌"话语时,又是如何丰富和参与建构"英雌"话语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大、小传统的角度,以谶纬之学中的《易纬》为个案,探讨其渊源、思想成分、在两汉之际的兴起、传播以及在魏晋之际的衰落过程,进而讨论大、小传统理论在史学研究中的借鉴与利用,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这一理论作了一些修正与补充。本文认为,谶纬作为大传统的载体,其内容庞杂,包含了众多小传统的成分,并且在流传当中不断吸收当时的小传统,以完善与发展自身。魏晋之时,其核心的“天人感应”思想被摒弃,其理论的合理成分被小传统所吸收而走入民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境界是趋于对非感性世界的追问,那么,中西境界论因为不同文化背景和思想惯性而具有不同的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7.
“两个务必”凝结着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我们民族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的有机结合,其核心是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对民族高度的责任感。“两个务必”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不同历史时期人民利益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8.
“biangbiang面”之“biang”音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iangbiang面"是陕西关中民间传统的风味面食。近年来,随着民俗文化热的兴起,"biang"的读音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和论争。在对各方家观点进行梳理和研读后,笔者支持"biangbiang面"是"饼饼面"儿化音变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证明责任规范的本质是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是经证明责任规范的指示后是不适用实体规范,还是根据证明责任规范直接作出裁判。“不适用规范说”具有特定的优越性,对解决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出发,科学揭示并牢牢地把握住党的建设的主题,明确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方向,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党的三代领导人为此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