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2005年11月7日举行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其中之一就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的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技术创新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之一,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2.
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人力资源需求极为旺盛,各行各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呼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施伟萍 《江苏教育》2012,(33):45-4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今天担负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除了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育人德为先",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必然渗透着政治  相似文献   

4.
就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因此,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也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巩固基础教育成果,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方向。作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我们为职业教育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高兴。为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我校在职业教育办学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在培养人才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基础,以技能为重点”的宗旨,保证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了符合海峡西岸经济建设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因此,应该优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时代对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各中等职业学校要立足实际,乘势而起,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强化技能,服务"三农",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培养出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王佳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113-113
在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职业教育如何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企业的要求,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温家宝总理说:"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职业教育的现状,以重视人才培养"立交桥"为落脚点,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公平,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与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正视问题 打造高职“双师型”教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职业教育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要实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办学方向,培养和造就一支颇具特色、“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不仅需要,而且十分紧迫。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一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职业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目的是培养面向基本生产、服务管理的实用人才.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以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4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研究》2006,(12):150-150
近日宣布,“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4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12.
王晓虹 《成才之路》2011,(30):36-36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职语文教学应依据自身学科特点,加强学生多方面的技能训练,让语文学习成为学习各专业技能的源头活水,促进其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肥沃土壤。  相似文献   

13.
《职教论坛》2008,(5):38
王霆在《教育与经济》杂志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人才.也需要一大批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实现毕业生有效就业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在于以就业为导向”。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国际劳动组织定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世界各国都从自身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对劳动者就业能力开展了研究.并以此作为指导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西北职教》2005,(6):1-1
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编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0):17-18,35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将为厦门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推进职业教育与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是当前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为此,根据海湾型城市的总体建设目标和<厦门教育之城规划>,制定厦门职业教育2004-2010年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地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应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在职业教育领域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深化  相似文献   

17.
《广西教育》2010,(30):5-6
2007年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计划从2008年至2010年,投入60亿元,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建设100所自治区级示范性职业院校,培养大批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8.
于媛 《现代企业教育》2012,(15):140-141
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和企业的宝贵财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职业资格鉴定制度,已成为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的重要途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需要政府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体系,也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用人单位、职业院校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相似文献   

19.
杜天平 《成才之路》2013,(8):I0003-I0003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强劲,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完善政策,从培养、评价、激励等各个环节加大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0.
自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的步步回归,意味着它不再是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也不再是盲目地转向普通教育。中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