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给你规定一种坐姿 ,只用双脚 ,不借助其它力 ,你能站起来吗 ?有同学以为这很简单 ,现在我们就来试试。找一张和膝盖一样高的椅子 ,如图 1坐下 ,双脚垂直着地 ,上半身保持竖直 ,双手自然下垂 ,坐好后身体和脚不能移动 ,现在站起来吧 !怎么样 ?起不来吧 !为什么呢 ?这先要从我们所学的重心和支面谈起。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重力作用线的方向竖直向下 ,有了重心的概念 ,我们就可以假想物体的重力作用是集中在重心这一点上 ,这样就可以使问题简化。如图 2所示 ,放在水面上直立的物体 ,只要物体重力作用线通过物体的支面 ,这物体就不…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一些趣味实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仅造一种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带着深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听课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好办法。1以趣激趣,提高热情在教学力的平衡时,先让同学们做如下一个实验:要求大家按图1的姿势坐好:上身挺直,两脚成叨”放好,上身不准向前倾斜,两脚不准改变位置。“同学们,请站起来。”同学们开始认为这还不容易,都想和往常一样随随便便地站起来,结果怎样呢?没有一个人能站得起来。站不起来的坐…  相似文献   

3.
那一年初为人师的我,凭着旺盛的精力和比较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登上了一所乡村初级中学的讲台。不久,我的教学便赢得了师生的好评。可是有一天发生的事却使我至今难以忘怀。那一天是一堂物理实验课,或许是备课准备充分,很有自信吧,我显得特别有精神。一踏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后,同学们几乎全都齐刷刷地站了起来,惟独有一个学生没有站起。我顿时火冒三丈,眼睛紧盯着那个座位,同学们紧随着我的目光看着那个同学。那个学生显得有点慌乱,他的眼睛在极力躲闪。我问:“你为什么不站起?”他嗫嚅着说:“我……我……”“不愿站就出…  相似文献   

4.
讲解与示范在体育教学中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两者互相依存。正确运用讲解与示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讲解。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做法及要求,以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教学方法。首先,讲解要抓住重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必须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要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语言精练,讲解适时。如“站立式”起跑教学,动作要领是:“各就位”──“深吸一口气,放松走上前,重心在前脚,后脚掌着地”;“预备”──“重心下降,身体向前倾”;“跑”──“后脚蹬地…  相似文献   

5.
一、人走路受到的是什么摩擦力的作用实际上,人的行走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运动过程,为了研究方便,假设不出现双脚同时离地的情况来研究人走路时的摩擦力性质。假设,我们向前走路先迈左脚时,总是习惯性将把重心先移到右脚上,再提起左脚,同时使身体前倾,重心前移,这时重力对人有一个作用效果,使人向前跌倒,直到左脚落地。在这个过程中,右脚是一个支撑点,有向后滑动的趋势,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其实质是"让人回到教学"的教学哲学的变革。人回到教学的根本就是让"身体"回到教学。本文在追索教学中身体从放逐到回归的历程的基础上,探求把学生的身体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的相互作用作为教学的起点、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身体认知和逻辑认知的协调发展的意蕴,旨在通过身体的教学,把教室与自然、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师生作为"陌生人"直面事物本身,进行教学探险之旅的实践,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足球赛》一课,图文并茂。抓住“看”,可以使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把图学活,把文讲透的教学目的。一、讲自从看人手,由形到林。1.看(观察)。首先明确看的对象、顺序、重点。以小守门员为例,看的对象:小守门员;顺序:由上而下,由下而上;重点:动作、神态。然后按照看的顺序,抓住春的重点设计填空,要求学生边看图(观察人物时要特别强调学生注意人物面部表情和眼神)边境空。2.做(做动作)。让每个学生站到自己座位旁边照图上的样子做动作。当同学们用心模仿图上的小守门员的动作时,对小守门员的动作神态便体会得…  相似文献   

8.
马兰霞 《上海教育》2004,(11X):34-35
最近,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些中小学里,班主任根据学生成绩好差安排座位。每次重要的考试之后都要调整座位,好学生坐前排,差学生坐后排。后来上网一看,类似的做法不少地方都有。对这样的做法,网上也争论得沸沸扬扬,有的人认为,这样做有违公平;但是也有人认为,比起凭权力、凭关系,打个招呼就能让孩子分到好座位,“按成绩排座位”显然更为公平一你想坐好座位就得好好学习,凭真本事,也免得教师在有权有势的家长或关系户面前为难。而且让成绩好的人坐好座位,还可以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这些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并不能让人信服。究竟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很想听听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都是教师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练习,这种固定的模式大大抑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变成满堂灌,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消极,不积极主动去学习动作技巧.那么,如何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0.
徐晓妹 《中学理科》2006,(12):54-55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学生对一些物理现象、规律的表述常常让人觉得词不达意.很简单的物理知识、物理情景经学生一表达,就变得让人糊涂.利用等效法,可解除此矛盾.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持结论不变.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等效法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在中学物理中、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平均速度、重心、热功当量、总电阻与分电阻、交流电的平均值、有效值等,都是根据等效概念引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