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言文是中国悠久历史的文化瑰宝,作为教材,具有丰富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一直为我们所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因为文言文教学效率不高而困扰。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少兴趣。《爱弥尔》中有一句话:“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所以我们只有改革文言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始终存在“少、费、慢、差、累”的现象,就是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少,却耗时长、进度慢、效果差、感觉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字字落实”“句句推敲”的训诂课;有的教师不讲字句,发一张翻译稿,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下来,考试照样能应付。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有畏难情绪,教师执教文言文方式传统,以致文言文教学路上困难越积越多。如何教好文言文,对于语文教学领域来说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将有不一样的天地。本文主要探讨这两者如何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即: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居首,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是望而生畏的。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改变学生对文言文的这一学习心态呢?一、自读自悟,创设情境传统文言文教学多用串讲法,虽有"读"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更多的采用灌输式教读法,使得文言文教学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本文主要从洋思中学所提倡的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个角度来探讨与"灌输式"文言文教学的差异。笔者试图找出每一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建议,兼容并收,使之更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如何教学文言文,这是摆在很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面前的难题。怕学生听不明白,于是老师一字一句地讲,一句一句地翻译,面面俱到。学生怕听不懂,于是一字一词跟着老师的讲解抄翻译,生怕漏掉一个字。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辛苦乏味,得不偿失。在“言意统一”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文言文教学的探索,很有收获。  相似文献   

7.
赵彬 《现代语文》2010,(12):87-88
当前文言文的教学,大体上是以翻译句意为主,教师强调学生对关键字词含义的记忆,强调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这就是文言文教学的“实”。这种教学方式,固然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知识的学习能力,但是,同时也造成了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降低,让学生难以体验到文言文的真正魅力。因此,本文建议,教师不仅应该重视文言文教学的“实”,也应该注意文言文教学的“虚”。  相似文献   

8.
程永超 《云南教育》2008,(12):14-15
一、在两个“两难”之中徘徊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徘徊于两个“两难”境地: 一个“两难”在于“生之学”与“师之教”。众所周知,文言文远离现代生活,缺乏语境,学生把它戏称为“第二外语”。既然文言文如此晦涩难懂,学生自然视之为畏途,怕学厌学。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以来教育界就流传着这样一句校园熟语:“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怕”是厌恶、畏惧的意思。学生厌恶让人昏昏欲睡的文言文教学,畏惧佶屈聱牙的字词句,更头疼考试中得分的不确定。听到有老师说:“把它当作敌人去战胜,只要过了高考,就可以彻底抛弃。’≯c于此我不敢苟同,窃以为教师不引导学生感悟文言语词的意境美和音韵美,不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传达的人格精神,只一味强调应试,必将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由阅读障碍上升到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0.
张东升 《中国教师》2012,(24):53-56
<正>中学校园里一度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能位列"三怕"之首,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学生与文言文的语言环境距离疏远,二是教师未能有效处理文言文教学的"收放问题"。本人认为其中第二点是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教师们认为文言  相似文献   

11.
濮文磊 《教师》2013,(23):67-67
现行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大抵是学生因死记硬背、枯燥乏味而不愿学,教师因收效甚微的串讲加分析而不愿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期望突破此怪圈,因而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些感悟。即注重师"范"师"导",打破文言文与现代学生的深重隔阂,引领学生轻松学文言文。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要改变这样的学习状态,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心理距离,采用多种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文言文唱出“好声音”。  相似文献   

13.
放眼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逐词逐句的串讲,仍然是文言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现象,似乎大家对文言文采用串讲式的教学方法,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强,记诵负担过重,厌学怕学文言文的情况不在少数,古文教学似乎走进了让人窒息的瓶颈,令人忧心。  相似文献   

14.
李淑金 《成才之路》2010,(15):42-42
文言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一直是学生学起来头疼、教师教起来犯难的“硬骨头”。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文言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最后发现——文言文的教学之路应是教得“趣”、练得“实”。让“实”与“趣”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15.
一、文言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高,以致有的学生调侃道:“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怎样才能让学生充满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呢?情感在此时就构成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基础,愉快的情感能内化为人的智力活动,促进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三种误区:重"言"轻"文";重"文"轻"言";"文""言"并重,但关系僵化。笔者基于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及学生长远发展,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应"以文促言,以言悟文",由"文"到"言"再到"文",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实效。近期,笔者有幸聆听了几节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市级公开课,其中课题为"《记承天寺夜游》的同题异构课"观摩了三节,授课者皆为市区级骨干教师,授课对象为八  相似文献   

17.
孔晔 《文教资料》2013,(7):33-34
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一直具有不容小觑的地位。如今,作文教学已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现象依旧屡见不鲜,在作文教学中"收"还是"放"的问题一直困扰许多教师。本文从这一问题切入,从内涵、意义、做法等方面讲讲作文教学中的"收"与"放"。  相似文献   

18.
陈建 《今日教育》2012,(7):59-59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使文言文教学焕发“现代”风采,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笔者认为教好文言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的翻译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中考常规题型。文言文的翻译教学要想达到"教得好,学得好,考得好"的境界,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做到"四有":胸中有考纲,手中有方法、心中有考点、眼中有学生,在遵循文言文教学规律的同时寻求翻译教学的有效方法,争取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生戏称高中语文的感受时说:“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文言文以难度系数最高而荣登榜首。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视为畏途,教师也苦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