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高中阶段开设历史课始于1992年,教材是彭明先生编著的《中国近代现代史讲座》。此前只在初中开设历史课,高中没有历史课。后来,高中历史课逐渐形成在高一开设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高二、高三开设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选修的格局。在初中和高中分别开设历史课,就有了初中与高中如何衔接、如何分工、如何区别和如何形成整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2003年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于2004年春季开始在高中二年级使用。与实验修订本教材(以下简称“实验教材”)相比,新版教材作了大量的增删,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中有许多同学们不能准确理解的历史概念 ,以至于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吃透教材 ,准确地理解其真实含义。而高考试卷中又经常出现这样的试题 ,如鸦片战争前夕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湖广总督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 ,“湖广”指的是湖南、湖北。那么 ,对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中的历史概念应该如何理解呢 ?我在此以每个单元为一自然段作个提示 ,希望能对同学们在历史概念学习中的准确理解、完整把握有所帮助。鸦片战争后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解体”是指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且日益…  相似文献   

4.
曾传操 《历史学习》2003,(11):22-23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以下简称“新版本”),今秋终于面世了。与2002年秋使用的试验修订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以下简称“老版本”)相比,新版教材不仅作了大量的删节,增加了阅读课文,而且还修正了文字说明,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和新的史学观点。具体如下:观念更新新教材纠正了一些传统的说法,提出了一些新的史学观点,需要广大师生特别引起注意。其一,老版本教材在叙述“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中有这么一段表述:“台湾人民推举爱国志士丘逢甲、徐骧为义军首领。…  相似文献   

5.
中学高中历史教材有《中国古代史》(全一册)、《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近代现代史》(下)、《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共五册,教学内容多,时间性、逻辑性强,如复习方法不当,势必直接影响文科综合考试成绩,本人试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谈起,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6.
人教社1992年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有这样的阐述:“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了。”最新版的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也有同样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的核心概念和主要内容之一,与此相似而又有密切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还有“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等。对于这些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教材和教参语焉不详。本文试作一分析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今年秋季高中一、二年级将使用新版本《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教材,这一教材是在1997年试用本基础上依据新大纲修订而成的。这一套《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修订了旧教材的不足,并展示了未来教材的方向,现以本人的一孔之见求行家指正。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教学中,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挖掘隐性知识,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现以《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中《“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一节为例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是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在《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并于2004年3月在全国各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中使用。新版历史教材与试验修订本(以下称“旧教材”)相比,做了大量的增删,体现了四个变化:一是删除了一些内容,使新版教材更具时代特色;二是增添了新的知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三是修正了文字说明;四是改一部分必修课为阅读课,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笔者现将新版教材四个…  相似文献   

11.
新大纲对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定性张玉文现行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关于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定性依据了国家教委在1990年颁布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即:“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世界现代史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我国各省的高考,涉及到历史学科的试卷主要有三种类型:文科综合卷、文理综合卷和历史学科卷。其中,各种类型的试卷又有新课程版和旧课程版两种形式,其考试内容也分成新课程版和旧课程版两种。除文理综合卷只考高中必修内容《中国近代现代史》以外,文科综合卷和历史学科卷既考必修内容《中国近代现代史》,也考选修内容《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一、新课程版考试内容的变动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试验修订本·选修)、《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和《世界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选修…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同是中学中国史教材,观点却截然不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新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较02年的教材有较大变化,较明显的一处是:将“第一章国共十年对峙”的第五节的课题由“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改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教材相应将西安事变后的小字内容的最后一句“团结抗日的实现已经指日可待”修改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一词有两种含义,指时间或社会发展形态。中国史学界“近代”、“现代”说法的指称对象虽渐趋一致,但实际教学、科研中,二者相混,难以硬性规范。“近代”应明确为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史,其上限以鸦片战争为标志,但只具相对意义,近代史时段-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亦不能作僵化理解,应根据具体研究对象来确定研究的时空范围,淡化“上限”概念,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视野,在理为 宏大的历史时空中考察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走向,将是中国近代史学科新的突破和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将七一九年级历史课程内容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各板块按统一思路设计,因而有共同性。但因教学内容各不相同.教学要求也有差异,故每个板块又各有特点。那么。作为六大板块中的第一个板块.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各种历史教材和中国近现代史著述中 ,讲述 2 0世纪 50年代新中国的经济时 ,常常使用“国营经济”和“国营企业”(含“国营工矿企业”等 )两个概念。如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材《中国历史》第四册第 14 9页即有“没收官僚资本 ,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等语。该社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出版的高中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 )下册第 96页设有“没收官僚资本和建立国营经济”这样一个子目。同书第10 0页写道 :“解放初期 ,国营工矿企业绝大多数是从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建立的。”2 0世纪 90年代后…  相似文献   

17.
冯俊卿 《中学文科》2006,(11):60-60
现行的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对“平均地权”未作详细的解说,学生对这个概念感到很费解。那么,什么是“平均地权”呢?  相似文献   

18.
在历年的高考中。国际关系史及其相关知识的考查都占有较大的比重。200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再次显示了这一命题趋势。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大国关系及近代以来的中外关系。这些知识既是国际关系史中的重点知识,又可以与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考查,同时,还可以与相邻学科和热点问题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对中美和中日关系的叙述经常让学生产生误解,实际上,中美关系正常化不等于中美正式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与中日正式建交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明确这些差别才能正确理解《中国近代现代史》中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上册第149页中讲“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一再妥协退让,是党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同时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第8页中,讲八七会议时“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而在2003年6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137页和2003年12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第7页中则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那么为什么要这样改,刚刚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